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06:12:03PChome書店

十五志學(進階篇)部定核心古文17篇:108課綱加強版


十五志學(進階篇)部定核心古文17篇:108課綱加強版
作者:陳美儒 出版社:正中書局 出版日期:2021-09-13 00:00:00

<內容簡介>

一○八課綱施行之後,如何融會貫通地讀古文?
怎樣強化文言素養,提昇古典文學和國學實力?
《十五志學(進階篇)-部定核心古文17篇》是搭配《十五志學(基礎篇)-教育部推薦選文15篇》,精心編撰的一○八課綱加強版古文經典讀本,在建中資深國文名師陳美儒的引領下,您很快就能理解每篇文章的內容,領會其中的智慧哲理與趣味,自然能輕鬆愉悅地閱讀古文。
作者陳美儒老師在建中執教四十年,將每篇古文的作者、結構、背景、特色及文意等深入剖析,系統化的引導閱讀;輔以基礎文學知識(形音義、成語、佳句名言),確實掌握學習重點,奠定實力。並且結合國學常識與人文典故、野史軼事,在嚴整的文字間,亦透露出趣味。以此書入手,古文不再艱澀難懂,而是貼近生活與文化脈絡的歷史縮影,更是厚植國語文素養的契機。

★本書特色:

精心編排易讀易懂,學測國考高分保證。
公職進修必讀寶典,自修應考無往不利。
◆超棒設計,學習真方便→原文、語譯上下對照,重點字音、修辭文法標示於文中
◆超級加值,一次讀好讀滿34篇古文→核心古文17篇+延伸閱讀17篇
◆超完美架構,每課規劃15大主題→重點全掌握、趣味多更多
˙【重點注釋】、【賞析與導讀】、【深度認識作者】、【課文結構分析表】
˙【假借通同字】、【重要字音字形辨正】、【重要字義辨正】、【經典成語】、【佳句名言錄】
˙【國學常識精要】、【文化與文學】、【人文典故˙趣味聞】、【稗官野史˙軼事典】、【國學實力大補帖】
˙【延伸閱讀】

★目錄:

春秋‧戰國‧秦
01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
◎延伸閱讀:鷸蚌相爭、韓盧逐逡/戰國策
02勸學/荀子
◎延伸閱讀:學記/禮記
03漁父/屈原
◎延伸閱讀:蓼莪/詩經

漢魏六朝
04典論論文/曹丕
◎延伸閱讀:情采/劉勰
05蘭亭集序/王羲之
◎延伸閱讀: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
06世說新語選/劉義慶
◎延伸閱讀:世說新語四則/劉義慶
07與陳伯之書/丘遲
◎延伸閱讀:與元微之書/白居易

唐宋
08諫太宗十思疏/魏徵
◎延伸閱讀:察今/呂不韋
09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
◎延伸閱讀:墨池記/曾鞏
10岳陽樓記/范仲淹
◎延伸閱讀:義田記/錢公輔
11醉翁亭記/歐陽脩
◎延伸閱讀:縱囚論/歐陽脩

明清
12郁離子選/劉基
◎延伸閱讀:指喻/方孝孺
13原君/黃宗羲
◎延伸閱讀:騾說/劉大櫆
14廉恥/顧炎武
◎延伸閱讀:訓儉示康/司馬光
15左忠毅公軼事/方苞
◎延伸閱讀:梅花嶺記/全祖望

