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7 11:28:28巴洛克.寇爾
[私人書評] 9 綺麗群中復無常(上)
源氏物語圖典 / 紫氏部 作 / 葉渭渠 編譯與圖文解說 / 八方出版 / 2006初版
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約成書於西元11世紀,由平安朝宮廷女官紫氏部以章回方式完成,可能是當時世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就玫瑰的瞭解,彼時可能係以口語方式,輔以繪卷,在宮廷內對諸皇室女眷講述,雖有故事主角及情節主軸,具有小說形貌,惟結構較為鬆散,空間及人物跳錯,兼以年代久遠(千年之前的日文當然也是文言文),並不容易閱讀。
首次讀源氏物語,算算莫約十來年了。暑假在家無事,圖書館租了回家看。有趣的是當時架上兩套譯本都不全,前半部看的是林文月(時為台大教授)的版本,後半部借來豐子愷的版本。這兩個版本譯法行文大異奇趣,用這種方法看完這部鉅著,是一種很奇特的經驗。
手上一直沒有收這作品,月前在書店裡見著,翻看幾回,也就買下了。日前整理一些想法,權作私人書評,淺述如下。
● 改寫刪節的必要之惡
葉渭渠先生編譯的這本「源氏物語圖典」,大幅刪節了原文瑣碎內容,增添更多繪卷材料,這是書裡原本就清楚交待的。
蓋非不這麼做,讀者會看的很辛苦。宮廷裡的親屬關係、權力結構、官階服色、血脈承襲、倫常生滅(其實我主要指的是亂倫情節,但改用這個詞彙心裡稍感舒坦,也就請讀友們容我這回任性);諸女間復有各自的來歷,與主角相識的機緣及發展,讓本書在宮廷這個極其狹小的框架下,發展出最豐富的可能。
各繪卷圖式,風格簡練,用色明晰卻能兼顧樸實。值得一提的是繪畫風格與中國的傳統繪畫視點相近,不使用西洋畫慣用的透視,人物間在建築、屏風、樓閣間對答探問、展信閱卷、對奕賞花,擁有接近中國繪畫卻帶有日風的味道。
然而,雖說這是編譯者有意的安排,協助更多讀者對本作品產生興趣,有相當程度的推廣效果,但過度的刪節,確也產生一定程度的缺陷。
舉例來說,從全文譯本可知,每一章回在情節的處理上,幾乎都很緩慢。每回起頭,都經過相當程度的鋪陳,將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朝廷與後宮近況,約略的交待完妥,協助讀者思緒就位後,才開始接續新的情節。(當然也有少數的例外,偶爾這樣作反而更能營造出突兀、倉促的效果。)
此類所謂的碎碎唸,玫瑰覺得地位就很接近希臘悲劇裡由唱詩班所組成的路人或群眾,「伊底帕斯王」裡的路人和群眾並不是路邊普通可以忽略的擺設,他們負有推動情節的重要任務,在該劇一出場就揭示了國內景況、中場串場扮演強大的民意,提出緝凶要求,於劇末真相大白時,轉而流露出深沉的嘆息。同理,源氏物語裡的這些碎碎唸也有其必要,將第1、2、3人稱所不能言的,透過朝中眾人的耳語、侍女隨從不經意的對話,一一點明。
可惜的是這些應有的鋪陳,在「源氏物語圖典」中已經被刪減的幾乎不存在了。玫瑰可以理解,當你要刪節一部作品時,這些重覆叨絮的情節是動刀的首選,但沒有了它們,可也頗讓人惋惜。
它們像微光中的引路人、燭火或導盲磚,在原作者架構的昏黃宮廷生活裡,協助不同背景的讀者們摸索著,步步踏穩拾級前進。沒有了它們,整部作品就像失卻了重要的Z軸,流於平面的刻板敍事,難以立體的讓讀者們在各場景中,與角色們平起平坐了。
也許會有新讀者真能突破這些障礙,但對守舊如玫瑰之流,原本娓娓道來的宮廷口述故事,充滿口語與文字迴旋之美的章回,才是最能貼近千年前這個場景的啊。
● 無賴貴族與禁臠
本書主角源氏的作風,如果放諸現代社會或援引當代標準,似乎能引起廣泛的討論(非議?)
