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0 04:29:26lino (小俗工)

談同時出現署名文徵明手抄的《南詞引正》抄本及《鬪金牌傳奇》抄本

談同時出現署名文徵明手抄的《南詞引正》抄本及《鬪金牌傳奇》抄本


在1960年所謂《南詞引正》公布前,其實,在稍前於文化部派員江南訪書之下,江南民間及古玩店裡的文物紛紛入了文化部的庫藏中。於是,在文化部藝術事業管理局的資料室裡,被當時初出茅蘆的吳新雷看到了一冊題為明代文徵明手抄的《鬪金牌傳奇》的上卷二冊,計十八齣。

按,此一傳奇,明代所有文獻皆無收入,不論呂天成的《曲品》,或祁彪佳的《遠山堂曲品》,或明季任何有關戲曲的文獻,皆未有著入,而到了清朝時,亦不見於清代任何官方記載,或各類的戲曲曲目內。而只有清初的《懷寧曹氏藏曲記》內有提到:『《鬪金牌》,頭、三、四、六本四冊,缺二、五本,共計七五頁』,這位懷寧曹氏,一如吳新雷於1962,7,18為文於文滙報時於文中指出,是梨園世家,所藏皆為戲班串本。

而傳奇首齣的《開宗》的詞【臨江仙】內竟有『就裡偷翻明代史,萬妃擅寵宮幃』之言。一見即知,此劇分明是清代某人所作,才講出『偷翻明代史』,而且還涉及明代皇室的明憲宗萬妃的違禁之事,明人是不可以此宮闈時事入戲,一如明太祖朱元璋的大明律,御令『搬做雜劇戲文,不許粧歷代帝王后妃』,何況要犯禁公然把明朝帝王秘幸醜聞公然入戲以冒大不韙,故如明代時事劇《鳴鳯記》只敢把所有惡行塞給臣子的嚴嵩身上,惡貫滿盈歸之,而不敢片言及於嘉靖的昏庸寵幸,而所謂文化部藝術事業管理局的資料室裡所藏此二冊所謂文徵明的手寫《鬪金牌》,只要有常識,就可以判明是清代或民國或1950年後的人所假托文徵明所手抄。

而,時為文化部的江南訪書員的路工(葉德基),於1960年把所收集來的所謂包含了一篇也是所謂文徵明手抄的魏良輔的《南詞引正》,係抄錄在所謂『清初抄本』的明末張丑的《真蹟日錄》的古書展示給吳新雷看,使吳新雷產生好奇心,以便籍由初生之犢的吳新雷,把這一篇,和所謂文徵明又手寫了一份像是托名文徵明手寫的《鬪金牌傳奇》一樣,又是一篇托名為文徾明手抄的所謂的魏良輔的《南詞引正》,讓吳新雷自願擔任領頭羊,予以公之於世,以一試風向,大鳴大放一顆學術大衛星。

於是,我們發現了,就在1960年前後,文化部派了路工等人,到了江南訪書搜書時,江南的一批托名為文徵明,而為清人或民國或1950年後某人手抄手寫的書,就被這些人,收入了文化部的庫藏內,包括了明明是至早是清初,遲或民國或1950年後,看到了『明代史』的一位清代或民國、1950年以後的仿冒人士,假托了明代名人文徵明的名字,手抄了至早出現在清代梨園的《鬪金牌傳奇》,於是,明顯的,這位假文徵明,就是清代以來的一個仿冒人士的化名,他有心於抄《鬪金牌傳奇》,顯示他熱心於戲曲(崑曲),於是一併也衷情於崑曲祖師的魏良輔,於是費盡機心,給他造一篇《南詞引正》,塞入手抄的《真蹟日錄》出來,同樣也化名署名為文徵明的手抄。

沒有這位假托為文徵明的愛好戲曲的人士的手寫了清代的《鬪金牌傳奇》,所謂魏良輔《南詞引正》的真偽,都還能人人各自表述,但由於這位偽文徵明的《鬪金牌傳奇》,和托名文徵明手抄的魏良輔的《南詞引正》,同時在1960年前後,被文化部所派的路工等人,在江南一帶被訪查而入了書庫,由於清代的《鬪金牌傳奇》,不可能被早已死於明代的文徵明真實本人手寫,那麼,此一掛名為文徵明而手寫了《鬪金牌傳奇》的,就是清代以來的人士了,於是,亦更加堅實了,和《鬪金牌傳奇》同時問世於文化部江南訪書時的托名於同一文徵明所手抄的所謂魏良輔的《南詞引正》就是一篇後世的偽文,而其偽作者,就是署名為文徵明所手抄清代傳奇《鬪金牌》的同一人。即,所謂魏良輔的《南詞引正》乃偽文,乃證據確鑿。(劉有恒,台北
)(《崑曲史料與聲腔格律考略》(劉有恒,台北;城邦印書館,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