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8 09:48:11Joe
哲諮思考題
個案說明
小華與小真是男女朋友,小華是電腦工程師,月入十萬;小真是敗金女,不事生產卻喜歡過優渥的生活。小華認識小真後,為了表示自己的真愛與討好女朋友,經常出入高級餐廳,名車代步,名牌朗朗上口、也一一搜購。終於入不敷出舉債度日,成為標準的卡奴。
一日小華遇到兩個昔日同窗好友,一個在做水電,另一個是上班族,他們兩人的薪水加起來沒有小華多,可是卻活得快樂而自在。這點令阿華不解:他們錢賺那麼少,會有快樂的日子嗎?還有,小真常常說,如果你愛我就買名牌給我,「愛」好辛苦歐。如今百萬卡債纏身,該怎麼辦?兼差可以解決問題嗎?
問題探討與價值澄清
一、何謂真愛,「愛」要如何表示?
1、中國的莊子有此一說:
你可以想像莊子的自然之道提供現代人愛情的對治方法嗎?中國人的智慧並不比西方的心理學、哲學差呀!
我們愛情的發生到底根源於什麼?美貌還是才氣?莊子說:「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德充符>。我們不是愛一個美麗的軀體,而是超越形貌真心去愛他的心靈。
愛情的存有該如何掌握?「意有所至愛有所亡」<人間世>愛不是綑索,而是活水,可以養活彼此。相愛之道無它,忘我也:「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至樂>,愛的標準在哪裡?何以有人說「你的愛讓我感到很痛苦」,究其原因就是「己養養鳥也」。
「形莫就若,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人間世>愛他/她就是走進對方的心靈。更有甚者,一起追求靈性的成長。
2、西方哲學觀點:
(1)從亞里斯多德的理則學來看愛情,愛情有「同一律」—愛就是愛,不能由恨來代替;「矛盾律」--愛與恨是矛盾的,恨就是不愛,愛與不愛也是矛盾的;「排中律」--愛與恨不可能同時存在。
(2)愛情的形上學:愛情如何存有?以性或利或其它方式?
(3)愛情的知識論:何者為真愛?要如何做才可以得到真愛?靠理性還是感性?
(4)愛情的倫理學—從倫理學可以論斷愛情的對錯嗎?其標準又是什麼?
3、西方哲人如是說
(1) 亞里斯多德說,幸福本身就是最後目的的善,而善來自於德行,好的德行來自於習慣。如果,愛情的本身就是為了要幸福,那麼好的德行非常重要,德行需要人們有智慧去判斷是非善惡,何者當為,何者該拒絕。
(2)就Karol Wojtyla的愛情倫理觀,提出人在宇宙的地位是極高的,因為人是「位格」,具有理智與意志的自由,可以認識真理,有能力選擇自己的行為與目標。
感情的本身雖然不是理智之物,但理性可以推動感情的應用。因此,成熟的愛有兩個條件:一為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一個善;二為我要成全你。所以愛是經過選擇與驗證的,選擇乃出於自由的意志, 以此之故,愛,是責任、義務與溝通尊重。
4、小結:
馬賽爾(Gabriel Marcel)說:「去愛一個人,就等於對他說:你永遠不會死。」在馬賽爾的觀點裡,凡間之人去熱愛一個人,在深愛中感受到自身的易逝;愛之誠摯經常背負著死亡的陰影,愛之狂喜也往往伴隨著傷逝的暗潮。騷人墨客談愛,充滿了狂喜與哀嘆;哲人智者談愛,分別了上升(精神)與下降(肉欲)的道路。而精神的愛常常讓我們想起柏拉圖,似乎柏拉圖一直佔據愛情的星空,當你回首,必見它閃爍的皎潔,讓我們對情愛導出至高的神聖感。
愛的力量是偉大,所以小華甘冒債臺高築或破產危機,也要贏得美人歡心。然而,真正的愛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足以恆久不滅;愛是一切的原動力,世間若無愛,就沒有萬物的種種活動,愛的境界包含了真善美的追求。過度講求心靈似乎顯得不食人間煙火不切實際,事實上愛分為靈與肉(或精神與物質),肉是自然,為了防堵卑劣的行為褻瀆愛的神聖,因此須要認知與節制;節制之道就從靈的真善美智的追求,肉體會死,唯有精神可以恆久照亮夜空。
所以,愛情不應該只建立在物欲之中,但也不可以完全不考慮麵包的重要。以小華的能耐,他無法供應小真的需索,因此大揮手筆的比佛利愛情不是小華可以做到的。小真的揮霍與依賴物質充份顯示此姝短視近利,一但床頭金盡,換人說故事是必然的,所以小華與小真的愛情門不當戶不對,小真應該找嚴凱泰,而小華應該找阿信。建議小華小真一起上「哲學諮商」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二、金錢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快樂幸福與否嗎?一如「名牌」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嗎?
