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31 13:21:47阿立老師

尋找專心風格,陪他一起做

尋找專心風格,陪他一起做

親子天下特刊    作者:孟瑛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

 

生活在高科技風城的我,最常接到的抱怨,就是自己小孩無法專心學習,或是學校老師覺得專注力有問題的孩子,在班上很難教的諮詢電話。但有一次,在面對小個案諮詢過程中,聽媽媽喋喋不休數落兒子「罄竹難書」的脫線行為,連我都想建議媽媽至少在孩子面前要委婉表達時,脹紅臉的小個案突然脫口而出:「你們大人都這樣啦!你以為我不想專心上課,做個好學生喔!」

小個案說得很對,是啊!誰不想做個專心的乖小孩?然而在現今事事強調速度、立即與未來的流行文化,充滿聲色刺激和鎮日忙碌的生活,點點滴滴都在腐蝕這一代孩子的專注力。偏偏現今爸媽及教師的工作負荷都較以往大,在面對不專注的狀況時,更常會因疲倦而失去耐性,產生惡性循環的失控狀況!若問,「孩子在什麼時候最可愛?」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睡覺的時候!」其實我們真正想說的是:「當我有空的時候!」

在人人都忙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改善這些不只「少一根筋」,而是「只剩一根筋」、缺乏專注力的孩子?現在不論所強調的是激發潛能或是適度調教的教養技巧,其實大多數父母與教師都明白,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獨特氣質。與其忽視或壓抑他的氣質,倒不如運用好的教養技巧去循循善誘,加強他本性良善的一面與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建立自己的學習管道

我們要明白,孩子的專心風格雖是天生,然而專心技巧卻是可教導的,專注力是可以改善的。尤其若能順應孩子先天的專心風格去做專心技巧的指導,必然更能在事半功倍的情形下,協助孩子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管道。難以獨立完成工作,時時需要他人在旁督導,是這些孩子的典型特徵,常惹得家長或老師生活秩序大亂、疲累不堪!其實有些簡單的教養方式,足以讓孩子在專注力上有大改變。在進行這些步驟前,別忘了先跟孩子討論獨立工作的重要性與成就感,給予一定的信任,學會用鼓勵的眼光看孩子跨出屬於自己的每一步。

有時無法放手或要求事事完美,除了累壞大人之外,也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機會。試試以下的小步驟,可能你與孩子都能同時體會獨立與專注的驚喜!

步驟一:尋找與建立專心風格

學習首重專心,其次才是各種學習策略的運用。專心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自己」主導和維護對某件事的專注,他將左右學習效率和成果。我們要順應,而非對抗孩子的專心風格,只要孩子能用他最適合的方法,在不妨礙別人的情形下完成自己的工作,其實我們都應予以支持。在建立屬於孩子自己的專心風格上,我們可以這樣做:

●尋找孩子的專心風格

有些孩子需中規中矩安靜做事;有的孩子則偏好在音樂流瀉的環境中做事。家長若能不堅持自己規定的做事方式,允許孩子嘗試,將有助於孩子自己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專心風格。例如,孩子若能證明聽音樂會讓他工作更有效率,只要他不妨礙別人,家長就應該就受。

●尋找孩子每日最易專心的時刻

有的孩子是在早上,或者剛吃完東西;有的必須身旁沒有其他小朋友,或在享有小小成就感時。選擇對的時機,會使孩子較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家長應客觀觀察、記錄孩子的讀書時間至少兩星期以上,也可由孩子自訂。在建立固定的讀書時間習慣上,家長應儘可能配合孩子的時間表。例如,週一至週五時儘可能不外食,以免回家時間不一致。若放學後另有課輔或才藝學習的孩子,則可因應原有課輔及才藝上課時間,採取固定時間但不固定時段的方法進行。

同時也建議養成每日固定讀書時間的習慣,在時間上應以半小時為標準,再漸次延長,讓原本不習慣專心的孩子,有緩衝調整的空間。再者,若執行遇到瓶頸時,別忘了給孩子緩衝的休息時間。週末假日更應安排固定的休閒時間,最好培養孩子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大量消耗體力,孩子反而更容易專注。不專注的孩子在晨跑後,接著上課的專注性通常會更好,但這卻是一般教師及家長,最容易忽視的。

