2004-04-06 21:43:00婉齡Liona

財會頭條-93.03.30~93.04.05

‧立院初審央行法,加強央行獨立地位,增訂排除財團條款

立法院初審通過中央銀行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未來央行不再隸屬行政院,而將轉型為類似美國的「聯邦準備理事會」,獨立行使職權。此外,新修正條文也規定,未來央行理事,將不得持有超過同一家金融機構逾1%的股權,以解除長久以來外界對部分央行理事「球員兼裁判」的質疑。

為了避免央行貨幣政策受到政治干預,新修正條文規定,未來央行總裁任期將由5年改為6年,央行理事則將改為專任制,人數由原本的11至15人改為9人,任期也將由5年增至6年。

面對外界詬命,央行部分理事也在民間金融機構擔任要職,恐影響其獨立性,因此新修正條文也特別指出,理事需超出黨派,在職期間不得參與政黨活動,理事持有同一金融機構股分,不得超過已發行股分總數1%。

‧香港交易所修正規定,借殼公司在港上市標準趨嚴

香港聯合交易所自3月31日起,實施新修訂的上市規定,要求借殼上市公司必須遵守與一般上市公司一樣的標準。

香港聯合交易所官員曾指出,借殼上市情形愈來愈多,有些公司僅在短短時間內,便買入大量資產,速度之快,使得股東難以衡量資產品質。香港商界人士認為,交易所修改上市公司標準目的之一,便是解決此棘手問題,提高借殼上市公司的資產品質。

按照新規則,未來無論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的注資行動,只要被買入業務的資產值,達到被借殼公司資產的100%,便視為新公司上市處理。若被借殼公司的控制性股權,因為收購資產而易手,也將按照新公司上市審批程序進行。此外,新規定還將注資期限,從取得控制權後的12個月,延長為24個月,規定更加嚴格。

‧FASB擬將認股權列支出,我證期會將跟進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提案將公司發放的員工股票選擇權列為支出,證期會官員指出,美國一旦實施,台灣即同步跟進。此舉將衝擊不少以發放認股權證,吸引優秀人才的電子大廠,使其財報盈餘縮水。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3月31日正式提議,2005年起企業發放給員工的股票選擇權,必須提列為支出,企業得自行估算股票選擇權的價值,並公開揭露。若是該案通過,未來企業可能在股價表現超越大盤時,才可能發放股票選擇權。

證期會官員指出,目前國內企業發放的員工認股權,通常發放兩年後即可執行,閉鎖期不長,性質大多符合「酬勞性員工認股權」。若採FASB提案,這些企業都必須把發放的員工認股權認列為支出。

官員也指出,如果FASB將員工股票選擇權的會計處理方式,從現行公平價值法和內含價值法擇一,改為強制以公平價值法認列,國內也會比照處理,刪除內含價值法。

‧中國人壽上市案,遭美國證管會調查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去年全球最大的上市案-中國人壽,因未適當披露大陸審計署對母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的巨額違規資金報告,已遭美國及香港證管機關非正式調查。

中國人壽去年12月17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當天股價大漲27%。不過三個月後,一群投資人指控中國人壽,在募股期間未按規定披露母公司涉嫌鉅額財務詐欺、非法代理、超額退保、挪用資金等不法行為。此外,中國審計署也曾指出,中國人壽為IPO而進行改組之前,發生人民幣54億元(6.54億美元)的會計違規事件。然而中國人壽並未將這些訊息告知投資人。

中國人壽北京總部發言人承認已得知美國證管會著手調查,但否認中國人壽有任何不法行為。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人壽上案可能加深投資人對大陸上市公司財務及公司治理的疑慮,為今年的中國企業上市熱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