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實驗室12:為生命而存在的系館
一、 疫情的影響
朋友儒:「我覺得系館已經不屬於我們了。」
我:「喔,對阿……」
我:「不對阿,系館屬於每一個為生命付出的人。」
今年三月初,因為加科教師證的相關行政流程,我從新竹跑回彰化一趟,也和大學同學約了聚餐。畢業後的時光洪流裡,我們馬不停蹄的準備教檢考試,通過考試後開始在各國高中進行教育實習;實習結束,我們又著手開始準備教師甄試。一系列令人無法喘息的行程安排,回彰化一趟讓我稍微能大口享受呼吸和自由。
處理完一堆令我覺得很麻煩的行政手續後,和朋友儒坐在以前大學時期自己很愛吃的早午餐店裡,等候著店家為我們送上午餐的同時,和儒談論著最近各自的忙碌;由於儒在畢業之後,繼續待在彰化備考教甄,因此有更多的機會走入我們的大學校園內,這也讓她揣著不少的惆悵。
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這一屆的大四下學期,從五月左右開始停止實體授課,所有課程報告、小組討論都延期或不舉行,系學會、系上營隊的所有規劃停擺,可說是造成不小的衝擊;除了原定於六月舉行的教檢考試延期到七月之外,我們也未能參與自己的實體畢業典禮,這對我們而言,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學生時期的畢業典禮,因而更加覺得萬分可惜。
二、系館的改變
沒能完整道別,讓我們的心裡多了一份無奈和感慨。這次回到校園內處理行政流程之前,我先回到系館進行一些資料上的處理;踏入系館之時,馬上就能發現走廊上多了一些對思覺失調疾病介紹的大海報,再往裡面走一點,我看見一樓三間教室的門,都裝上了白色的防蚊紗窗,我不禁感嘆:「系館怎麼變那麼多啊!」
走著走著,廊道上全是一些不熟悉的面孔,讓我不禁也有種陌生的感覺,這裡明明是我過去四年幾乎全天候報到的地方,如今卻因為在校生及建築的物換星移而使我感到不安。
「欸?是子瑜嗎?」我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喊出我的名字,「今天怎麼會回來?」原來是大四時個別諮商課程的助教姊姊,那時正好是碩班課程的中堂休息時間,助教姊姊在走廊上和她的幾個同學站在一起。
見到認識的人,熟悉的感覺也逐漸回到我身上,跟姊姊攀談的很愉快,聊到了一些以前大四上課畫面,也聊到我以前因為接手的個案複雜,總是扒著她問東問西的場景,沒想到這一切居然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我也已經畢業一年了。助教姊姊現在依然擔任大四學弟妹們同一堂課、同一位教授的助教,這堂課非常不輕鬆,不僅要到外校接國中個案,還要定期的進行團體督導及同儕督導,並繳交每次的個案紀錄、督導紀錄……
回憶起自己以前經歷過的辛苦,趕在記憶尚未消退之前,和同學一起坐在102前回想從前(註一)打紀錄、討論細節的模樣,好不認真、好不可愛!
