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8 11:28:52拜占庭雲雀

戰地琴人/分道不揚鏢

照片與內文無關。

照片中的父子在做什麼呢?

227那天我老公和豆子和小叔小姑小嬸和小姪子一起去大鵬灣玩海上活動。他們剛好一輛車,所以我跟豆格格沒去,我們去喝我同事的喜酒。

豆爸帶著豆子去坐遊艇後面拖著的甜甜圈。本來是跟船家說好不下水的,但是基本上這種東西就像香蕉船一樣是設計要讓人落水的,儘管船家已經開得很慢,父子倆還是落水了。

豆子落水後雖然一把被豆爸推起還是哭得稀巴爛(我雖然沒去但是小嬸有錄影)。因為衣服全濕全部得脫但是大家仍然要繼續進攻海生館遊樂,所以豆子後來的衣著為:夾克(裡面全空)和小姪子的尿布。


這就是給男人帶孩子的下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在前頭,不是影評喔,只是閒談。

我絕對絕對是沒有寫影評的資格的啦。只是看到好看的聊一聊,難看的罵一罵,或是對那些看到片名就不想看的電影笑一笑,這樣而已。

(讓我看到片名就不想看的電影最近就有一部,"鬼娃新娘之鬼娃也有種"。這種令我冷到不行的電影,能贏他的大概只有"人妖打排球"吧。)


***


不是戰地情人喔,是戰地琴人。就是男主角長得很衰尾,得到去年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那一部。

很棒。


看過的就不用看劇情簡介了。我的敘述能力不算太強。


=====


劇情簡介:

在波藍,一個專精於蕭邦的猶太鋼琴家因不堪受迫害所以從猶太區逃了出來,躲在非猶太區公寓閣樓裡過著非人的日子,歷經滄桑幾近錯亂後被一個納粹軍官發現,納粹軍官得知他是個鋼琴家,聽他演奏了蕭邦第一號敘事曲深受感動,沒有殺他反而暗地救助他。後來俄軍趕走了納粹,那個納粹軍官被俘虜,六年後死於俄軍的戰俘營。而鋼琴家戰後恢復演奏,活到八十八歲。

他的一生由他兒子寫成了小說(他兒子現為日本的大學西洋史教授),小說再拍成電影。所以電影是真人真事。


=====


***


雖然這部電影已經有點久了,我們也早就買了它的DVD,不過卻拖到前天才看。拖那麼久才看的原因是我一向很不能承受猶太人被迫害的電影,不要說看的時候心臟像是被擠壓一樣痛苦,看完之後心情的暈眩和失重總是持續太久影響我的正常生活,所以想看,又不敢看。

我想我上輩子大概曾在顛沛中流離,所以恐懼戰爭恐懼得要死,戰爭片沒有一片是可以好好從頭看到尾的,而且好好的活在太平世代還是常常會有"與老公失散"這樣的幻境出現。這次是老公想看所以跟著看,不過看到猶太人被屠殺的片段還是受不了上樓去避難,等到那個鋼琴家已經逃出來了才又溜下樓去繼續觀賞。


***


我始終無法想像為什麼甚至還不到一百年前的高度發展的人類,會有這種視其他種族為芻狗而大舉屠殺之的思想與行動?戰爭我是比較可以理解的,人們為了某些利益而以軍隊互相殘殺,當然戰爭也是可怕至極的事情,但是至少殘殺的對象是軍人。軍人本來就是來打仗的,你不殺他他也要殺你,本來軍人出征時就知道只有成功或失敗兩條路。

但是屠城殺族這種行為我就很不解。認為自己的人種優於其他種族所以應該把會弄壞血統的猶太人殺光光這種思想我也不解。再者,這種思想居然會被群起信服而發揚光大,我更是不解。那些男女老少個個手無寸鐵,不曾傷害誰也不會傷害誰,怎麼會就這樣被屠殺呢?我看希特勒演講時那種神經兮兮的樣子始終覺得很滑稽呢,想不通為何可以洗腦了那麼多人,讓那麼多人湧起沸騰的仇恨,真是莫明其妙。我始終認為這段歷史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一個醜陋的瘡疤,每次想起就要提醒一次人類是多麼愚昧自私血腥低等的一種動物。


