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31 22:02:37管仁健

中國當前最需要的就是「同理心」(管仁健/著)

  我在網上的ID登記為「小瓜呆」,1963年生,現任台灣文經社文學主編。家父是山東省莒縣人,1949年來台。家母是福佬人(清朝閩南移民後裔),受過日本殖民教育與國民黨黨化教育。妻子出身客家農村,現在母校東吳大學任職。最重要的是:我一家都是基督徒。

  一直有網友攻訐我是大陸「網特」,也有網友汙衊我是台獨支持者,我一再回貼解釋,非常浪費時間。這一貼先直接公佈我身分背景,希望不要再看到類似的回貼。

  我並不恨這些網友,因為我自己年少輕狂時,也用這種態度去凝聚反對國民黨的力量,當時我一無資源、二無見識,只能用最激烈的文字,去勾起同志們心中的「同仇敵愾」。雖然最後國民黨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換上了更驕傲的新政府,他們不會來抓我,卻也絕對不會理我,關起門來惡搞。

  我用知識在江湖中闖蕩多年,也用知識在教會中服事別人多年。如今每次午夜夢回,總是驚醒羞慚。我害的人比我救的人多太多了。

  有網友說我是「黃仁宇」的「大歷史」學派,真的不是這樣。我「讀書不成先習劍,習劍不成又讀書」,根本是個狗屎作的鞭,聞(文)也聞(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業餘文史愛好者而已。

  因此,我不搞「大歷史」,專弄「小歷史」。而我在學歷史的過程中,最憂心的就是我們缺乏「同理心」。
  
  。。。。。。。。。。。。。。。。。。。。

  曾志朗是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台灣2000年總統大選後,阿扁因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推薦,三顧茅廬邀他出任教育部長。沒想到卻因反對民進黨要的通用拼音,卻主張使用大陸的漢語拼音而下台。

  洪蘭教授是曾志朗的夫人,也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志朗全家自美返台時,小孩才14歲,原本就讀於一搬國中,但孩子卻適應不了台灣的教育方式,洪教授考慮了很久,還是決定將孩子轉入台北的美國學校。

  剛進美國學校時,上課第一天,老師發了十四本英文書給她孩子,說是這學期要唸的,裡面有哈波李(Harper Lee)的《梅崗城的故事》、賽珍珠(Pearl Buck)的《大地》、史坦貝克 (John Steibeck)的《人鼠之間》等。

  這些書內容都很深,台灣的大學生都不一定會讀,何況九年級(相當於國二)的孩子。洪教授於是去問老師,為什麼選這些書,老師說:

  「十四歲的小孩,肌力已經足以傷人,如果心智上不夠成熟、缺乏『同理心』,很可能做出令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必須在他青春期剛開始時,讓他的思想跟上,藉著這些不同人種受到不同待遇的書,教會他們『同理心』是什麼。」

  《梅崗城的故事》和《奴隸船》,都是描述美國南方黑人所受的不平等境遇。小孩看完了這個故事,一直問她:「黑人並沒有比較笨,為什麼會因為他的顏色就遭到歧視?」他們以前在學校裡叫黑人「Negro」,但看完這些書後,就不再那麼叫了。

  《人鼠之間》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小說,主角是個智障的孩子。當時台灣發生了喜憨兒烘焙屋被人潑餿水的事件,(鄰居不願智障孩子的烘焙屋遷入社區)這些同學們看了書後,主動放學後去幫忙喜憨兒清洗。

  同理心是個心理學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說,你要想真正瞭解別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在溝通中,同理心尤其重要。

  有個英國諺語說:「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里。」工作中因為某件事發生了衝突,也有人會說「你坐那個位置看看,也許你也要這樣做」,說的也是同理心的概念。
  
  。。。。。。。。。。。。。。。。。。。。

  在研讀中國歷史中,我感受到最大的不解,就是中國人缺乏同理心。明明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有核子彈的大國了,卻還一直學祥林嫂那樣,死抱著「受害者」的身分不放,缺乏一個大國該有的健康心態。今天全世界(尤其是亞洲)大家憂心會「失控」的國家,除了第一名的北朝鮮外,第二名會是誰呢?

  我已不年輕了,不是天安門前的學生,不會相信美國政府會為「民主、自由」出兵,美國的任何一場海外戰爭也都與這些無關。美國二次大戰後的戰爭分成三種:

  (1)格瑞那達、伊拉克、巴拿馬這三仗是大有爭議。這從英文網站裡能看到,最反對這種戰爭也是美國人自己。執政者特別愛用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這種做法與專制或民主政體無關。

  (2)面對索馬利亞、南斯拉夫那種毀滅性的種族屠殺式內戰,美國的參戰絕對為了平息屠殺多於戰略利益,否則不會拖如此之久才出兵。這兩場戰爭在聯合國裡,都得到大部分國家的支援。

  (3)韓越戰的背景太複雜,但確實都是北方共黨政權不依和約簽訂的分界,硬要南下侵略引起的,美國都是被迫逐次增兵參戰的。相反的中國在事前都已派便衣隊直接參戰。千萬別說便衣隊是「自願」,否則日本從滿州、華北、淞滬,哪一次不是便衣隊惹出來的。