臺灣古典散文
16裨海紀遊選-北投硫穴記/郁永河
◎延伸閱讀:紀水沙連/藍鼎元
17臺灣通史序/連橫
◎延伸閱讀:病梅館記/龔自珍

<作者簡介>

陳美儒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研究所畢業,專任臺北市建國中學資深國文教師兼導師40年。她,建中紅樓春風化雨,教育弟子數千人;如今有許多學生已成為海內外各行各業傑出菁英。她,是一位充滿影響力與感染力的作家老師,也是許多父母師長青少年信任的親子教育家。她,是美麗文學與心理諮商的最佳代言人。
重要經歷
˙1992年以現代生活教育家榮獲第十四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女青年」。
˙2017年榮獲「教育大愛菁師獎」。
˙2012年榮獲臺灣教育界最高獎項,認真教學,表現卓越「Super Teacher獎」。
˙1986年榮獲中國語文獎章,1995年以《青春有夢》獲教育部研究著作獎。
˙曾任聯合報、中國時報、時報周刊、自由時報、國語日報、人間福報、北市青年等專欄執筆,亦曾任台灣新生報兒童版、青少年版主編達18年之久。
˙多次代表國家前往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南非、中南美洲擔任「海外華文教師研習營」講師,備受歡迎,成果輝煌。
著作
《十五志學》教育部推薦選文15篇系列、《在雅舍,遇見風趣文學與儒雅智慧》、《少年四書》、《悅讀十三經》、《作文好好玩》、《輕鬆讀寓言,快樂得高分》、《大學甄選入學高手》、《如何培養高EQ孩子》、《接住孩子的青春變化球》、《成長路上,有你真好》、《情人的黃襯衫》、《讓孩子的心有個家》、《青春的滋味:最是徬徨少年時》、《資優生的祕密:任教建中40年 陳美儒的青春期孩子陪讀哲學》等四十餘冊,均以解讀經典古文、關懷青少年成長、親子教育、兩性情愛EQ為主題。CD有聲書:「古文So Easy!」、「親子EQ百分百」、「歡喜做父母」。

★內文試閱:

‧作者序

文/陳美儒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篇》)
孔子說他十五歲立志向學,教育部一○八年課綱,頒定推薦選文為十五篇,所以本書名曰《十五志學》。
古文,什麼是古文?廣義簡單地說,古文可解釋為古代人所寫的文章;狹義地也可以指的是,唐宋八大家提倡不特別押韻、不特意修飾文藻的先秦兩漢的散文。
其實,今古是相對應的,沒有古代就沒有現在,也不會有未來;沒有古人文化的傳承、演變,也就沒有現代的文明,更不可能有無限想像的未來。
以前當「國立編譯館」一家獨大,所有數十萬中學生國文課本都只能用一家之言的時代,舉凡在課文題目畫有◎記號的,就表示它是要背誦的文言古文。
自從課本開放「一綱多本」以來,教育部頒定國文課程綱要,從九五暫綱的四十篇核心古文,到九八、九九課綱,以至一○八新課綱的十五篇推薦選文流變而觀:舉凡偉大的文學宗師、思想巨擘,千錘百鍊、震古鑠今的不朽經典名作,也始終屹立不移,不被歷史的洪流沖刷消逝而依然在「核心」中發光、發亮。
《十五志學》全書起自春秋、戰國,迄至明清、民國初年,列推薦選文十五篇,再搭配增強學習、充滿感染力,絕對具加值、加分效應的「延伸閱讀」十五篇;凡三十篇千古經典名作,依年代編排,是為基礎篇。另外,為了擴展學生古文閱讀面向,強化應考能力,特蒐集核心古文十七篇,加上「延伸閱讀」十七篇,凡三十四篇經典名作,是為進階篇。
「東海東,玉山下,培青苗,吐綠芽,春風吹放自由花……」這是臺北市建國中學,這所百年名校的校歌;從歌詞的起首,就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它尊重學生自主思考、自由學習的風氣。
自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美儒老師任教建中紅樓,如今已四十年;在歲月荏苒、星光遞嬗之際,春風化雨陪伴、帶領成千上萬的青春少年進入理想學府科系,多少當年的青澀學子,此際已成為社會上各行各業的傑出菁英。三十多年來,除擔任國文課程教學,也離不開導師的崗位;更有一段長久的歲月,我一直被「留」在高三,帶領第三類組學生主力「叩關」醫學系和電機系。
而我偏偏認為,這群鎮日埋首物理、化學、數學,成天在xyz、化學元素、物理力學沉浮的少年,更需要的是人文素養與哲學思想,以培養出美好的人格品德和開闊的胸襟,以免成為考試的機器,只在乎分數、成績的傻小子。而我相信,也唯有透過文學的陶冶、古人思想大家的思維傳遞,才能使這群「科學少年」更具人性關懷、知書達理、有情有義。
如何把文言古文變得有趣?如何引發「科學少年」對文化學習的動機?如何將這些美麗的詩詞文字落實在生活意境中?如何讓這些驛動不安、青春的心,能透過古文,心領神會儒家的中庸入世、老莊的自在逍遙?如何能讓他們貼近古人的風采,學得真正的大智慧?──其實這一切一直是我多年來教學追求的目標與理想。
秉持這樣的目標與理想,也正是我編著《十五志學》的最大動力;期待每位閱讀者,不論少年或成年,不管是在學或就業,都能在快樂中學習,學習中奠定國學基礎、增強國文實力,更陶冶身心;在這滾滾紅塵、不安定的年代裡,洗滌心靈、身心得以安頓。
在《十五志學》裡,可以看到先秦諸子百家齊鳴、哲思不群;兩漢與魏晉南北六朝文采瑰麗、美不勝收;大唐一代文學巨星各具風格、才情兼備,光芒璀燦四射;至宋則匯聚成大江流、三蘇快意人生;明清小說章回,落筆角度、情感表達曲徑通幽;臺灣古典散文,歷經多元文化衝擊,卻是另一種生命活力的展現。
《十五志學》內容大綱凡十五項,其中「人文典故‧趣味聞」與「稗官野史‧軼事典」,可說讓我費時、用心最深;因為我認為唯有讓讀者多認識作者的成長經歷或挫折際遇,以及民間傳說,跨越時空與作者建立感情,這麼一來,讀起文章也才比較有「Fu」,記憶自然深刻有味。
《十五志學》囊括課本另加課外參考書特質,且融會了經史子集的精華;相信你擁有了它,也就能體現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的真諦。

