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 14:08:04阿立老師

為什麼老師和家長不該當「臉友」?

為什麼老師和家長不該當「臉友」?

·     2012-10       親子天下雜誌39      作者:陳念怡

美國《今日》網站報導,新學期甫始,許多老師遇到的困擾是:該不該和家長結為臉書好友?今年度起,美國許多學區制定明確的社交網站規範,禁止老師和學生私下用臉書互動,以防堵不當的師生關係。最近,親師是否應該結為臉友,也成了許多媒體關注的議題。

良性的親師關係,是孩子成長學習的重要支柱。然而,專家主張,老師和父母應在教室外的世界保持距離,尤其是在網路上。教育諮商師吉兒.黎曼警告,當家長和老師在臉書國把對方互加為好友時,通常不會有好下場。由於社群網站存在隱私漏洞問題,有愈來愈多的學生和家長,從老師的臉書取得不宜公開的資訊。

阿肯色大學溝通學院教授麗莎.科瑞根也認為,老師要盡好專業的角色,而臉書這類的社交網站並不是合宜的場域。老師要表明態度,讓家長明白臉書並不是親師溝通的有效工具,「要和家長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但前提是,不和家長在臉書上交朋友,而是坐下來面對面討論。」

信任是親師合作的基石。身兼心理治療師與親職專家的安德拉.奈爾規勸家長,不該和老師結為臉友的原因是,一旦揭露原本沒有預期的真實面,例如老師張貼了某些照片或個人訊息,就有可能導致家長失去對老師的信任。

帶班多年,每回帶到新的班級,都希望能和這些新的家長達成一個共識我們親師之間是「教育合夥人」的關係。應該彼此攜手合作,著眼於孩子的成長,而非始終處於緊張的對峙氣氛中。

孩子就像嫩綠的幼苗,應該在自由的空氣、和煦的陽光、與充滿著愛的環境長大。在親師之間和諧的氣氛中,在親師共同溫柔的堅持下,孩子的行為問題才能有效得到改善。

因此,為了讓孩子能在規律的環境中,朝著更好的自我而成長著,我希望能和爸媽們訂下這十個愛的約定⋯⋯

 

1. 請不要用電視或電腦養小孩,不要讓他們隨時都盯著這些3C產品看。除非您想把孩子養成沒有思想、沒有求知欲望的玩偶。

經過高鐵的速食店,店門口坐著一家五口正沉默不語的吃著晚餐。而他們的小兒子就在人來人往的速食店門口,大喇喇拿著平板電腦玩起射擊電玩遊戲。

處於3C產品爆炸的年代,這畫面隨處可見。很多爸媽覺得讓孩子看看電視卡通、玩一下平板電腦又無妨,畢竟孩子可以暫時安靜一陣子,而大人們也可以稍微獲得喘息的機會。然而這問題應該是:現在我們讓孩子多沉迷一分鐘電玩,也就會讓他們與真實世界少了一分鐘的接觸;同時,也會增加未來孩子因網路成癮而引發親子戰爭的問題。

我家蘇小妹才兩歲半,現在已經是智慧型手機達人了,不管是滑手機、開鍵盤鎖、拍照、找影片……她樣樣拿手;她會自己打開電視電源,告訴我們哪台卡通台的節目比較好看。小小年紀的她,讓我們見識到3C產品強大的誘惑力。

我們夫妻倆深刻反省著忙碌工作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於是我們開始彼此約定,要儘量多空出時間來陪孩子。我們把一套又一套的童書搬出來,和她講起天馬行空的故事;每週也陪著她去上音樂教室,滿足她旺盛的求知欲;並且相互約定不可以在餐桌上使用3C產品……一段時間下來,我們發現蘇小妹對於3C產品的需求變少了,更多時間裡她在唱歌、在畫畫,在對爸爸媽媽玩著好有創意的扮家家酒遊戲。

當父母的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在待人處世時會有一顆溫暖、和善的心,那麼首先我們就要和孩子一起戒掉對這些3C產品的倚賴;並學習如何在和孩子相處時,進行更多親密的深層對話。

 

2. 家事教育很重要,您愛他就該讓他們分擔家裡的家事,讓他們明白父母維持一個家庭的辛勞。最好,也把他們帶去工作場域瞧瞧!

很多爸媽怕孩子辛苦,只希望孩子乖乖讀書就好,所以許多家事都不願讓孩子碰。但是這種看似愛孩子的做法,其實卻剝奪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反而延後了孩子成熟獨立的時間點。

和孩子一起做家事,是一段很棒的親子互動時間。我很建議爸媽和孩子一起在家中做糕餅點心,除了有動手操作的機會,也可以讓他們動一動手部的小肌肉;同時也能培養孩子專注力與耐心;在食材調配過程中,更是數學能力應用在生活中最好的練習。

大人們在辛苦工作時,也應該讓孩子親眼見識,甚至讓他們一起來幫忙。我班上有孩子家中開修車廠,四年級起他就開始幫忙修車;晚上父母工作忙碌,他自己會去廚房煮好晚餐讓全家人享用。這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十分沉穩懂事,看待事物也比其他孩子更為豁達、充滿感恩心。