當然,出身高貴,謫貶流放後再位極人臣,興築宏大華美的六條院,遍藏與他有緣份的女子或子女們,吟詩(和歌)對答,瀟灑渡日;作者設定給他的角色裡,注定要這樣過日子的。
可玫瑰腦子再守舊古板,也算是現代人了。怎麼通篇看起來,不論君王、貴族,總覺得都像行止不端的無賴與登徒子,每天除了躲在房裡偷看誰家小姐,就是闖進私宅強迫對方發生關係,傳聞稍有姿色的(甚至沒有姿色的)都難逃魔掌……
貴族官宦之家的男子都是無賴,那女子呢?
展閱本書,那個年代的女子的悲慘歷歷可見。命最好的,就是找著個有權有錢又長命的好男人嫁了(當然,他有三妻四妾五六個私生子也要一併忍受),當個家庭掌權的女主人。源氏的髮妻葵姬,當然沒有這種命。雖然身為他正式結縭的伴侶,但終生得不到丈夫的心,怨懟到不再見他的面,鬱鬱寡歡終致身亡,下場也就遠不如後繼百般受竉的紫夫人了。
其次,因著各種機緣與這類男人發生關係,再不濟或不受竉,也能安穩住進豪宅終老,像花散里之流的就屬此類。最慘的莫過於那些,不能忍受被調戲失身,卻又尋死不成的女子們。她們的下場不外一夕病死、產下孽種撒手人寰、或者削髮為尼,常伴青燈贖罪一生。
貴族女子們其實都受過相當的教育,能文讀寫,作詩表意;但在運用方式上似乎都受到極大的限制,讓她們只能拿這些所學,用在推拖些無聊男子、虛情假意,除了這些似乎都沒能用在其他方向上了。
難道女子們的命運就是這樣了嗎?
鄉下貧女的選擇也許沒這麼多,
但似乎可以過的比較踏實的日子,
嫁個也許不以戀愛為基礎的先生,
但還可以腳踏實地的組織家庭、下田幹活養家,
實在的和丈夫吵架、打罵孩子。
只能說古代的女子們,
日子也過的真辛苦啊。
最後,這個話題雖然不得不提,
但可惜玫瑰在性別議題的底縕有限,
容我就說到這兒暫先打住罷。
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約成書於西元11世紀,由平安朝宮廷女官紫氏部以章回方式完成,可能是當時世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就玫瑰的瞭解,彼時可能係以口語方式,輔以繪卷,在宮廷內對諸皇室女眷講述,雖有故事主角及情節主軸,具有小說形貌,惟結構較為鬆散,空間及人物跳錯,兼以年代久遠(千年之前的日文當然也是文言文),並不容易閱讀。
首次讀源氏物語,算算莫約十來年了。暑假在家無事,圖書館租了回家看。有趣的是當時架上兩套譯本都不全,前半部看的是林文月(時為台大教授)的版本,後半部借來豐子愷的版本。這兩個版本譯法行文大異奇趣,用這種方法看完這部鉅著,是一種很奇特的經驗。
手上一直沒有收這作品,月前在書店裡見著,翻看幾回,也就買下了。日前整理一些想法,權作私人書評,淺述如下。
● 改寫刪節的必要之惡
葉渭渠先生編譯的這本「源氏物語圖典」,大幅刪節了原文瑣碎內容,增添更多繪卷材料,這是書裡原本就清楚交待的。
蓋非不這麼做,讀者會看的很辛苦。宮廷裡的親屬關係、權力結構、官階服色、血脈承襲、倫常生滅(其實我主要指的是亂倫情節,但改用這個詞彙心裡稍感舒坦,也就請讀友們容我這回任性);諸女間復有各自的來歷,與主角相識的機緣及發展,讓本書在宮廷這個極其狹小的框架下,發展出最豐富的可能。
各繪卷圖式,風格簡練,用色明晰卻能兼顧樸實。值得一提的是繪畫風格與中國的傳統繪畫視點相近,不使用西洋畫慣用的透視,人物間在建築、屏風、樓閣間對答探問、展信閱卷、對奕賞花,擁有接近中國繪畫卻帶有日風的味道。
然而,雖說這是編譯者有意的安排,協助更多讀者對本作品產生興趣,有相當程度的推廣效果,但過度的刪節,確也產生一定程度的缺陷。
