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22:19:41lino (小俗工)

清華三偽簡《芮良夫毖》簡5、6之“莫之扶導,其猶不躓越”

清華三偽簡《芮良夫毖》簡56之“莫之扶導,其猶不躓越”

 

2013年上市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三)》裡的偽簡《芮良夫毖》簡56有段文字:“譬之若重,載以行崝險,莫之扶導,其猶不躓越”裡的“躓越”二字,多年以來都一直未得索解。原整理者趙平安引李學勤《關於清華簡中的“丁”字》的意見,將第二個字釋爲“丁”字,而釋此二字為“邋(攝)丁(停)”,指『攝停』,所釋奇異而未能解讀者之惑。

 

2012在此清華三上市前,蔡偉已見此書,而寫成〈讀新見的出土文獻資料札記二則〉,贊同原整理者的“邋”,而蔡偉進一步讀為“搚停”,釋如折斷。而對於丁(停),疑“丁”可以讀為“顛”。

 

2013年,丁若山:《讀清華三懸想一則》,指出了:

 

『其實並非“邋”字。關於古文字中“巤”旁,……上部是正、倒兩個人形(與“化”字無關),下部實是“鼎”旁的一種省變寫法(右下尚有一曲筆稍稍泐損,但仍可辨出)。從字形上說,這個字顯然應當釋為从“辵”从“傎”聲之字;考慮到正、倒兩個人形正可會顛倒之義,所以也有可能這個字上部就是“真”的一種繁形………,當讀為“顛”。』疑“丁”讀爲“覆”,是將“山”字顛倒過來的寫法,是否也許就是“反覆”之“覆”的初文。應該讀為“覆”,“顛覆”是古書成語。

 

2013年,侯乃峰《清華簡(三)所見“倒山形”之字構形臆說》文中提出原整理者的那個“丁”當是一個變體(改變“山”字的書寫方向)表意字,應釋爲“阜”字,“山”與“阜”意義本來就密切相關,用“倒山形”來表示“阜”字之義亦爲順理成章之事将该字释为“阜”而读为“覆”。

 

2014年,裘錫圭的大弟子郭永秉〈釋清华简中倒山形的「覆」字〉(《中國文字》新39期)釋原整理者的“邋”字為“辵真()”字,認為那個“丁”乃應讀為“覆”,即如侯乃鋒之說,把山顛倒過來寫,於是可能是“覆”字的『初文』。

 

子居〈清華簡《芮良夫毖》解析〉裡認為『“邋”当读为“越”[38],“丁”当读为“颠”[39],“邋丁”即“颠越”。』

 

按,要解決這兩個字,一定要細檢查字形。

 

(一)所謂的“邋”字,很可惜的說,一如丁若山所說,還真不是“邋”的字形,而且,也不是他所說的『上部是正、倒兩個人形(與“化”字無關),下部實是“鼎”旁的一種省變寫法』。其實,上部是“質”字上部的兩個“斤”字,下部則是“貝”形,也就是,除了具有部首“辵”外,另一字形即是“質”,也就是,此字是[辵質],也就是“躓”字,造偽者去掉“足”而改加“辵”偏旁而已。

 

(二)那個李學勤、原整理者趙平安所認為的“丁”字,或後來諸君,蔡偉、子居讀“顛”,丁若山、侯乃峰、郭永秉讀“覆”,但字形依據都不足。細查字形,再核對一下《說文》,原來此一造偽古文字者,他造的是依《說文》而把聲符留下,發倒山形之怪字的聲,而此一倒山形的怪字,原來是個“𠄌”字,而把原方向向右開改成倒山形。

 

這個“𠄌”的本字是“戉”,《說文》說此字是『从戈,𠄌聲』,而此造假古字者他就留下了聲符“𠄌”,實乃“戉”字,但他要表達的是個“越”字,即先秦文獻所講的『隕越』、『無越厥命』的“越”字,表示墜、顛墜之義。

 

為什麼說造偽古文者造的是“越”字裡的“戉”裡的那個“𠄌”呢。請檢讀“戉”的金文,甚至甲骨文如小屯南地甲骨T2629A的“戉”的左側的那個向右開的山形,都其實是個斧鉞的斧刀,也就是所謂的“𠄌”,在甲骨文及金文裡就是斧鉞的刀子的形狀。造偽者聯合了《說文》釋解而用甲骨文及金文內析出了“𠄌”,把它倒山形地放下成字,以考考古文字學界。

 

故可以將此一多年來無法得解的造偽古文字者所造兩個怪字,破解出原來只是“躓越”二字而已。(劉有恒,2020,5,19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