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實驗室11:抬不起頭的資優班學生
於竹北實習學校的結業式當天,上午是陪伴導師班學生的最後早晨,下午則是全校老師們的特教研習,研習主題為:與資優生的情緒對話,由台師大于曉平教授講授,三個小時的研習,內容紮實且豐富,不僅讓我以老師的身份對資優學生有更多了解,也使我更認識自己。
一、極其弔詭的國中資優時期
我國中時是資優班的學生,但我們不是集結成一班,而是採「抽離式」的上課模式,也就是只有在我的資優科目國文和英文課程時,會進到資優班級上課,其他時候都是於原班級和其他同學一起上課。記得那時候的資優班課程設計,是讓我們先修高中的文科內容,也會探討經典文學作品、詩詞歌曲,以訓練我們比較深層、未觸碰到的語文能力,並以團體形式製作小論文,以培養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及組織架構能力。
但弔詭的是,我的考試表現能力並不出色。在我的原班級內,還有另外四位資優班的學生:三位數理資優、一位語文資優,他們的學科表現、考試成績,全都比我優異。不管我怎麼努力,好像總是在原地踏步,似乎只有我總是沒有進步,再加上班上其他同學也拚盡全力的努力,我置身在成績競爭非常激烈的班級,常常有種喘不過氣、壓力龐大的感覺。每次段考都在第八名附近的名次徘徊,沒有人考試是為了拿到第八名,尤其那時的我,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非考上竹女不可,因此,我並沒有給自己停下來仔細凝視的機會,反而是不斷的鞭策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前進得更快一點,達到望其項背的可能。
(圖說:用愛心所遮住的部份,為當時一起有考上的同學們,為保護個人隱私,不透露同學們的名字)
我感覺自己如同鄧紫棋〈孤獨〉歌詞所描寫的:「優秀還是沒有為我帶來自由」、「再艱難咬著牙 再累我不流一滴淚 我有著強迫症的意志力 天賦不能浪費」、「我逼著自己心裡面 那渴望愛的小女生 要學會成熟點 有話就說給日記本 終於發現世界再冷 沒有我對自己狠」。那時的我正是對自己最狠心的人,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優秀。
(圖說:截圖自kkbox的歌單介面)
「資優學生的特質:理解能力優異、好奇心高、執著度高、專注度高、觀察敏銳、善用學習策略、樂於接受挑戰、完美主義、不喜歡別人干預、要求公平……等等。」教授在說明的時候,我完全感受到自己很多條件都是符合的,這也讓我非常驚訝,國中階段雖然身處資優班,卻常常懷疑:「自己怎麼會在這裡?」、「我真的是資優班的學生嗎?」、「我真的在語文領域有比較好嗎?沒有吧,不然我國文怎麼那麼差?」。
國中階段最詭異的事是,我的成績表現其實不差,但就屬國文領域的成績最無法接受,每次考試都是80分左右,甚至有時候會更低,跟其他科目的成績也有點差距。但,我是語文資優班的欸?我對自己有無限的質疑和責備,雖然我很努力在補救,但遲遲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也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詢問過班導師(國中的班導師為國文老師),也積極找同學詢問問題,更曾在創作坊老師面前流下無助的眼淚,我感受到的是:我怎麼努力都沒有用、是不是應該要放棄國文才對呢?
然而更神奇的事是,最後我會考的國文科成績,竟然拿到A,而且在整個高中時期,國文及作文更成為我所有科目中,最拿手、最容易得高分的科目,甚至還被指派於高三畢業後,和直屬學妹班級分享我面對國文科目考試的經驗。
經歷這段過程,我認為自己做到的是:沒有輕易的放棄、沒有在經歷過那麼多失敗之後決定撒手不管。那時候儘管年紀還很輕,但我覺得自己的潛意識已經有很強烈「自我負責」的概念,因為是我要去考會考、是我想要達到的目標,所以我必須付出這麼多的努力。而這段期間不曾間斷的知識累積及敏感度培養,讓我在未來的日子裡,不只對文字形式很有意識且善於雕琢,也對國文的相關知識比較敏銳。
二、不只是巧合的大學志願科系
長大後,學習了心理學,我回頭看看國中的自己,才發現原來是一個多麼有毅力、多麼堅持,而且從不被困難擊敗的人,我多麼應該擁抱和誇獎當時支離破碎的自己,並告訴自己:你做得很好,不需要去和別人比較,你真的一直是最棒的。
「資優學生可能對宗教、政治、生命意義等議題,比同儕更感興趣。」教授提供給我們的這個論點使我震懾、愣住了幾秒,在閱讀教授的ppt時,「生命意義」這幾個字的出現使我內心波動,好像有什麼被觸動到了,我在大學所就讀的科系,名為「輔導與諮商學系 學校輔導與諮商組」,那正是為了生命而存在的科系,這一切是巧合嗎?
