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8 10:12:57Joe

感性理性與悟性

理性和感性都是達到悟性的途徑,悟性是感性與理性的整合

我常分享一件事,就人文領域而言,我很慶幸自己涉獵了三門專業知識—中國文學、輔導諮商以及現在學習的哲學。

在文學的領域裡,一片落業可以是情人間相思的傳達,它可以包起一片月光,夾在唐詩中,借古人的口,道盡情愛的圓滿或破碎;天上的一抹霞彩,映在老婦的眼眸,足以反照人生的顏色。逝者如斯,生命中的情感隨逝去的背影移轉,那暗移的步履表達出過客的愴然,而天地卻無情、悄然……騷人墨客、紅顏傷春、士子悲秋,悠遊於文學殿堂是一件美事,也是一件樂事。想我在華梵求學的日子,遙遠的山路因為有春花秋葉、四季變化,便不覺路遙;想著心事、一肚子不合時宜,就想到蘇東坡以及當天要研讀的老子;看到嫣花簇簇就不免把孔子立在青山處,生硬的哲學也有些許柔軟,求學之路充滿了詩情又不偏離哲學。文學帶給我豐沛的情感,而我那善感的心思也因為文學而雀躍,在文藝的海洋中我可以自在愉悅的泅泳。

做為一個諮商人員要有永不被澆滅的熱情,你要對人感興趣,對事不厭其煩,對無助的心充滿了側隱。我要感謝我的雙親,他們給我的愛是豐盛的,讓我也足以去關懷他人。走入輔導諮商領域的動機是希望將來退休了,可以因著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去做助人的工作。然則,人事紛擾中諮商人員必須理性客觀,冷靜而不冷酷,可以切中問題中心卻不傲慢,在諮商領域中我偏好認知療法與完型療法的結合,那是運用理性也揉合感性的方法,我的文學素養讓我面對個案時有很大的助益。當我面對陌生、無助的個案,同理、溫暖、熱誠讓我很快的可以與個案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哲學一直是我不願意去碰觸的領域,因為有些人讓我留下很糟糕的印相。但是當我研究文學思想的時候,我知道這一個關卡必須想辦法突破。在《論語‧雍也篇》孔子告訴子夏:「女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君子儒上達,小人儒下達;君子儒是儒士,小人儒是術士,子夏聽進去了,因此他從文學走向德行,德行使一個人恢宏而大度。因此在《論語‧子張篇》大量的印證子夏的轉變。說到這裡使我想起在輔大面試時與依穎談話,我問依穎為何要選哲學而不再鑽研音樂,她說她想成為大師。我想,哲學應該就是轉化的樞紐,而我們都肯定生命思想中有一個地方要被充實,生命才有光彩,那就是哲學。

從感性出發,由理性而達到悟性認識的結果

讀文學的一定要讀《紅樓夢》,讀《紅樓夢》一定為其中的情愛觸動,也驚震於人世的變化,眼看它樓起、眼看它樓塌;「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幸福的人生不免風逝雲散,其中的哲理是什麼?

人生聚散一如花開花謝一般自然,面對自然律則唯有調適自己,除了自我調整去看待生命中的起落,更要心靈超昇。寶玉走向空門各有看法,然則自由意志是要在死灰處不為其枯槁所傷,人生而有情是正常的,倒不必因咽廢食。黑格爾說:「矛頓、衝突與痛苦是精神得以提升的前奏,斬斷塵網往往是砍掉生命之根,那是生命已耗盡的人的要求」原來哲學是如此的應用於世間。與以往讀紅樓到最後掩卷三嘆完全不同。

感性和理性是平衡的

班上有十四位同學,有人感性的無以復加,如雪清姊;有人理性得讓人誤以為他沒有情感,如蕭大哥。其實,我一直在找平衡之道,但是論斤秤兩就好像只知到功夫心法卻耍不出力道一樣,於是我想到我們這一班真有趣,大家齊聚一堂辯論時就像洗一次三溫暖。當我要感性的時後,我去看看理性的人;當我要理性的時候,我去看看雪清姊,好似史賓諾沙說:「一個情感只有通過一個和它相反的、較強的情感,才能克制或消滅」我要說,它們讓我適時找到平衡點,而不是消滅過多的理性或感性。讀哲學,讓我可以適時悠遊文學,也讓我更深一層的去體會悟性的美好,此二者就是我輔導諮商的法寶。

上一篇:哲諮思考題

下一篇:空留秦桑對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