然而,我也有另外一位孩子,他的爸媽都在工地裡打工,每天工作機會相當不穩定,但是爸媽堅持「留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環境」。然而爸媽這樣的心意,卻造成這孩子一天到晚出手闊氣、下課後四處遊蕩、作業不想寫就用欺騙的方式來混過每一天。

愛孩子,就不應該大人們自己辛苦、而讓孩子獨自享福;愛孩子,就不應該怕麻煩而自己做完所有的事;愛孩子,就應該不讓他們有畏苦怕難的逃避機會,這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3. 作業千萬不要讓孩子抄,要讓他自己靠自己的頭腦寫完作業,即使寫錯了也沒有關係。

面對孩子交來的作業,最讓我感到相當困擾的一點,就是有些孩子的作業總是用抄的。

我有一位家長很有意思,當我委婉的指出「孩子的作業全都是用抄的,希望爸媽能幫忙協助孩子改過這個習慣」時,這位媽媽就會大吐苦水的說:「老師你不知道啦,我兒子在家裡都不會主動寫作業,逼他寫就要在一旁盯很久……而且有些作業難到連我都看不懂……我只好讓他抄自修啊……

我只好不厭其煩的和這位媽媽溝通:「沒關係,你就把『教』這件事放心的交給我,但是你必須要讓孩子靠自己把功課寫完,不可以再讓他抄作業了,我才知道他不懂的地方究竟在哪裡?……而且一定要讓孩子主動複習當天上課的內容。這方法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發現效果十分驚人……

抄作業畢竟只是手動、眼動的機械式反應,學習效果很難進入到大腦裡。不但會讓「寫作業是為了提升學習成效」的用意大打折扣,長久下來也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與自發性。

 

4. 不愛讀書、行為出現偏差,大多是因為孩子沒有規律的作息。教孩子訂定專屬於他自己的每日學習作息表,溫柔的重建他們的生活作息!

我有幾位不愛寫作業的孩子,他們的理由經常是:因為前一晚跟爸媽的朋友在外面吃飯、喝酒到很晚,所以回家後沒時間寫作業。看著這些孩子臉上委屈的表情,於是責備的話又吞回肚子裡。

很多這類的孩子,剛開始是沒時間寫作業,到後來是因為積欠太多作業、被唸到臭頭了,乾脆懶得寫。孩子需要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這是孩子心性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大人要以身作則,千萬別任意破壞了這些規律。

去年一整年,我們為了培養小姪女規律的生活作息,一起擬定了一張「每日學習作息表」。這張表格洋洋灑灑的列了一大串:什麼時間點小姪女該完成什麼事。不過很快的我們就發現這張作息表問題多多:第一,這張作息表是從我們大人的角度來擬定的,而非孩子心裡想要的作息表;第二,項目太多,時間被切割得太細碎,很難每一項都做完;第三,動作很慢的小姪女,光是寫完學校功課就花了好久時間,如果當天晚上又有英語補習,根本就是三更半夜才能上床睡覺。

所以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這張「每日學習作息表」必須是從孩子的出發點來擬定的,必須和孩子討論過、達成共識後,孩子才會認定這是他自己訂出的作息表,才是比較容易落實的計畫。

作息表訂定好了,務必讓孩子按照計畫執行。剛開始執行總是格外的辛苦,所以父母親的鼓勵與正增強絕對是關鍵。在父母親溫柔的堅持中,時間一拉長,孩子才能將這些表格上的文字,真正內化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5. 寫作很重要,閱讀很重要,算數學也很重要。所以每天要留給孩子一段「自我學習時間」,千萬別把孩子放學後的時間塞得喘不過氣來!

我常在晚上九點多,還看到好多孩子仍身著學校制服、背著書包才剛要回家。我常在想:這些孩子真的快樂嗎?他們真的能達到大人們所預期的成效嗎?

我會在班上留了很多的「自我學習時間」,讓班上孩子們在這段時間內規劃自己的學習素材與進度。我發現當孩子們沉浸在認真學習的氛圍裡時,他們自己都會大嘆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

在家裡,父母們也應該要留給孩子一段「自我學習時間」,讓他們可以寫作、閱讀、算數學、學英語……寫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寫作能夠訓練孩子深層的思考,整合思緒,將語文能力融會貫通;閱讀,能加深、加廣孩子的語文能力,激發創造力;數學,是每天需要投注時間去學習的,得靠孩子每天去和它親近,別人幫不了他們……孩子光只是每天把這些事情做好,就得花去好多的時間,塞進再多的學習他們也負荷不了了。

這讓我想起最近和家中務農的同事聊天,他告訴我他家在平地也可以種出香甜的水蜜桃來。除了品種及栽種技術是獨家祕方外,更重要的要經過「疏枝」的過程:大刀闊斧的摘掉多餘果實,在枝頭上只留下固定數量的果實,如此水蜜桃才能有足夠的空間與營養,長得又大又香甜。

對待我們的孩子,也應該是這樣「疏枝」的態度。我們必須留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他們能夠自由的生長、自在的呼吸。如此,他們才會在適切的時機裡,開出芳香的花朵、結出充滿智慧的果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