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3 11:42:25
金芸龍(吉祥芸龍)
心性泉源(第三篇)突破心靈障礙 在此做結緣
修道修心,這是眾所皆知之事,但是有幾人能真正去體悟?修行一路走來,無論修道時間的長短,或對道場的付出與用心,甚至國內外開荒,為何其結果與未修道的凡夫俗子無異?請問脾氣改了嗎?心量大了嗎?計較不平去除了嗎?如果這些都沒有改,不是「整叢好好」?想想花一生時間致力於修行,其結果卻回到原點,值得嗎?
俗話說得好:「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今天我們修行,若不修入根,滅時輪迴又再生,故要『斬念頭、斷業根』才是根本之道。
當今修行者錯將佛法當成一門學問再研究,而不明心性,要知道真理無形無相、無邊無際,若以凡人的心眼來測度真理,屬實不容易;若想洞悉真理是什麼,唯有先洞悉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如果內心無心物,只有真誠菩薩心,則無須再突破或超越。
踏入修行之路,首先要把不應該有的忘心放下,保持清靜的心,有清靜的心,才能體悟清靜的佛法,才有「至誠的心」。何謂至誠:「誠者無物,放下一切人心執著,往內尋找自性,當心中無執著,才能有一顆至誠之心。」
所以孟子云:「學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也就是放下你的俗是、執著、煩惱、罣礙。想想諸位來到佛堂,煩惱罣礙都放不下、俗事一大堆,能悟入道理嗎?能顯出清淨的道心嗎?自己不明理,眾生焉能明理?
修行者在修辦歷程中所面臨「層層關卡、節節的瓶頸」,這正是每個人昇降的關鍵,只要能時時自我省察,就能面對一切迷思與障礙。當遇瓶頸時,把心平靜下來,用智慧看清它,你會發現它只不過是個過程,而不是難關。
套句道場術語:「借假修真」,藉外在人事物的磨鍊,我們內在心性才能不斷的成長。故修行若能以平常心看待,這些逆境也將成為你修道的增上緣。
佛家云:「修道心要寬圓,才懂得心念轉化,把煩惱轉化成菩提,菩提轉為佛的智慧,善用它,煩惱亦成菩提。」
◎眾生各有不同的習性,很難接納,但一個心量寬廣有智慧的修行者,不但能接納這個、也能接納那個,人人接納、處處皆納,這才是真正菩薩的心量。
◎當我們身陷逆境、瓶頸當中,心在苦難時,總是想盡辦法找出病因,但是愈找是愈不清楚,愈找是離『清靜』愈遠。唯有─「轉念,放下才能幫助自心解脫。」
修行原本是件簡單的事,但由於每個人常私心用事,以自己的心思去論斷週遭人事物,讓原本是件簡單的事,卻愈弄愈糊塗、愈複雜。修行當知把複雜化為簡單即是真智慧。
故學佛就是學習「簡單心」,簡單的心即是「無心」。也就是無是非、無取捨、無造作、無聖無凡、清淨不受污染的本心。
馬祖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謂污染?➀有生死心➁刻意的心➂分別的心。今天我們修行並非刻意要得到什麼、成就什麼?相反的是要捨棄什麼、放下什麼?
◎要知道:兩點之間以直線最短,所以人生的道路「愈簡單、愈簡樸,愈好走。」因為怕無明、煩惱、污染了你的心性。
◎佛法是一種實證的功夫,而非口說的佛法,故坎坷複雜的心路中,要把它修得平整簡單,在簡單中才能生出妙智慧,此歷千古而不變。
佛經云:「善惡、是非、對待,都看不見、聽不到、感覺不出來,是修行上乘境界。」
◎一個修行者,心量大,心中無物,怎會看得到世間塵緣物慾?有怎會看得到人事的是非對錯?其實不是看不到,而是不執、不著、不染罷了。
◎以寬恕包容的心去善待眾生,真正達到天下無我不可原諒之人。
聖人云:「持平常心修真道,放下一顆執著的心。」
◎常言道:「刻意求好不落好」,有時往往適得其反,學道之人欲求真佛法,切莫心上著一物。
◎佛法最可貴是─它指出了「煩惱痛苦」,而這些煩惱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執著的心,把心清淨了,用簡單的心去面對周遭,變和蓮花一樣,不執外相之人才能真正解脫。
◎因此內心深處所起的無明與掙扎、不平與動念,都要學會放下,以不動的心─來化解順逆環境,以大海容物的心胸─來包容一切是非與過錯,時時省察內心身處,不留任何雜念,你的心靈才能真正的突破,真正的超越。
心平則氣舒
心寬則量宏
心純則靈清
心通則理明
俗話說得好:「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今天我們修行,若不修入根,滅時輪迴又再生,故要『斬念頭、斷業根』才是根本之道。
當今修行者錯將佛法當成一門學問再研究,而不明心性,要知道真理無形無相、無邊無際,若以凡人的心眼來測度真理,屬實不容易;若想洞悉真理是什麼,唯有先洞悉自己的內心有什麼?如果內心無心物,只有真誠菩薩心,則無須再突破或超越。
踏入修行之路,首先要把不應該有的忘心放下,保持清靜的心,有清靜的心,才能體悟清靜的佛法,才有「至誠的心」。何謂至誠:「誠者無物,放下一切人心執著,往內尋找自性,當心中無執著,才能有一顆至誠之心。」
所以孟子云:「學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也就是放下你的俗是、執著、煩惱、罣礙。想想諸位來到佛堂,煩惱罣礙都放不下、俗事一大堆,能悟入道理嗎?能顯出清淨的道心嗎?自己不明理,眾生焉能明理?