‧摘文

〈馮諼客孟嘗君〉(節錄) 戰國策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賞析與導讀
本文選自《戰國策.齊策》。馮諼,齊宣王時人,為孟嘗君門下食客,史記作馮驩。「客」,作動詞用,指作客,寄食門下。孟嘗君,姓田,名文,戰國齊人,父田嬰(靖郭君)封於薛(故城在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父死代立,世襲父親的封地,孟嘗君為其封號。戰國時崇尚詐謀奇計,養士之風盛行。最著名四大公子:齊孟嘗君、趙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門下客動輒數千,孟嘗君尤以好客聞名。
本文先寫馮諼寄食經過,以示孟嘗君之好客名不虛傳;再敘馮諼巧出奇謀,縱橫捭闔,巧營三窟,先是收攬民心,繼而挾外自重而重登相位。他為孟嘗君鞏固政治地位的過程,其深謀遠慮,足以表現戰國策士傑出的智略。本文敘事酣暢明快,情節波瀾層出,呈現獨特的文字風貌。

◆深度認識作者
《戰國策》一書,所載多為戰國策士遊說王侯將相之事,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各篇作者至漢代已不可考,且部分內容脫誤錯亂,書名又紛歧不一,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經劉向整理,才定名為《戰國策》。此書傳至北宋時,僅存十一篇,曾鞏訪求於士大夫家,加以校訂,而後三十三篇乃復歸完整。司馬遷作《史記》,多採其說。
本書記載自春秋以後,直到楚、漢之起,共十二國,二百四十五年間事。《戰國策》文字委婉善諷,氣勢縱橫;內容則練達人事,曲盡人情。不僅為戰國時代的重要史籍,更是成就非凡的歷史散文。
劉向,原名更生,字子政,後改名為向。西漢沛郡(今江蘇省徐州市)人,為漢皇族之後,約生於昭帝元鳳四年(西元前七十七年),卒於哀帝建平元年(西元前六年)。西漢著名的目錄學家及經學、文學家。最大成就在於任光祿大夫時,與子劉歆歆整編先秦的文獻典籍,如:《楚辭》、《戰國策》、《孫卿新書》,皆經其校訂而成。另著有《新序》、《說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