舉例來說,從全文譯本可知,每一章回在情節的處理上,幾乎都很緩慢。每回起頭,都經過相當程度的鋪陳,將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朝廷與後宮近況,約略的交待完妥,協助讀者思緒就位後,才開始接續新的情節。(當然也有少數的例外,偶爾這樣作反而更能營造出突兀、倉促的效果。)
此類所謂的碎碎唸,玫瑰覺得地位就很接近希臘悲劇裡由唱詩班所組成的路人或群眾,「伊底帕斯王」裡的路人和群眾並不是路邊普通可以忽略的擺設,他們負有推動情節的重要任務,在該劇一出場就揭示了國內景況、中場串場扮演強大的民意,提出緝凶要求,於劇末真相大白時,轉而流露出深沉的嘆息。同理,源氏物語裡的這些碎碎唸也有其必要,將第1、2、3人稱所不能言的,透過朝中眾人的耳語、侍女隨從不經意的對話,一一點明。
可惜的是這些應有的鋪陳,在「源氏物語圖典」中已經被刪減的幾乎不存在了。玫瑰可以理解,當你要刪節一部作品時,這些重覆叨絮的情節是動刀的首選,但沒有了它們,可也頗讓人惋惜。
它們像微光中的引路人、燭火或導盲磚,在原作者架構的昏黃宮廷生活裡,協助不同背景的讀者們摸索著,步步踏穩拾級前進。沒有了它們,整部作品就像失卻了重要的Z軸,流於平面的刻板敍事,難以立體的讓讀者們在各場景中,與角色們平起平坐了。
也許會有新讀者真能突破這些障礙,但對守舊如玫瑰之流,原本娓娓道來的宮廷口述故事,充滿口語與文字迴旋之美的章回,才是最能貼近千年前這個場景的啊。
● 無賴貴族與禁臠
本書主角源氏的作風,如果放諸現代社會或援引當代標準,似乎能引起廣泛的討論(非議?)
當然,出身高貴,謫貶流放後再位極人臣,興築宏大華美的六條院,遍藏與他有緣份的女子或子女們,吟詩(和歌)對答,瀟灑渡日;作者設定給他的角色裡,注定要這樣過日子的。
可玫瑰腦子再守舊古板,也算是現代人了。怎麼通篇看起來,不論君王、貴族,總覺得都像行止不端的無賴與登徒子,每天除了躲在房裡偷看誰家小姐,就是闖進私宅強迫對方發生關係,傳聞稍有姿色的(甚至沒有姿色的)都難逃魔掌……
貴族官宦之家的男子都是無賴,那女子呢?
展閱本書,那個年代的女子的悲慘歷歷可見。命最好的,就是找著個有權有錢又長命的好男人嫁了(當然,他有三妻四妾五六個私生子也要一併忍受),當個家庭掌權的女主人。源氏的髮妻葵姬,當然沒有這種命。雖然身為他正式結縭的伴侶,但終生得不到丈夫的心,怨懟到不再見他的面,鬱鬱寡歡終致身亡,下場也就遠不如後繼百般受竉的紫夫人了。
其次,因著各種機緣與這類男人發生關係,再不濟或不受竉,也能安穩住進豪宅終老,像花散里之流的就屬此類。最慘的莫過於那些,不能忍受被調戲失身,卻又尋死不成的女子們。她們的下場不外一夕病死、產下孽種撒手人寰、或者削髮為尼,常伴青燈贖罪一生。
貴族女子們其實都受過相當的教育,能文讀寫,作詩表意;但在運用方式上似乎都受到極大的限制,讓她們只能拿這些所學,用在推拖些無聊男子、虛情假意,除了這些似乎都沒能用在其他方向上了。
難道女子們的命運就是這樣了嗎?
鄉下貧女的選擇也許沒這麼多,
但似乎可以過的比較踏實的日子,
嫁個也許不以戀愛為基礎的先生,
但還可以腳踏實地的組織家庭、下田幹活養家,
實在的和丈夫吵架、打罵孩子。
只能說古代的女子們,
日子也過的真辛苦啊。
最後,這個話題雖然不得不提,
但可惜玫瑰在性別議題的底縕有限,
容我就說到這兒暫先打住罷。
上一篇:[觀影筆記] 波希米亞的房租
下一篇:[私人書評] 10 焚毀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