修行者在修辦歷程中所面臨「層層關卡、節節的瓶頸」,這正是每個人昇降的關鍵,只要能時時自我省察,就能面對一切迷思與障礙。當遇瓶頸時,把心平靜下來,用智慧看清它,你會發現它只不過是個過程,而不是難關。
套句道場術語:「借假修真」,藉外在人事物的磨鍊,我們內在心性才能不斷的成長。故修行若能以平常心看待,這些逆境也將成為你修道的增上緣。
佛家云:「修道心要寬圓,才懂得心念轉化,把煩惱轉化成菩提,菩提轉為佛的智慧,善用它,煩惱亦成菩提。」
◎眾生各有不同的習性,很難接納,但一個心量寬廣有智慧的修行者,不但能接納這個、也能接納那個,人人接納、處處皆納,這才是真正菩薩的心量。
◎當我們身陷逆境、瓶頸當中,心在苦難時,總是想盡辦法找出病因,但是愈找是愈不清楚,愈找是離『清靜』愈遠。唯有─「轉念,放下才能幫助自心解脫。」
修行原本是件簡單的事,但由於每個人常私心用事,以自己的心思去論斷週遭人事物,讓原本是件簡單的事,卻愈弄愈糊塗、愈複雜。修行當知把複雜化為簡單即是真智慧。
故學佛就是學習「簡單心」,簡單的心即是「無心」。也就是無是非、無取捨、無造作、無聖無凡、清淨不受污染的本心。
馬祖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謂污染?➀有生死心➁刻意的心➂分別的心。今天我們修行並非刻意要得到什麼、成就什麼?相反的是要捨棄什麼、放下什麼?
◎要知道:兩點之間以直線最短,所以人生的道路「愈簡單、愈簡樸,愈好走。」因為怕無明、煩惱、污染了你的心性。
◎佛法是一種實證的功夫,而非口說的佛法,故坎坷複雜的心路中,要把它修得平整簡單,在簡單中才能生出妙智慧,此歷千古而不變。
佛經云:「善惡、是非、對待,都看不見、聽不到、感覺不出來,是修行上乘境界。」
◎一個修行者,心量大,心中無物,怎會看得到世間塵緣物慾?有怎會看得到人事的是非對錯?其實不是看不到,而是不執、不著、不染罷了。
◎以寬恕包容的心去善待眾生,真正達到天下無我不可原諒之人。
聖人云:「持平常心修真道,放下一顆執著的心。」
◎常言道:「刻意求好不落好」,有時往往適得其反,學道之人欲求真佛法,切莫心上著一物。
◎佛法最可貴是─它指出了「煩惱痛苦」,而這些煩惱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執著的心,把心清淨了,用簡單的心去面對周遭,變和蓮花一樣,不執外相之人才能真正解脫。
◎因此內心深處所起的無明與掙扎、不平與動念,都要學會放下,以不動的心─來化解順逆環境,以大海容物的心胸─來包容一切是非與過錯,時時省察內心身處,不留任何雜念,你的心靈才能真正的突破,真正的超越。
心平則氣舒
心寬則量宏
心純則靈清
心通則理明
感恩你的好文章,借用你的文章
發表感言‧謝謝你
感恩惜福... 2011-01-13 15: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