●尋找孩子專心的管道

喜歡用聽覺學習的孩子——需不斷有口語或其他聽覺提示,講解事情最好能與孩子設定簡短的關鍵字口訣。例如,對做事衝動但適合聽覺理解學習的孩子,可在提示其做事時以「停、想、選、做」四字口訣,提醒孩子在快胡亂下決定前,先停止所有行動,讓自己冷靜想一想並選擇可行的方法,再開始動手做。

喜歡用視覺提示學習的孩子──需要圖形、文字、手勢、肢體動作或其他視覺提示,可與孩子設定固定的圖形、手勢或關鍵字提示,做任何說明時需以肢體動作輔助說明。例如,在孩子書桌上可放置整理盒,標示紅色為「待完成」,藍色為「已完成」,協助其了解尚有多少工作未做完;針對常忘記帶需用物品到校的孩子,家中書桌前可貼:「睡覺前請按聯絡簿整理好書包」,家門的鞋櫃前可貼:「請再確認應帶物品」;在班上可用紅綠燈般大的紅、綠圓形紙板,貼在黑板上,提醒孩子紅燈(紅色圓形紙板)時應保持安靜,綠燈(綠色圓形紙板)時可放鬆或參與討論。

也有些依賴動作演練才能專心的孩子,這時最好能逐步操練或陪他動手做一遍。選擇孩子適合的管道才能使孩子在專心度練習上能事半功倍。

有些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事,會非常專心,其他事則消極抵抗,慢吞吞。此時,教師及家長可先檢視,是否有其他外在因素,引起他消極抵制某些事。例如,對某種教法或管教方式接受度低、畏懼特定對象等,若無前述原因需排除。這時教師及家長則可針對孩子喜歡的方式來設計活動,以提升孩子較不喜好事情上的專心度。例如,孩子喜歡玩遊戲王牌,卻不喜歡算數學的加減乘除,我們可以用算遊戲王牌中的戰鬥力與防禦力方式,來教孩子算加減乘除。

●多讚美孩子的努力

讚美孩子是一門學問。當孩子表現好時,請別只凸顯他的成就,而更應看到過程中他所付出的專心與努力,並藉此讓孩子了解成就與專心中間的關聯性。

步驟二:跟孩子說話的原則:簡單、正向、清楚、可行

孩子有時無法獨立完成工作,可能是大人給的指令太快、太多或過於含糊,造成孩子有問題不知如何開口問,無法獨立完成工作便成常態。只要說慢一點,簡單一點,具體一點,正向一點,並且示範多一點,很多孩子便能學習慢慢獨立完成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多使用「HOW」的句子,少使用「WHY」的句子。針對不同類型的特殊孩子,我們可採用以下策略:

●針對常會伴隨過動現象,易受小事干擾而分心,思想衝動且健忘,厭惡認知學習上需要持續專心、活動的注意力渙散孩子:

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條列式的方式交代工作,並以文字、注音或圖畫,說明如何完成各項工作步驟,讓他依說明步驟執行。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則可給予完整的流程圖,讓他依步驟做事,完成後,再給予鼓勵。一段練習時間後,再慢慢加深工作的難度。

●針對常伴隨退縮與行動遲緩現象,需花很長時間去完成一件很簡單事情的注意力不足孩子:

可把工作簡化成幾個步驟,示範給孩子看後,要求他自行逐步操作一次。每完成一個小步驟均可視情形給予獎勵,同時邊操作邊提示口訣或重點,藉由放聲思考方式,協助其完成工作

訓練常會伴隨疲累與分心現象,做一件事常需分多次完成的注意力短暫孩子,建議將工作分成更小的部分,然後一步一步的完成工作並給予適度休息。例如,將作業分成若干小部分,要求孩子十五分鐘內完成第一部分;若達到目標,則可休息五分鐘,然後再繼續第二部分。

●針對常會伴隨固執行為現象,會在上課或做功課時,只專注自己的固執行為的孩子:

為引起動機、逐步訓練注意力固執的孩子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可將工作中最簡單的部分留給孩子獨立完成,之後逐漸增加他獨立作業的時間。過程中間應注重轉移固執源(指能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卻非合時合地合宜的行為或物品),建立新行為的原則。例如,喜玩衣領的孩子可儘量穿著圓領的衣服以減少其玩衣領的行為;喜亂塗鴉者,可要求雙手放背後上課,或兩手抓握課本讓課本立著。如此,孩子不能用手塗鴉或因課本立著,不易塗鴉,轉而產生專心聽課的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