後來,在103(註一)碰上幾個認識的大四學弟妹,以及大學家族中的直屬大三學妹;在談天之中發現,大四的學弟妹正處於我以前體驗過的水深火熱當中:教案生不出來、個案紀錄打不完、團體方案打掉重練、三級個案搞不清楚,也發現原來系主任換人了、系館最近也在系學會的爭取之下,會廣設充電插座供大家使用……。這些皆使我感受到系上如故、仍然有那麼多人為了個案及生命在努力之外,也感受到系館其實越來越好、系上越來越能替學生著想,我為系上及學弟妹感到開心。
三、從前的足跡
踏出系館後的我們,在早午餐店天南地北的聊著,儒說自己會避諱走進系館,因為會有太多感觸、一直在懷念以前的生活;其實自己也是念舊的人,每次回到系館也總是百感交集,當儒說感覺系館不再屬於我們的時候,也有感覺到失落,好像自己已經不再屬於這裡。
然而,想一想自己曾經在系館所做過的一切:慶生、討論報告、不舒服的在會辦躺著、去系辦借東西/借教室、辦營隊、成為系學會的一員、讀書、製作場佈、開會檢討、主導啦啦隊比賽、上台報告/試教、練習個別/團體諮商、上課、吃飯……等等,其實系館有好多好多我們留下的印記。系館這棟四層樓的建築並不會隨著我們的畢業而消失,那我們曾經在這棟樓裡面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抹滅呢?是這些想法促使我對儒說出了「系館屬於每一個為生命付出的人」這句話,我們都是為了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而熱烈的人。
系圖、會辦、階梯教室、中庭、輔演廳、會議室、101、102、103、201、202、系辦、2樓團諮室、2樓個諮室、3樓研究所教室、3樓測驗教室、401、402、偶爾有契機進去一下的教授們的研究室,比起正門更習慣側門的進進出出,別忘了還有我賴以維生的電梯。
說來特別,別系的系館每到下午五點,都會準時關閉,然而我們系館,是全天候24小時開放給系上師生使用的,不管任何時間,都會有人在系館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一個接個一個的方案、一個接著一個的報告,是系館永遠燈火通明的原因,甚至教授們也都在各自的研究室待到深夜。有時會碰到老師說預祝我們考試順利,有時會碰到學弟妹來詢問經驗,有時會碰到別組的同學也來討論報告,有時會碰到學長姊於是閒聊兩句,系館實實在在的存放著我許多美好及痛苦的回憶,我捨不得系館的同時,也是捨不得發生在這裡的足跡。
原來,歡聲笑語和撕心裂肺苦痛,都如繞梁之音。
四、現在的步伐
已經畢業超過一年了,其實沒有比大學時期的自己成熟多少,身邊沒有系上同學讓我感覺孤單,為了考試埋首在各式學派及書籍當中也令我感到厭煩。
每當我坐在書桌前抬頭一看,會看到同學芫送給我的貼紙,上面寫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這對我而言是很大的慰藉,畢業後的日子沒人知曉會長什麼樣子,也會因為比較而感到焦急不安、徬徨無力。但相信總有一天,我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吧。在自己的時區裡,有一個很子瑜的生活模式及型態,是我期待的。
系館帶給我的收穫,遠超出我的想像,當我捲著一生的塵腐,在這棟建築裡的人卻帶給我希望和柔軟,始料未及的接納了我這個人;這裡有雨有陽光,每一段故事、每個折射的角度都恰到好處,所以我們的笑聲哭聲也都不顯突兀、總是有人接得住;共同待在系館的那些數不清的日子,哭笑都得宜。
系館是一個讓我很自在的地方,裝載著好多好多回憶,是我在彰化最熟悉駐足也願意駐足的渴望,不管做什麼事情或只是待著,系館如實如故的不排斥任何人、任何事物,無論是認真的正經或是荒唐的不正經,系館都容納了也這樣接受,而我也把這些畫面都打包回家了。謝謝你們。
註一:系上教室名稱,以一樓101、102、103,二樓201、202來命名
下一篇:星河實驗室13:我的暗格秘密
時逢六月,除了台北市之外,全國高中以下學校正邁入第三個星期的線上課程。想起去年此時,三級警戒下,全國學校全面執行遠距教學,連畢業典禮也一起在線上舉行,「星河實驗室」專欄作者子瑜也是在線上完成畢業的大學生之一。
今年畢業季節再次到來,無論典禮將以線上或實體開展,離開的儀式感,總帶來濃烈的感傷,甚至還會逐漸覺得自己不再屬於校園,子瑜也曾有過這樣複雜的感受,但她選擇相信:
「然而,想一想自己曾經在系館所做過的一切:慶生、討論報告、不舒服的在會辦躺著、去系辦借東西/借教室、辦營隊、成為系學會的一員、讀書、製作場佈、開會檢討、主導啦啦隊比賽、上台報告/試教、練習個別/團體諮商、上課、吃飯……等等,其實系館有好多好多我們留下的印記。系館這棟四層樓的建築並不會隨著我們的畢業而消失,那我們曾經在這棟樓裡面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抹滅呢?是這些想法促使我對儒說出了『系館屬於每一個為生命付出』的這句話,我們都是為了自己及他人的生命而熱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