***


批判納粹的電影很多,不過之前我印象比較深也特別推薦的是大約兩年前捷克的一部片子叫做”分道不揚鏢”。它的內容有點淒慘又有點好笑,不過不是像美麗人生的那種有點做作的好笑,是劇情的安排很有趣___

內容是一對夫妻藏了一個猶太人在他們家裡的密室,但是一個納粹軍官的好朋友一天到晚來拜訪他們,害他們每次都嚇死。

(他們會藏那個猶太人就是因為那個納粹軍官想染指那對夫妻中的老婆,老婆情急之下騙他說她已經懷孕叫他饒了她,但是那老婆並沒有懷孕也沒有辦法懷孕,因為那個老公沒有生育能力。那個納粹軍官也懷疑那個老婆是騙人的,一天到晚來他們家拜訪查看。那對夫婦怕納粹軍官發現實情之後運用自己的軍方資源來報復,所以冒險收留一個猶太人,逼那個猶太人跟他老婆嘿咻來生個孩子給納粹軍官看。)

有一次別的納粹軍官要來搜屋,夫妻以為自己死定了,不料這個納粹朋友忽然衝出來掩護他們───原來他一直都知道他的這對夫婦朋友藏一個猶太人。後來當納粹戰敗,這個納粹軍官被抓到戰俘營,那對夫婦正要生產,就騙戰俘營的長官說那個納粹軍官朋友是他老婆的醫生,把他請出來接生讓他有機會逃離。後來不知怎麼那納粹軍官又被抓到,正要被打死的時候,那對夫婦藏著的猶太人忽然發現,跳出來證明這個納粹軍官一直知道他的存在也曾經救過他,大家才把納粹軍官放了。

這個電影很有趣的是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救過另一個人。最後的景象是戰爭結束,而夫婦終於了生了小孩,他的爸爸(當然不是親生的)得意的把他脫了褲子帶出來蹓鳥亮相,陽光燦燦的照在殘破的牆瓦上,也照在那個一半捷克一半猶太而由納粹接生而出的孩子身上。

我很少看到這麼不批判的角度來看待這一段歷史的電影。裡面的納粹軍官不盡然全是壞心冷血的,而反納粹的人民在那納粹失勢後表現的暴力也不輸納粹多少。但是他安排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有納粹救了猶太人,有猶太人救了納粹軍官,而當一切結束,畫面就是陽光照著一個新生兒,以及因新生命而來的喜悅。


於是就少了仇恨。


我一向對希特勒感興趣,看過很多他的報導或紀錄片,也比較認真的看描述這段歷史的電影。拍的最顯赫的當然是辛德勒的名單,類似紀錄片的形式加上帕爾曼搧情的小提琴的確讓看過的人都無法原諒這一段錯誤。

但是分道不揚鏢處理這段歷史的態度卻出奇的寬厚。它用另一個視野讓我了解到人本來就是這樣,沒有什麼絕對的對錯,人性也本來就是這樣,值得漫罵,也值得原諒。


***


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男主角彈琴給納粹軍官聽的那一幕我。也許納粹軍官在音樂之中忽然想起了戰爭前寧靜的一切美好,也重新懷疑自己所為何來吧。如果不是戰爭,他們偶遇的場合應該會是在音樂會上面,而不是這樣的慘痛情境。


電影裡面的音樂剛好都是我彈過的曲子,所以看起來特別有趣。尤其是最後他在音樂廳演奏的那首蕭邦的波蘭舞曲(op.22.)是我實習畢業演奏會彈的曲子呢。不過那首曲子我彈得很爛就是了。


***


不管怎麼罵,大概也只有德奧那種深厚音樂素養的國家的人民會因為聽到一曲鋼琴演奏而放了對手吧 。我跟老公說如果是在台灣,我彈一首蕭邦敘事曲敵人會不會放了我呀?
老公勸我跳鋼管還比較有可能吧。

哎,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