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泉源(第四篇)心淨則境平 在此做結緣
人的心念,如果執著外境,一直纏繞在周遭的人事物上,則心境上很難跳出束縛;有如「水結成冰」僵住了,不易通暢。這樣的情境。很自然由生活周遭反應出來,很難展現佛的歡喜心。
壇經云:「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彼岸。」修行者面對塵緣諸境,如果不能把心靜下來,就容易被外來困擾將理智給蒙蔽了。唯有打開智慧,識透真假、遠離人我是非,才能處事無礙。
佛經有云:「欲修正道,當滅嗔恨,清涼心境,遠離凡塵。」
◎要知道,嗔恨與嫉妒會障礙心性光明慧性的成長,為眾生六道輪迴主因。
◎修行要多反省自己、檢點自己的錯誤,少去責備他人,自然遠離怨恨、不平。要能心平氣和才能「受考而不考,受魔而不魔。」
想想看初踏入道場時,接受佛法教育,對所發的渡人度己的弘願能信受奉行,此莊嚴心志是那麼的信心堅定、無怨無悔,無善惡、是非、對待,對外在順逆環境更是不染不著。
難怪勝賢常言:「修道如初志,成佛便有餘。」初志代表清靜、無為、力行,一個修行者的成功,要靠一顆真實且清境無為的心,無所求、無所得的心,才能發菩薩心,而力行菩薩道。所以保持初發心堅持自己理念,修行才能始終如一。
聖人云:「凡塵的考場中,考驗我們面對這形形色色的世間,我們的心是否清靜?能否辨別真假?能否不為塵所動。」
凡人生活在道中─但不知「道」為何物?任其生老病死而無奈。
聖人生活在道中─能看穿生死大事而平凡。
而現今修行者,為何愈修愈糊塗、愈沒信心、愈無力感?甚至隨順逆環境而流入塵世之中,連道心都淪喪的地步?簡言之「你的初發心動搖,理念不正確、為情所困、遇難退縮、遇考退至、內德不培。」
◎雖然學佛難免會遇到困難與障礙,但這都不是外來的,而是「內心的迷障」,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困住自己。
➀明知忘心、雜念不可有,偏偏任其來去。
➁明知情慾為障道物,偏偏箭在弦上一發不可收拾。
➂明知要堅守道心固守本位,偏偏往火坑跳。
要知道心中明鏡不清境,外表裝飾得多麼灑脫、高貴、殊勝,對心性一點助益也沒有。
修行要謹慎自己的心念,當知:心是易放難收、易收難控,心是「難收、難控」啊!它是讓眾生輪迴六道的主因,要掌控好。
經云:「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枉然。」
◎修道常言:把心靜來,才不會陷入考驗漩渦中。止念即是當妄念來了,隨它來,不必刻意去壓制它,只要不隨它去即可。所謂:「起心欲息妄,心起妄更煩」。意指:任你白雲千萬朵,到頭依舊是青天。不去理它,久而久之它就不來了。
◎故「止念」才能解脫過去自我束縛、自我愚昧、自我執著,而順服於自心的明見。
想想現今道場上為何人事、是非一大推,聚在一起講道理的少,講人長、說人短,比比皆是。道場的莊嚴何在?殊勝何在?
而事實上,這都是道場教育問題,沒有從踏入道門就加強修行者的素養做起。教導的只是如何渡人有三分功、如何開荒佈道、如何學習成唯一個人才或講師。這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藉有為法來修無為法,讓心性一片光明,才不會產生愩高自大、傲慢、不服、不滿等習性毛病。
聖賢云:「你的心不平,人事物當然就不平,不平就不安,修道修什麼?其實道不用修,只要心安理得,歡喜圓滿即可。」
◎人生過程,歡喜與痛苦,只在於轉念間,執著什麼?執著得與失,你就永遠在煩惱中。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意指:人若缺少仁德之心,即使外表再多的禮節來約束,也沒有用,唯有去除心中雜物,把心靜下來修行才能無阻礙。
◎用人心、複雜的心去處事,愈弄是愈糟,唯有清淨道心,才能於修辦過程平順無阻。
◎量小如蟻穴,別人的一句話都容不下,心智易受流言顛倒,那有餘力從事更遠大的聖業呢?
「想想一個五十人的道場,有五十條的心,每人心思各有不同,怎麼同舟共濟、共辦聖業呢?」個人的心都不能大同,更何況人人心能大同嗎?唯有一心無二心此即為─真道心、真良心、無善、無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