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1 11:23:29小龜
西藏阿里之旅(三)
令人感動的朝聖者
我轉山的2002年剛好藏歷馬年轉山,藏人認為那年轉一圈可等於13圈的功力。因此,前來轉山的信徒絡繹於途,除了本地藏族,還有來自不丹、印度、尼泊爾遠道而來的信徒。與這些朝聖者並肩於途,使轉山不單純的旅遊,朝聖者生命的單純便把城市人的生命缺欠映照出來。強烈的紫外線使得藏民眼睛泛紅,但在他們那雙似有眼疾的的眼睛卻閃爍着一種難解的光彩。
當旅遊者都是大包小包,自己背不動時仍要請背夫時,朝聖者卻大都邋遢和裝備簡陋。有藏族一家子扶老攜幼轉山的,也有印度老頭老太太顫顫巍巍扯著牦牛尾巴拖著走的。當中有人以三步一跪、五體投地的方式轉山(俗稱跪長頭),亦有人將全部家當(家人、牲畜、帳篷)帶來,作長期轉山的打算。走進藏區後,我便不時聽聞有朝聖者死於轉山途中。在大金,我踫到一個從四川西部遠道而來轉山的家庭,打算用三年時間從家鄉先到拉薩,再然後到神山。城市人(像我)會覺得每天在路上重重覆覆的跪長頭是對歲月的磋跎,但朝聖者卻是將生命完全的放在轉山的路上,放在那自己確信的宗教上。我知道他們應該比我更累,但他們卻以額頭有塊老繭為榮。
艱難地登上5723米
我越走越累,昨晚灌滿腦袋的鉛亦越往兩條腿擴散,但頭痛卻沒有減輕半分。我只有咬緊牙關,繼續向前。這裏空氣雖然清新,卻比平地少了百分之四十的氧氣,第二天開始上坡時,我給自己定了一條簡單規矩:走50步才可以停下歇10口氣。然而,海拔逐漸升,這條規矩卻在不知不覺間底線卻不斷下調。從50步一歇,去到5步一歇。我翻過一個又一個的山坡,總渴望走着的是最後一個坡,但卻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失望漸變成絕望,我想過走回頭路,但轉山就如人生,開始了便得走下去,因為別無他路,回頭路和前路是一樣遠。
我在絕望中偶爾抬頭,只見前面數百米處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石頭上都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看似有許多的轉山人在休息,心想︰「那處應該快到最高點(卓瑪拉山口)了吧﹗」目標在望,腳下總算擠出一點力氣,稍稍加快了腳步。然而,當我漸行漸近,卻愈發覺得不對勁,到達那裏,卻發現一個人也沒有。那裏原來是一個「天葬場」(天葬是藏族獨特的葬禮,在人死後,將屍體弄碎讓禿鷹啄食),地下散滿衣物,這都是朝聖者隨身脫下的,據說這樣象徵一次死亡,可免除一次輪回之苦。「天葬場」是藏民升上天堂的地方,但我卻如身處地獄,不單周遭觸目驚心的,而且這意味着我離山口還有一半的路。
我不知道自己怎樣捱到山口,當來到山口,屁股便立刻黏在地上。面對壯觀的經幡,我已經沒有多餘力氣舉起相機。雖知道那相傳當年佛教笨教兩位大師鬥法時留下腳印的石頭就在附近,也無法擠出一絲好奇心去探索。同行的九個同伴或遲或早到達,他們沒有一個不是為高山症所攻陷,每人都是默默坐在地上,各自喘着自己的大氣。有人哭了,亦有人辛苦得發晦氣說不走了。同行之中,我的高原反應最強烈,累了半天後,不單沒有絲毫食慾,更把早餐吐了出來。可能我的面色實在太差,他們逼着我把靈芝丸和乾糧吞下,把我的背包搶了過去,便將我往下趕。
走不多時,眼前使出現一潭翠綠的湖,湖水從神山流下,藏人認為這是大慈大悲的湖,我沿着亂石坡一直走到門曲河邊,當我踏上沿河的下坡路時,終於感覺到我的黎明終於臨到了。沿河往下走約10公里,到達轉山路上最後的寺廟──尊最普寺,當時有傳說中的米拉日巴洞。我的高原反應雖開始平復,但不經不覺已近黃昏,人亦逐漸稀疏。我還是加緊腳步,多走10公里,回到我們的起點──大金。
「到過西藏,便再也不能離開它。」
阿里的陽光把一切東西漂白,亦把人臉曬黑。經歷了兩天的轉山,我也經驗了一次心靈的洗滌。我帶了很多食物和裝備上路,到頭來因高原反應而無福消受。而一袋糌粑(藏族的主食,把青稞炒熟磨成粉,以茶與酥油合拌而食)和一對護手鐵皮(跪長頭時用以防止雙手擦傷)便是藏民生命所需,面對艱苦的物質環境亦能活得充實而有盼望。轉山後,我們在大金整休了一晚,第二天便沿着國道219離開了阿里。曾聽人說過︰「到過阿里藏,便再也不能離開它。」是的,那彷如仙境的阿里,還有那些令人動感落淚的朝聖者至今仍縈繞心頭。