我們知道,錢非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名牌有其價值,但它不是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我有個好朋友說,所謂「迷信名牌」不一定是物質的名牌,身份(專家迷思)、地位(權利迷失)也是一種名牌的追求,真是至理。從此可以看出,隨俗從眾是一般常人的心態,重視思考生命的人,有分辨與堅持的能力,所以,鄭玉英老師一點都不像「校長夫人」,因為她的衣服有些毛球,卻絲毫不影響她的專業與地位。
因此,「金錢」是諸多讓人快樂的條件中的其中一個,少了它,也可以很快樂很幸福,多了它,當它是一項工具,可以為個人做其它的計畫或助人,總之,多一件工具當然有其便利性,少了它也不至於活不下去或活得沒意義。人人要養成一個「長養思考生命」的能力,這個能力來自思想而非金錢與名牌。
三、哲學諮商策略--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1、自我肯定,終身學習
2、建構個人的核心價值
3、反思生命,發展使命感
4、發展同好,良師益友不嫌少
5、綜合上述,試著建立個人的生命哲學系統,以為終身奉行之準則。
小華與小真是男女朋友,小華是電腦工程師,月入十萬;小真是敗金女,不事生產卻喜歡過優渥的生活。小華認識小真後,為了表示自己的真愛與討好女朋友,經常出入高級餐廳,名車代步,名牌朗朗上口、也一一搜購。終於入不敷出舉債度日,成為標準的卡奴。
一日小華遇到兩個昔日同窗好友,一個在做水電,另一個是上班族,他們兩人的薪水加起來沒有小華多,可是卻活得快樂而自在。這點令阿華不解:他們錢賺那麼少,會有快樂的日子嗎?還有,小真常常說,如果你愛我就買名牌給我,「愛」好辛苦歐。如今百萬卡債纏身,該怎麼辦?兼差可以解決問題嗎?
問題探討與價值澄清
一、何謂真愛,「愛」要如何表示?
1、中國的莊子有此一說:
你可以想像莊子的自然之道提供現代人愛情的對治方法嗎?中國人的智慧並不比西方的心理學、哲學差呀!
我們愛情的發生到底根源於什麼?美貌還是才氣?莊子說:「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德充符>。我們不是愛一個美麗的軀體,而是超越形貌真心去愛他的心靈。
愛情的存有該如何掌握?「意有所至愛有所亡」<人間世>愛不是綑索,而是活水,可以養活彼此。相愛之道無它,忘我也:「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至樂>,愛的標準在哪裡?何以有人說「你的愛讓我感到很痛苦」,究其原因就是「己養養鳥也」。
「形莫就若,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人間世>愛他/她就是走進對方的心靈。更有甚者,一起追求靈性的成長。
2、西方哲學觀點:
(1)從亞里斯多德的理則學來看愛情,愛情有「同一律」—愛就是愛,不能由恨來代替;「矛盾律」--愛與恨是矛盾的,恨就是不愛,愛與不愛也是矛盾的;「排中律」--愛與恨不可能同時存在。
(2)愛情的形上學:愛情如何存有?以性或利或其它方式?