是什麼讓我走到今天的呢?我對自己又產生了更多好奇。我猜想,可能是自己在國中經驗到的課業挫折及比較壓力,使我早就在潛意識裡想從學科領域掙脫,開始主動尋找生命的意義,為了得到更多答案而得以更貼近生命原意,乃至於一步一步地進入到這個科系,來到了此時此地。
即使是現在的我,很多時候還是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但學習心理諮商讓我與自己更熟識,所以我一直在學習休息,當我了解到休息和工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時,我才能真正放下比較的心態,專心的在自己的世界裡徜徉。
我曾經因為身為資優班的學生而抬不起頭,擁有這個身份,讓我更容易產生壓力,也讓我的努力更容易被忽視,在一群優秀的人之中,我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後來如願就讀竹女,我並沒有考上資優班,在一般班級的成績表現中等,但這並不影響我大學來到自己喜歡的領域、沉浸於自己感興趣的流域之中。可見,一個人最終會成為什麼樣子,無關乎資優或不資優,成績表現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直是自我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才是真正決定個人生命旅程的關鍵因素—願不願意投入、是否接受挑戰、如何迎接突發狀況、是否接受情緒波動、怎麼評價自己,是這些因素,一路引領我們前往屬於自己的嚮往。
我想,我以後就不那麼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了,那兒太狹窄,我們自身的實驗室幅員遼闊,我們都該想想自己為誰而活。
我感受到自己如同IU〈Celebrity〉歌詞中所描繪的:「別忘了你在陰霾中左手畫出的那顆星 看到了嗎 那獨一無二的 是多麼美麗 You are my celebrity」、「徬徨也沒關係 期望最終你能露出笑容」,我現在能比較有信心的對自己說:「你不是古怪的人,而是像星星一樣的人」(取自:〈Celebrity〉創作理念)
當孩子順利貼上「資優生」的標籤後,真正的難題與考驗才剛要開始。
這個月的星河實驗室專欄文章,子瑜以曾經是資優生過來人的身份,坦言:「我曾經因為身為資優班的學生而抬不起頭,擁有這個身份,讓我更容易產生壓力,也讓我的努力更容易被忽視,在一群優秀的人之中,我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倏地想起這波Omicron疫情尚未猛烈大爆發的三月,創作坊孩子家萱來訪,她今年剛考上台大哲學系,問她進入台大後最深刻的印象,她頗是無奈地回答:「在校園裡,幾乎每天都聽得到救護車穿梭往返的聲音……」乍聞這樣的校園環境音,令人不勝唏噓……
撕下資優生的沉重標籤後,子瑜回顧這些年來的學生生涯,她有了珍貴的發現:
「是什麼讓我走到今天的呢?我對自己又產生了更多好奇。我猜想,可能是自己在國中經驗到的課業挫折及比較壓力,使我早就在潛意識裡想從學科領域掙脫,開始主動尋找生命的意義,為了得到更多答案而得以更貼近生命原意,乃至於一步一步地進入到這個科系,來到了此時此地。
即使是現在的我,很多時候還是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但學習心理諮商讓我與自己更熟識,所以我一直在學習休息,當我了解到休息和工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時,我才能真正放下比較的心態,專心的在自己的世界裡徜徉。」
可見,是不是資優生已無所謂,重要的是,找到一條自己喜歡且願意付出的夢想之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