  中國是個大國,若為了擔任世界警察,阻止內戰或種族屠殺,我歡迎中國出兵任何地方。

  但我要問,中國對韓戰、越戰、珍寶島、中印與懲越這五場戰爭的參戰原因是什麼?過程是怎樣?戰果是什麼?現在有哪些檢討。其中有牽扯到美國的韓戰部份,美國方面的資料大多公開、立場也多元分歧,但絕少吹捧或辱罵之作。

  我希望看到1995年出版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的越戰回憶錄《回顧:越南的悲劇及教訓》(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那種佳作。如果中國(包括台灣)有權力的人,對歷史、對戰爭、對自己的決策也能有這樣深刻檢討,之後再來主張國族主義,才是合宜的時機。
  
  。。。。。。。。。。。。。。。。。。。。

  相對於歐美,即使與日本相比,中國(尤其是漢族,還是要包括台灣)確實是一個缺乏反省的民族,中國近年來研究歷史的環境有很大進步,這我相信。但離標準還是太遠太遠了。大家也應該用同理心,為其他曾受中國侵略壓迫的國家多想想。

  有些網友永遠不忘「日本侵華」,但我請問,元朝是不是中國,元朝打日本是不是侵略。中國派出不穿制服的軍人,在美軍還未進入韓國、越南前,就先介入韓、越戰,讓韓、越兩國人民受盡痛苦,內戰更慘烈。請問這與日軍當年在華先派「便衣隊」製造紛爭有何不同?這算不算「侵略」?韓國、越南可不可以用「反華」、「抗中」作國族主義的訴求來富國強兵?

  有些網友永遠不忘「強國干涉內政」,但我請問,清朝是不是中國,清朝的甲午戰爭不是因為干涉朝鮮內政與日本起衝突的嗎?未修剪的韓劇「明成皇后」裡面,與我們所認知的歷史有什么不同?至於對馬來西亞、印尼輸出毛派遊擊隊,這算不算「強國干涉內政」?

  我在教會裡,與許多鄰國的弟兄姊妹生活過,知道韓國人、越南人的歷史課本裡怎樣描寫中國「侵略」(可以上溯到兩千年前),知道馬來西亞、印尼人怎樣描寫中國「輸出革命」,這些也造成當地華裔人的自相殘殺,與被土著「排華」時屠殺迫害。

  武力侵略應受譴責,但武力侵略背後的「國族主義」難道就該置身事外嗎?日本軍閥、納粹、法西斯這些不都是「國族主義」嗎?我們中國自己有沒有侵略鄰國或干涉鄰國內政?我們的民族性中有哪些陰暗面?這些不都是歷史該探討的課題嗎?
  
  。。。。。。。。。。。。。。。。。。。。

  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一下「國族主義」?不只是對日本,更應先從自己做起。

  美國像樣一點的歷史學者,大多是以檢討美國自己的政策而聞名,少有以罵其他國家來出名的。中國的環境要出這樣的學者,要出這樣的著作,不容易啊!

  我盼望大家先放下「國族主義」的包袱,用同理心去看其他人的歷史,才有可能看到歷史的真相。

  大家多愛人、少愛國,這國家20年後會不一樣的。
在中國的台灣人 2013-10-25 20:10:55

我的觀點應該是在中國的台灣人的少數:看到版主的文章,只覺得從這篇文章開始,20年已經過了快一半了,中國人還是愛國多於愛人。同理心? 那能賺錢嗎?

悶聲賺大錢才是在中國最推崇的。誰不希望中國能變成一個讓人喜愛的國家?但現在的走向只讓人沮喪而已。樓蓋的再多,錢砸的再大,都比不上一個有同理心的民族。

前天ABC上面美國小孩被痛批,這說法當然不對。但中國人可曾管過自己境內的歧視言論?隨便附個連結就好: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3-05/04/c_124656315.htm

自己人的言論不先檢討,有臉去指責別人?編輯已經不是小孩了耶。

(說台灣人愛錢的可以先撤退了,誰不愛錢?程度手段節操區別而已。)

我是何許人 2011-07-29 14:45:51

我誠懇的建議"福佬"是客家人對"河洛"人的稱號
"河洛"人應該說是黃河洛水人,也是周朝漢朝時的一部份漢人,在三國魏晉南北朝被趕出中原的一群人

當然,管大如果不採用,也沒關係,當作閒聊

philip 2011-07-07 15:18:50

同理心築基於個人的反省,在反省中找到自我。最好的是能在上帝面前懺悔,那更找到原本藏於上帝那裏的自我。這樣才有空間能與他人表同情,感同身受。大凡講究集體主義的(如同國族主義),大多泯滅個人良知能訴諸集體意識,所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乃最高道德。個人良心的反省在中國這個集體意識為主的社會較為少見。在我們社會中少有英雄,卻多有烈士。悔改的少,守節的多。
弟兄您也在召會中,召會不也是一樣嗎?

版主回應
弟兄:無論你在哪裡聚會,都願與你互勉:康健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才需要。在教會裡,若是看人,誰也不能長久站立的;所以,我只看神。 2011-07-07 15: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