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29 21:18:49威利
張忠謀、宮崎駿、與台灣科技產業未來
產業瞭望-
從宮崎駿看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
http://www.digitimes.com.tw/news/NewsContent.asp?NewsPage=146&DatePublish=2003/08/29&Pages=A3&All_Seq=13
電子時報(陳建宏/採訪中心) 2003/8/29
台灣推動本土動畫產業的腳步,在行政院長游錫ㄎㄨㄣ表示政府將編列1.4億元預算,卻引發業界批評政府小兒科及做表面功夫的聲浪後,最近似乎又水過了無痕,再次出現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疲態。其實,我們仔細剖析日本動畫產業的成功原因,便可看到台灣現階段科技產業發展存在的隱憂。
優質產業發展環境造就今日的宮崎駿
若將日本動畫產業在全球所締造的輝煌成果,對照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豐碩佳績,那麼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動畫產業的舉足輕重,相較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教父張忠謀的地位,恐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3年3月獲奧斯卡動畫長片獎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不僅將日本動畫產業帶向史無前例的高峰,宮崎駿的成功,更象徵日本當局全力扶植動畫產業獲得大勝。在這個具高度創意及國際化的數位內容產業上,日本能成為全球舞台的鎂光燈焦點,實在有許多值得我們效法的地方。
先看看日本動畫產業的市場實力,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會統計資料,日本動畫卡通相關產業2002年光在美國市場便締造43.59億美元的銷售佳績,這個數字已接近台灣軟體產業一年的總產值。
再看看宮崎駿動畫產品的魅力,單就宮崎駿「神隱少女」電影作品為例,其在日本電影錄影帶及光碟發行的年收入高達304億日圓,佔日本同年度電影錄影帶及光碟發行整體收入780億日圓,接近4成的比重。
日本動畫產業的成功絕非偶然
無論是日本動畫產業或是宮崎駿令人盪氣迴腸的作品,能在全球市場造成無法擋的旋風,其最重要成功關鍵就在於創意及國際化。不過,光是靠宮崎駿或是一批批投入動畫領域的企業及人才,是不足以建立起今天日本在全球動畫產業的雄厚地位,而必須還要有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及政策配合,才能造就時代的巨人。
宮崎駿在80年代以「風之谷」竄起日本動畫電影,大家可能不知道,日本漫畫電影真正快速崛起,也是在80年代以後的事,而在此之前,中國的漫畫產業遠比日本還來得蓬勃發達,但後來日本何以能後來居上,甚至在今天躍居全球動畫產業要角,主要就在於創意、國際化及政府政策輔導等三大元素的巧妙配合。
同樣存在語言非國際化障礙的日本,當初在發展動畫產業時,便立下雄心壯志要將舞台推向全球,而不只是滿足日本國內市場需求而已。當初日本產官界有志一同地認為,只要賦予動畫高度創意,打破語言及文化藩籬,便可將無國界障礙的動畫推向國際舞台,當時日本政府不僅認定動畫產業為重要出口產業,更在資金及政策上全力支援,也因此造就日本動畫產業及宮崎駿的歷史新頁。
大陸動畫產業發展先盛後衰
大陸動畫產業發展在60及70年代曾盛極一時,不僅種類繁多、風格獨特,甚至有多項作品(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獲得國際高度評價,當時日本動畫製作聯盟曾兩次組團前往大陸取經學習,只可惜大陸動畫業雖有作品卻無商品,有佳作卻缺乏市場行銷,造成徒有小行業而無大產業,進而自80年代起逐漸沒落。
相較之下,日本在經濟產業省全力支援下,吸取大陸動畫技術精髓並加以改良,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動畫片「櫻桃小丸子」及「蠟筆小新」,其實都是出自大陸動畫漫畫家之手,日本的成功經驗近來已喚起大陸對動畫產業發展的自省,希望能記取教訓、重新出發。
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有3大關鍵
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在哪裡?其實就是在於創意(Creative)、國際化(Internationalize)及政府政策輔導(Policy)。
