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06 10:27:01Light寶貝
北京的一天
北京,一個滿佈煙塵的城市,卻又在迷茫中讓你不時驚艷於她的美。兩個禮拜前,我才剛剛從北京回來,然而北京給我的震撼卻持久不去。看到「北京的一天」這部法國人拍的片子,更喚起了我在中國心情上的反覆衝突。從片中的汽車類型和款式來看,我想這部片大約是3-5年前拍的吧…在大陸當局三個月一個樣,五個月翻個身的大規模建設政策之下,這個月的北京仍然到處是工程,然而這次我看到除了現代化的旅館酒店辦公大樓之外,有許多的工程都是在對於北京城內古蹟的修復。或者說修復有點太保守了,應該說是「興建」古蹟才對。天壇仍然在修復中,要年底才會再度開放,紫禁城裡的工程更是如火如荼,但是,卻看得讓我心驚肉跳,在一連串的參訪過程中,我已經分不清哪些是真古蹟哪些是虛構的新建物,在導遊口沫橫飛的風流逸事之外,我眼前所及到底有幾分真實呢?
這一期的北京畫刊,甚至闢了一條路線叫做”See the backstreet of Beijing”完完全全就是針對外國人的胃口來設的路線,有關當局畫了幾條路線,把其兩邊街道劃為樣板胡同,然後讓車夫踩著三輪車按照既定的路線在著這些外國觀光客去「真實體驗」所謂北京的「巷弄文化」。對於中國政府來說,外國觀光客愛古蹟,外國觀光客=錢,所以古蹟=錢。所以,中國政府在北京城內,甚至是在中國北方各境內大肆「修建」古蹟。
然而在我看完了虛構電視劇場景的大觀園之後,卻想不起來她和頤和園裡邊的建築物有什麼不同。甚至,在紫禁城內看到工人敲打掉原來石砌的太和殿基座,重新安上砂漿灌製的新灰泥磚,我不解的問工人們他們為何要這麼做,他們卻達說這樣把舊牆打掉修的平平的不是比較漂亮嗎?
看到這情景我心痛不已,這樣的修古蹟法,他們是在毀掉這些由世界所有人所共有的文化資產,他們不在意真實性的倫理問題;從頤和園裡未經管制而摩肩擦踵的參觀人群看來,他們也不在意參觀者的參觀品質問題;他們在意的只是怎麼樣能賺更多更多的錢。
新一代年輕人急忙著去學英語,盼能踏上世界舞台。對於自己故舊的東西,就像是穿舊了的破衣一般,恨不得馬上丟掉,換上李維Levi’s牛仔褲和T恤衫,馬褂、唐杉這種東西是屬於餐廳服務員的裝飾,耐吉球鞋才是王道。 這要怎麼辦呢?在台灣一個東西5-60年就被稱做為老東西,在國外保存專家眼裡不過是阿嬤的存貨卻已經是我們目前僅有的文化遺產。反觀大陸俯拾即是的舊建築、書畫、石雕和磚雕,大多是明、清兩代的物件,有的甚至都是元朝人留下來的東西,卻被大多數的市民棄如敝屣,甚至葬送在保存維護專家的「翻新修復法」當中,這樣的情形看了時在讓人痛心。
在專業者的陰影之下,古蹟與歷史建築的修復一直都是與民眾生活有距離的,雖說直到有一些有心人士開始在運作轉化,例如北京的798,或是北海胡同的餐廳及高檔民宿的再利用計畫,經由這些藝術家及獨具慧眼商人們的詮釋,讓市民真正把這些歷史建築重新融入生活,而不是僅限在當觀光局對外國人的搖錢樹。或許這是一條路,經由常民文化的重新詮釋,讓這些歷史建築能夠重新發亮發光。
然而,.古蹟的修復、再利用及使用方式和歷史建築得使用方式是必須做出區隔的。並不是適用於歷史建築的方式也可以在古蹟身上一樣的作,但是…….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性並沒有那麼清楚的分水嶺,甚至是因時因地而易的,我們沒有辦法切割出一條時間線,規定說這條時間線以前是古蹟時間線以後是歷史建築,他們的判斷及分野牽涉了複雜的文化脈洛以及社會價值觀,其中有須多值得一再討論的細節判斷。在這些不同觀點的詮釋判斷,是我將一再思考該如何去讓這些文化資產與全民生活真正接軌活化的努力方向。
這一期的北京畫刊,甚至闢了一條路線叫做”See the backstreet of Beijing”完完全全就是針對外國人的胃口來設的路線,有關當局畫了幾條路線,把其兩邊街道劃為樣板胡同,然後讓車夫踩著三輪車按照既定的路線在著這些外國觀光客去「真實體驗」所謂北京的「巷弄文化」。對於中國政府來說,外國觀光客愛古蹟,外國觀光客=錢,所以古蹟=錢。所以,中國政府在北京城內,甚至是在中國北方各境內大肆「修建」古蹟。
然而在我看完了虛構電視劇場景的大觀園之後,卻想不起來她和頤和園裡邊的建築物有什麼不同。甚至,在紫禁城內看到工人敲打掉原來石砌的太和殿基座,重新安上砂漿灌製的新灰泥磚,我不解的問工人們他們為何要這麼做,他們卻達說這樣把舊牆打掉修的平平的不是比較漂亮嗎?
看到這情景我心痛不已,這樣的修古蹟法,他們是在毀掉這些由世界所有人所共有的文化資產,他們不在意真實性的倫理問題;從頤和園裡未經管制而摩肩擦踵的參觀人群看來,他們也不在意參觀者的參觀品質問題;他們在意的只是怎麼樣能賺更多更多的錢。
新一代年輕人急忙著去學英語,盼能踏上世界舞台。對於自己故舊的東西,就像是穿舊了的破衣一般,恨不得馬上丟掉,換上李維Levi’s牛仔褲和T恤衫,馬褂、唐杉這種東西是屬於餐廳服務員的裝飾,耐吉球鞋才是王道。 這要怎麼辦呢?在台灣一個東西5-60年就被稱做為老東西,在國外保存專家眼裡不過是阿嬤的存貨卻已經是我們目前僅有的文化遺產。反觀大陸俯拾即是的舊建築、書畫、石雕和磚雕,大多是明、清兩代的物件,有的甚至都是元朝人留下來的東西,卻被大多數的市民棄如敝屣,甚至葬送在保存維護專家的「翻新修復法」當中,這樣的情形看了時在讓人痛心。
在專業者的陰影之下,古蹟與歷史建築的修復一直都是與民眾生活有距離的,雖說直到有一些有心人士開始在運作轉化,例如北京的798,或是北海胡同的餐廳及高檔民宿的再利用計畫,經由這些藝術家及獨具慧眼商人們的詮釋,讓市民真正把這些歷史建築重新融入生活,而不是僅限在當觀光局對外國人的搖錢樹。或許這是一條路,經由常民文化的重新詮釋,讓這些歷史建築能夠重新發亮發光。
然而,.古蹟的修復、再利用及使用方式和歷史建築得使用方式是必須做出區隔的。並不是適用於歷史建築的方式也可以在古蹟身上一樣的作,但是…….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性並沒有那麼清楚的分水嶺,甚至是因時因地而易的,我們沒有辦法切割出一條時間線,規定說這條時間線以前是古蹟時間線以後是歷史建築,他們的判斷及分野牽涉了複雜的文化脈洛以及社會價值觀,其中有須多值得一再討論的細節判斷。在這些不同觀點的詮釋判斷,是我將一再思考該如何去讓這些文化資產與全民生活真正接軌活化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