我轉山的2002年剛好藏歷馬年轉山,藏人認為那年轉一圈可等於13圈的功力。因此,前來轉山的信徒絡繹於途,除了本地藏族,還有來自不丹、印度、尼泊爾遠道而來的信徒。與這些朝聖者並肩於途,使轉山不單純的旅遊,朝聖者生命的單純便把城市人的生命缺欠映照出來。強烈的紫外線使得藏民眼睛泛紅,但在他們那雙似有眼疾的的眼睛卻閃爍着一種難解的光彩。
當旅遊者都是大包小包,自己背不動時仍要請背夫時,朝聖者卻大都邋遢和裝備簡陋。有藏族一家子扶老攜幼轉山的,也有印度老頭老太太顫顫巍巍扯著牦牛尾巴拖著走的。當中有人以三步一跪、五體投地的方式轉山(俗稱跪長頭),亦有人將全部家當(家人、牲畜、帳篷)帶來,作長期轉山的打算。走進藏區後,我便不時聽聞有朝聖者死於轉山途中。在大金,我踫到一個從四川西部遠道而來轉山的家庭,打算用三年時間從家鄉先到拉薩,再然後到神山。城市人(像我)會覺得每天在路上重重覆覆的跪長頭是對歲月的磋跎,但朝聖者卻是將生命完全的放在轉山的路上,放在那自己確信的宗教上。我知道他們應該比我更累,但他們卻以額頭有塊老繭為榮。
艱難地登上5723米
我越走越累,昨晚灌滿腦袋的鉛亦越往兩條腿擴散,但頭痛卻沒有減輕半分。我只有咬緊牙關,繼續向前。這裏空氣雖然清新,卻比平地少了百分之四十的氧氣,第二天開始上坡時,我給自己定了一條簡單規矩:走50步才可以停下歇10口氣。然而,海拔逐漸升,這條規矩卻在不知不覺間底線卻不斷下調。從50步一歇,去到5步一歇。我翻過一個又一個的山坡,總渴望走着的是最後一個坡,但卻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失望漸變成絕望,我想過走回頭路,但轉山就如人生,開始了便得走下去,因為別無他路,回頭路和前路是一樣遠。
我在絕望中偶爾抬頭,只見前面數百米處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石頭上都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看似有許多的轉山人在休息,心想︰「那處應該快到最高點(卓瑪拉山口)了吧﹗」目標在望,腳下總算擠出一點力氣,稍稍加快了腳步。然而,當我漸行漸近,卻愈發覺得不對勁,到達那裏,卻發現一個人也沒有。那裏原來是一個「天葬場」(天葬是藏族獨特的葬禮,在人死後,將屍體弄碎讓禿鷹啄食),地下散滿衣物,這都是朝聖者隨身脫下的,據說這樣象徵一次死亡,可免除一次輪回之苦。「天葬場」是藏民升上天堂的地方,但我卻如身處地獄,不單周遭觸目驚心的,而且這意味着我離山口還有一半的路。
我不知道自己怎樣捱到山口,當來到山口,屁股便立刻黏在地上。面對壯觀的經幡,我已經沒有多餘力氣舉起相機。雖知道那相傳當年佛教笨教兩位大師鬥法時留下腳印的石頭就在附近,也無法擠出一絲好奇心去探索。同行的九個同伴或遲或早到達,他們沒有一個不是為高山症所攻陷,每人都是默默坐在地上,各自喘着自己的大氣。有人哭了,亦有人辛苦得發晦氣說不走了。同行之中,我的高原反應最強烈,累了半天後,不單沒有絲毫食慾,更把早餐吐了出來。可能我的面色實在太差,他們逼着我把靈芝丸和乾糧吞下,把我的背包搶了過去,便將我往下趕。
走不多時,眼前使出現一潭翠綠的湖,湖水從神山流下,藏人認為這是大慈大悲的湖,我沿着亂石坡一直走到門曲河邊,當我踏上沿河的下坡路時,終於感覺到我的黎明終於臨到了。沿河往下走約10公里,到達轉山路上最後的寺廟──尊最普寺,當時有傳說中的米拉日巴洞。我的高原反應雖開始平復,但不經不覺已近黃昏,人亦逐漸稀疏。我還是加緊腳步,多走10公里,回到我們的起點──大金。
「到過西藏,便再也不能離開它。」
阿里的陽光把一切東西漂白,亦把人臉曬黑。經歷了兩天的轉山,我也經驗了一次心靈的洗滌。我帶了很多食物和裝備上路,到頭來因高原反應而無福消受。而一袋糌粑(藏族的主食,把青稞炒熟磨成粉,以茶與酥油合拌而食)和一對護手鐵皮(跪長頭時用以防止雙手擦傷)便是藏民生命所需,面對艱苦的物質環境亦能活得充實而有盼望。轉山後,我們在大金整休了一晚,第二天便沿着國道219離開了阿里。曾聽人說過︰「到過阿里藏,便再也不能離開它。」是的,那彷如仙境的阿里,還有那些令人動感落淚的朝聖者至今仍縈繞心頭。
是啊,那一次阿里之行,象一朵鲜花,永远盛开在生命的绿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