什麼是創意?我把它視為知識經濟的精髓,它擁有高度的技術門檻及難以複製的特殊性,甚至它是一種人類腦力中屬於跨越文字語言或特定形象的層次領域,簡單地說,它是一種符合人性的特質,而這種特質很容易跨越國度障礙,更通俗地說,它本身就是一種國際化,是人類思想、夢想及情感的宇宙共通元素,是人類追求幸福理想的過程及具體展現。
創意的重要性,便在於其符合人類物質及精神層次的高度需求,以及難在消費市場出現大量同性質產品供給,在同時滿足這兩種條件狀況下,創意產業或具創意的產品,將可順利跨越國度藩籬,具備在市場無往不利的優勢地位。
國際化絕對不只是語文的共通,以遊戲產業為例,台灣那麼多不懂英文及日文的小孩,卻能精通美日廠商未經中文化的遊戲軟體,足見語文並非國際化的唯一要件。更重要的還是要回歸人性,人類愛玩、愛新奇、愛變化等個性特質,才是國際化的重要元素,而將這些特質具體呈現的過程便是創意的展現。
那麼政府政策輔導要做什麼?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鼓勵大家把一件事情很認真地當作一回事來做!舉例來說,政府選定某項軟體或硬體產業當作重點輔導產業,就要拿出具體的鼓勵措施,在法規、稅務、技術及市場各方面都要落實推動,絕不能整天喊口號、拿一些摸不著邊際的蠅頭小利,讓有心投入者滿頭霧水、不知所措。如果上面官員沒當一回事在做,下面產業人士只得自求多福。
台灣如何培養出更多的張忠謀
無論是動畫產業或是各類高科技產業,都是在這三項共同基礎上,獲得滋養茁壯的成長機會。無論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或是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成功的背後都是各種元素因緣巧合的配合,才創造出今日令人刮目相看的輝煌成果,雖然這種成功模式無法被完全複製,但成功的可能組成元素卻可以被解析並逐一塑造出來,並藉由認真用心的組合,再創另一個成功企機。
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在哪裡?說穿了真得沒什麼高深大道理,就是在腦子裡及心裡,腦子裡需要有回歸人性的科技創意,心裡則是懷抱繼往開來的態度及決心。如果科技業者腦子裡想的只是技術、短利,如果政府相關部門心裡抱持的只是敷衍塞責,那麼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真的只能靠老天爺了!
從宮崎駿看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
http://www.digitimes.com.tw/news/NewsContent.asp?NewsPage=146&DatePublish=2003/08/29&Pages=A3&All_Seq=13
電子時報(陳建宏/採訪中心) 2003/8/29
台灣推動本土動畫產業的腳步,在行政院長游錫ㄎㄨㄣ表示政府將編列1.4億元預算,卻引發業界批評政府小兒科及做表面功夫的聲浪後,最近似乎又水過了無痕,再次出現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疲態。其實,我們仔細剖析日本動畫產業的成功原因,便可看到台灣現階段科技產業發展存在的隱憂。
優質產業發展環境造就今日的宮崎駿
若將日本動畫產業在全球所締造的輝煌成果,對照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豐碩佳績,那麼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動畫產業的舉足輕重,相較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教父張忠謀的地位,恐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3年3月獲奧斯卡動畫長片獎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不僅將日本動畫產業帶向史無前例的高峰,宮崎駿的成功,更象徵日本當局全力扶植動畫產業獲得大勝。在這個具高度創意及國際化的數位內容產業上,日本能成為全球舞台的鎂光燈焦點,實在有許多值得我們效法的地方。
先看看日本動畫產業的市場實力,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會統計資料,日本動畫卡通相關產業2002年光在美國市場便締造43.59億美元的銷售佳績,這個數字已接近台灣軟體產業一年的總產值。
再看看宮崎駿動畫產品的魅力,單就宮崎駿「神隱少女」電影作品為例,其在日本電影錄影帶及光碟發行的年收入高達304億日圓,佔日本同年度電影錄影帶及光碟發行整體收入780億日圓,接近4成的比重。
日本動畫產業的成功絕非偶然
