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4 20:33:15╭★ 姿滴blog ╭★[
手續、績效、顧問費… 吃掉報酬率
買基金時,申購手續費、管理顧問費和保管費、轉換費等是常見的收費項目,不過基金公司依法還可收績效費、行政開支等,如果不仔細閱讀基金公開說明書,可能被看不見的成本吃掉報酬率。
一般投資人購買基金,最在意申購手續費或轉換手續費,申購手續費按申購次數計算,大約在1.5%到2.5%,不少銀行鼓勵客戶透過網路扣款、交易可享手續費折扣優惠,不少業者近來更祭出零手續費方案,把這部分的成本回饋給投資人。
管理顧問費是付給基金公司管理投資資產的費用,直接在基金資產中扣除,費率約0.5%到1.5%;而保管費則是給保管銀行的收入,費率約0.2%,隨各家銀行政策的不同,費率也有差異,管理費與保管費都屬於內含的費用,會直接從淨值扣除。
投資人若轉換基金,也會按次另外計費,投資人轉換基金頻繁的話,費用成本自然會增加。
但除了常見的收費外,依法基金公司還可以收取經營和行政開支、交易費用、績效費用,不過這些收費按規定,必須載明在基金公開說明書中的「費用與開支」項下,投資人如果沒有仔細閱讀,就容易忽略。
經營和行政開支,是指基金公司普通經營開支,包括基金及投資所需要的費用(如印花稅、稅項、經紀費、匯兌開支等),國內部分基金公司會將這些費用與保管費合併計算,也有從基金資產中直接扣除的。
至於績效費用,通常是指基金年度報酬率優於指標(Benchmark)時,另外再收取超越指標的報酬,這種概念類似避險基金,目前國內少數的海外基金有此設計。
買基金不想被看不見的成本吃掉報酬率,投資人除了要了解各項費用外,一定要詳閱基金說明書收費標準,才不會在基金贖回時發生爭議。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基金和連動債是近年財富管理業務最熱門產品,但許多投資人拿到對帳單時,還是搞不清楚各種手續費是怎麼扣的,這些手續費是「隱藏成本」,有可能吃掉一些投資報酬率。
連動債產品是「零息債券」,連結到各類投資標的。連動債「選擇權」投資對象,又粗分三大類:連結利率、連結匯率、連結股票指數,例如連結歐股、港股等。
在收費方面,連動債一開始收一筆1到3%的申購手續費,另外還要收「信託管理費」;銀行多半第2年才開始收,費率約千分之2,投資期間,每年都要收。
發行連動債者,多是國外投資銀行,另外還有保證機構,這些外商機構還要收「通路服務費」,約為投資金額的1%到8%不等。
連動債還有所謂的行政、管理、投資收費,這些費用也是由投資機構收取,而且是從「淨值(NAV)中」直接扣除。雖然金管會要求,銷售連動債的各銀行及保險公司,要確實告知客戶這些雜七雜八的附加費用率,但有些金融機構還是無法充分揭露,到底這些費用,會扣掉多少淨值?
至於購買基金,也至少要收申購手續費、管理及保管費。如果是B股基金,手續費從「前置」改「後收」,一樣要收費。現在也有些基金會限制投資年期,在期限前提前贖回,要收一筆提前贖回手續費。
另外,部分投資基金和連動債產品面臨的成本黑洞,還有所謂的「現金回扣」。由於部分連動債和基金都是海外生產、中間機構包銷、再交由銀行或基金公司銷售,業界一直傳言,部分機構之間因為業務競爭,有頗為複雜的「回扣」機制。
據了解,市場的確有部分中間機構為爭取更多銷售端賣產品,大量向銷售單位「回吐」基金申購手續費及投資銀行回扣,問題是如果可以大量現金回扣,是不是代表一開始,這些機構就向消費者收取了太多的費用?但這一直是業者不願揭露的收費黑洞。
難怪許多投資機構的高階經理人,自己其實不太買連動債或基金產品,免得被扣掉太多冤枉錢。
【2007/10/24 聯合報】
一般投資人購買基金,最在意申購手續費或轉換手續費,申購手續費按申購次數計算,大約在1.5%到2.5%,不少銀行鼓勵客戶透過網路扣款、交易可享手續費折扣優惠,不少業者近來更祭出零手續費方案,把這部分的成本回饋給投資人。
管理顧問費是付給基金公司管理投資資產的費用,直接在基金資產中扣除,費率約0.5%到1.5%;而保管費則是給保管銀行的收入,費率約0.2%,隨各家銀行政策的不同,費率也有差異,管理費與保管費都屬於內含的費用,會直接從淨值扣除。
投資人若轉換基金,也會按次另外計費,投資人轉換基金頻繁的話,費用成本自然會增加。
但除了常見的收費外,依法基金公司還可以收取經營和行政開支、交易費用、績效費用,不過這些收費按規定,必須載明在基金公開說明書中的「費用與開支」項下,投資人如果沒有仔細閱讀,就容易忽略。
經營和行政開支,是指基金公司普通經營開支,包括基金及投資所需要的費用(如印花稅、稅項、經紀費、匯兌開支等),國內部分基金公司會將這些費用與保管費合併計算,也有從基金資產中直接扣除的。
至於績效費用,通常是指基金年度報酬率優於指標(Benchmark)時,另外再收取超越指標的報酬,這種概念類似避險基金,目前國內少數的海外基金有此設計。
買基金不想被看不見的成本吃掉報酬率,投資人除了要了解各項費用外,一定要詳閱基金說明書收費標準,才不會在基金贖回時發生爭議。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基金和連動債是近年財富管理業務最熱門產品,但許多投資人拿到對帳單時,還是搞不清楚各種手續費是怎麼扣的,這些手續費是「隱藏成本」,有可能吃掉一些投資報酬率。
連動債產品是「零息債券」,連結到各類投資標的。連動債「選擇權」投資對象,又粗分三大類:連結利率、連結匯率、連結股票指數,例如連結歐股、港股等。
在收費方面,連動債一開始收一筆1到3%的申購手續費,另外還要收「信託管理費」;銀行多半第2年才開始收,費率約千分之2,投資期間,每年都要收。
發行連動債者,多是國外投資銀行,另外還有保證機構,這些外商機構還要收「通路服務費」,約為投資金額的1%到8%不等。
連動債還有所謂的行政、管理、投資收費,這些費用也是由投資機構收取,而且是從「淨值(NAV)中」直接扣除。雖然金管會要求,銷售連動債的各銀行及保險公司,要確實告知客戶這些雜七雜八的附加費用率,但有些金融機構還是無法充分揭露,到底這些費用,會扣掉多少淨值?
至於購買基金,也至少要收申購手續費、管理及保管費。如果是B股基金,手續費從「前置」改「後收」,一樣要收費。現在也有些基金會限制投資年期,在期限前提前贖回,要收一筆提前贖回手續費。
另外,部分投資基金和連動債產品面臨的成本黑洞,還有所謂的「現金回扣」。由於部分連動債和基金都是海外生產、中間機構包銷、再交由銀行或基金公司銷售,業界一直傳言,部分機構之間因為業務競爭,有頗為複雜的「回扣」機制。
據了解,市場的確有部分中間機構為爭取更多銷售端賣產品,大量向銷售單位「回吐」基金申購手續費及投資銀行回扣,問題是如果可以大量現金回扣,是不是代表一開始,這些機構就向消費者收取了太多的費用?但這一直是業者不願揭露的收費黑洞。
難怪許多投資機構的高階經理人,自己其實不太買連動債或基金產品,免得被扣掉太多冤枉錢。
【2007/10/2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