(3)愛情的知識論:何者為真愛?要如何做才可以得到真愛?靠理性還是感性?
(4)愛情的倫理學—從倫理學可以論斷愛情的對錯嗎?其標準又是什麼?
3、西方哲人如是說
(1) 亞里斯多德說,幸福本身就是最後目的的善,而善來自於德行,好的德行來自於習慣。如果,愛情的本身就是為了要幸福,那麼好的德行非常重要,德行需要人們有智慧去判斷是非善惡,何者當為,何者該拒絕。
(2)就Karol Wojtyla的愛情倫理觀,提出人在宇宙的地位是極高的,因為人是「位格」,具有理智與意志的自由,可以認識真理,有能力選擇自己的行為與目標。
感情的本身雖然不是理智之物,但理性可以推動感情的應用。因此,成熟的愛有兩個條件:一為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一個善;二為我要成全你。所以愛是經過選擇與驗證的,選擇乃出於自由的意志, 以此之故,愛,是責任、義務與溝通尊重。
4、小結:
馬賽爾(Gabriel Marcel)說:「去愛一個人,就等於對他說:你永遠不會死。」在馬賽爾的觀點裡,凡間之人去熱愛一個人,在深愛中感受到自身的易逝;愛之誠摯經常背負著死亡的陰影,愛之狂喜也往往伴隨著傷逝的暗潮。騷人墨客談愛,充滿了狂喜與哀嘆;哲人智者談愛,分別了上升(精神)與下降(肉欲)的道路。而精神的愛常常讓我們想起柏拉圖,似乎柏拉圖一直佔據愛情的星空,當你回首,必見它閃爍的皎潔,讓我們對情愛導出至高的神聖感。
愛的力量是偉大,所以小華甘冒債臺高築或破產危機,也要贏得美人歡心。然而,真正的愛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足以恆久不滅;愛是一切的原動力,世間若無愛,就沒有萬物的種種活動,愛的境界包含了真善美的追求。過度講求心靈似乎顯得不食人間煙火不切實際,事實上愛分為靈與肉(或精神與物質),肉是自然,為了防堵卑劣的行為褻瀆愛的神聖,因此須要認知與節制;節制之道就從靈的真善美智的追求,肉體會死,唯有精神可以恆久照亮夜空。
所以,愛情不應該只建立在物欲之中,但也不可以完全不考慮麵包的重要。以小華的能耐,他無法供應小真的需索,因此大揮手筆的比佛利愛情不是小華可以做到的。小真的揮霍與依賴物質充份顯示此姝短視近利,一但床頭金盡,換人說故事是必然的,所以小華與小真的愛情門不當戶不對,小真應該找嚴凱泰,而小華應該找阿信。建議小華小真一起上「哲學諮商」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二、金錢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快樂幸福與否嗎?一如「名牌」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嗎?
我們知道,錢非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名牌有其價值,但它不是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我有個好朋友說,所謂「迷信名牌」不一定是物質的名牌,身份(專家迷思)、地位(權利迷失)也是一種名牌的追求,真是至理。從此可以看出,隨俗從眾是一般常人的心態,重視思考生命的人,有分辨與堅持的能力,所以,鄭玉英老師一點都不像「校長夫人」,因為她的衣服有些毛球,卻絲毫不影響她的專業與地位。
因此,「金錢」是諸多讓人快樂的條件中的其中一個,少了它,也可以很快樂很幸福,多了它,當它是一項工具,可以為個人做其它的計畫或助人,總之,多一件工具當然有其便利性,少了它也不至於活不下去或活得沒意義。人人要養成一個「長養思考生命」的能力,這個能力來自思想而非金錢與名牌。
三、哲學諮商策略--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
1、自我肯定,終身學習
2、建構個人的核心價值
3、反思生命,發展使命感
4、發展同好,良師益友不嫌少
5、綜合上述,試著建立個人的生命哲學系統,以為終身奉行之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