無論是日本動畫產業或是宮崎駿令人盪氣迴腸的作品,能在全球市場造成無法擋的旋風,其最重要成功關鍵就在於創意及國際化。不過,光是靠宮崎駿或是一批批投入動畫領域的企業及人才,是不足以建立起今天日本在全球動畫產業的雄厚地位,而必須還要有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及政策配合,才能造就時代的巨人。
宮崎駿在80年代以「風之谷」竄起日本動畫電影,大家可能不知道,日本漫畫電影真正快速崛起,也是在80年代以後的事,而在此之前,中國的漫畫產業遠比日本還來得蓬勃發達,但後來日本何以能後來居上,甚至在今天躍居全球動畫產業要角,主要就在於創意、國際化及政府政策輔導等三大元素的巧妙配合。
同樣存在語言非國際化障礙的日本,當初在發展動畫產業時,便立下雄心壯志要將舞台推向全球,而不只是滿足日本國內市場需求而已。當初日本產官界有志一同地認為,只要賦予動畫高度創意,打破語言及文化藩籬,便可將無國界障礙的動畫推向國際舞台,當時日本政府不僅認定動畫產業為重要出口產業,更在資金及政策上全力支援,也因此造就日本動畫產業及宮崎駿的歷史新頁。
大陸動畫產業發展先盛後衰
大陸動畫產業發展在60及70年代曾盛極一時,不僅種類繁多、風格獨特,甚至有多項作品(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獲得國際高度評價,當時日本動畫製作聯盟曾兩次組團前往大陸取經學習,只可惜大陸動畫業雖有作品卻無商品,有佳作卻缺乏市場行銷,造成徒有小行業而無大產業,進而自80年代起逐漸沒落。
相較之下,日本在經濟產業省全力支援下,吸取大陸動畫技術精髓並加以改良,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動畫片「櫻桃小丸子」及「蠟筆小新」,其實都是出自大陸動畫漫畫家之手,日本的成功經驗近來已喚起大陸對動畫產業發展的自省,希望能記取教訓、重新出發。
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有3大關鍵
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在哪裡?其實就是在於創意(Creative)、國際化(Internationalize)及政府政策輔導(Policy)。
什麼是創意?我把它視為知識經濟的精髓,它擁有高度的技術門檻及難以複製的特殊性,甚至它是一種人類腦力中屬於跨越文字語言或特定形象的層次領域,簡單地說,它是一種符合人性的特質,而這種特質很容易跨越國度障礙,更通俗地說,它本身就是一種國際化,是人類思想、夢想及情感的宇宙共通元素,是人類追求幸福理想的過程及具體展現。
創意的重要性,便在於其符合人類物質及精神層次的高度需求,以及難在消費市場出現大量同性質產品供給,在同時滿足這兩種條件狀況下,創意產業或具創意的產品,將可順利跨越國度藩籬,具備在市場無往不利的優勢地位。
國際化絕對不只是語文的共通,以遊戲產業為例,台灣那麼多不懂英文及日文的小孩,卻能精通美日廠商未經中文化的遊戲軟體,足見語文並非國際化的唯一要件。更重要的還是要回歸人性,人類愛玩、愛新奇、愛變化等個性特質,才是國際化的重要元素,而將這些特質具體呈現的過程便是創意的展現。
那麼政府政策輔導要做什麼?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鼓勵大家把一件事情很認真地當作一回事來做!舉例來說,政府選定某項軟體或硬體產業當作重點輔導產業,就要拿出具體的鼓勵措施,在法規、稅務、技術及市場各方面都要落實推動,絕不能整天喊口號、拿一些摸不著邊際的蠅頭小利,讓有心投入者滿頭霧水、不知所措。如果上面官員沒當一回事在做,下面產業人士只得自求多福。
台灣如何培養出更多的張忠謀
無論是動畫產業或是各類高科技產業,都是在這三項共同基礎上,獲得滋養茁壯的成長機會。無論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或是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成功的背後都是各種元素因緣巧合的配合,才創造出今日令人刮目相看的輝煌成果,雖然這種成功模式無法被完全複製,但成功的可能組成元素卻可以被解析並逐一塑造出來,並藉由認真用心的組合,再創另一個成功企機。
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在哪裡?說穿了真得沒什麼高深大道理,就是在腦子裡及心裡,腦子裡需要有回歸人性的科技創意,心裡則是懷抱繼往開來的態度及決心。如果科技業者腦子裡想的只是技術、短利,如果政府相關部門心裡抱持的只是敷衍塞責,那麼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真的只能靠老天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