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4 19:14:48Fontaine

香港地名翻譯

書名:香港地名探索
作者:饒玖才
出版: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策畫:香港野外學會

這是本很有趣的書,作者曾任香港政府漁農處助理處長,從事自然護理工作三十多年,因為工作關係跑遍香港角落,蒐集很多香港地名資料,由於香港華洋雜處已久,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談中英譯名。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嶼山」島嶼的英文名會是Lan Tau Island,看了作者的考據之後,才知道「大嶼山」一名是古已有之,但有大移山、大漁山等之大同小異變化。16世紀葡萄牙人根據本地人口音而稱其名「爛頭山」,因為從珠江口岸觀看該島的鳳凰山頂,岩石暴露,壯如爛頭,於是這拼音演變至今就成了「Lan Tau」。

不過此例卻不是我要講的重點,而是作者在書中提到香港很多街道的音譯毛病,而這些毛病似乎也是翻譯上的基本弊病。例如譯名選用的中文字冷僻、難讀、缺乏涵義。Davis Street譯作爹核士街,Jervois Street譯作乍畏街,Cleverly Street譯作急庇利街,古怪又拗口,屬於劣譯。

最好笑是中環半山的列拿士地台,據說當初命名的英官員是用Alexander Terrace,手下的「師爺」卻以中文習慣把英文名字Alexander從右到左填了一遍,於是就跑出這個Rednaxela的怪名字來了。

其次是對英文認識不足。灣仔的Spring Garden Lane原本是因為有泉水而得名,譯者卻譯成了「春園街」。北角的Power Street原來是因為有座發電廠,結果卻被譯為「大強街」。

接下來就是譯者最容易踩的陷阱了:對英文所含的背後文化不夠了解。
最大的謬誤就是Queen’s Road,是以Queen Victoria命名的,她是女王(不過書中此處印成了「女皇」,同樣犯了錯誤。我想是因為粵語「皇、王」同音之故,很多人不詳辨)不是皇后,但卻譯作「皇后大道」,同樣錯誤還有「域多利皇后街」(中譯多已粵音為主)。
其實「英皇道」(King’s Road)嚴格說來也應該改為「英王道」的。這是我的看法。
港島上環有條Pound Lane,原來是因為這裡有個畜欄,按照英國習慣,軍用騾馬或者無人認領而被充公的牲畜的畜欄叫做Cattle Pound,此街故而有此名,但譯者卻譯作「磅巷」。
油麻地的Public Square Street是天后廟前一塊空地,油麻地成為市區之前,是公眾聚集和小販擺賣的地方,英國人覺得它像英國城鎮裡的Public Square(公共廣場)因而命名。結果卻譯作「公眾四方街」,直到近年才更名為「眾坊街」。

現在香港有些中英地名則採取「分道揚鑣」法,尤其是有了地鐵之後,要報站名,官方就得認真考慮用法。作者提到以前旺角和油麻地兩站分別採用Argyle和Waterloo(以該站所在街道為明。真的,他不提我都忘了),後來市民認為不妥,於是終於就用中文譯音Mong Kok和Yau Ma Ti。
但如「鰂魚涌」中文就用傳統中文名,英文就用英國佬取的名(Quarry Bay,石礦灣);中文用「金鐘」,英文用「Admiralty」(海軍總部),因為以前海軍船塢位於此地,而金鐘則是指船塢大門上金光閃耀的銅鐘。中英文名相異,起源卻相同。

幸虧也有佳譯。九龍大角咀有幾條街分別以溫帶樹木為名,Oak Street(橡樹街)、Elm Street(榆樹街),還有一條Sycamore Street卻考起翻譯功夫了。這樹在英文是指大楓樹,但源於拉丁文,指無花果樹。然而因為城市規畫,這一帶興建了好些中小學、社區中心和小公園操場,譯者考慮到意譯的話可能令人聯想到「無結果」,意境欠佳,於是採用音譯成為「詩歌舞街」;以詩喻學校教育,歌反映社區交誼,舞則指康樂活動,三字反映該街特色。

此外,這本書還談到很多香港地名上的獨特用字,它們的中文古意、因為本地人口音而變等等(香港算起來有四大民系:廣府人、客家人、福佬、蛋家),或同一字而各語有不同意義。例如「瀝」,粵語指小水坑和河道,地名「橫瀝」即此。客語指小山脊,如「長瀝」。蛋語指狹長海道,如「青洲瀝」。即使是當作認識香港的導覽來讀,也是非常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