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19 21:25:36賴瑞鳥

台北國際馬拉松的小插曲

(圖片轉引自:中時電子報)


民國93年12月19日,一個全台北市民都為了參加馬拉松大賽而「沒空」的大日子。一切就如同今年前兩遭般美好,馬市長用他的招牌笑容與短褲為活動完美地揭開序幕,「志在參加」的業餘組們扶老攜幼、甚至帶著小狗一齊同樂,賽前幾個小時才「空運來台」的外籍傭兵則努力地盡好他們創紀錄、奪金牌、賺獎金的責任。劇情有感動、有高潮,演員有英雄、有甘草 — 好一場災難年末政、商、媒集體打造撫慰人心的勵志大戲!

不過一件微不足道、從媒體上也絕對不會看到的意外插曲,卻足以讓這齣戲的效果整個翻轉,值得主辦單位以及運動行銷從業者省思。

事情發生在昨日早上七時許,當筆者循著市民大道向東晨走時,還沒到火車站,就發現市民大道上一列呈長條形狀堵塞的車陣,仗著身無鐵殼拖累之利走到車陣的源頭,這才發現,原來元兇是剛從仁愛路轉來沿著中山北路縱向穿越市民大道的馬拉松長龍。

駕駛人對著參賽者按喇叭已經是國際城市馬拉松活動的習俗,或著出於為參賽者打氣,也或者是表達路權被剝奪的不滿與無奈,但大體上都能維持作為主人的風度,當然主辦單位對於交通管制的事前宣導與時間、替代動線規劃也都是影響原因之一。今天我不說恐怕沒有人會相信,在歷經了半個小時的等待與喇叭傾洩,得到的卻只有一個相應不理時,台北人居然選擇了以「車陣衝撞人龍」方式突破,逼得現場唯一的執勤員警只得反向操作,硬生生地擋住還在比賽中的人龍,讓車先過。我雖然也因此順利脫離了進退不得的困局,不過後來場面是如何收拾的?這個插曲影響到多少參賽者的最終成績?主辦單位是不知道發生過這件事呢?這些問題後來我在大會的官方聲明與媒體報導中都沒有找著答案。

運動行銷因著其形象健康與效益攸遠之便,已然成為當代城市行銷的重要通路,而馬拉松更是城市運動行銷中最主要的類目,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紐約馬拉松,這些城市的健康活力形象藉由全民參與、政商結合的馬拉松比賽精采體現,足見一場成功的馬拉松大拜拜對於城市行銷而言確有其實質助益。不過運動事件(event)行銷的成敗關鍵端賴於對每一項細節的規劃與掌握,當急著趕路的大台北汽車駕駛人與機車騎士事前不清楚交通管制的地點與時間,管制現場又全無替代路線指引說明,現場執勤員警又來個相應不理時,難怪台北人會選擇以「車陣衝撞人龍」來掙取自己「行」的權益,也算是創下了一項另類的世界紀錄。

當一名被交通警察阻擋下來的老外跑者雙手一攤、大吼一聲「WHY!?」時,不曉得主辦單位知不知道,他們耗費鉅資與無數心力打造出來的成就、以及台北市的國際形象,已然染上了甚難抹去的黑色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