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322 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靜慮自性。
廣論消文322 321頁3行-322頁3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未四、正修行時應如何修
第四,正修此時應如何行。隨發何精進,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精進施者,謂自住精進而安立他。餘如前說。
第四,不論發起何種精進,都應當具足六種殊勝和六種波羅蜜多。精進的佈施,是自己安住精進的同時,將他人也安立於精進中。其餘五度都如前所說。
以身作則才能帶動他人,這在四攝中的“同事攝”中將會詳講。“自住精進”是前提,所謂“己立而立人”,自己安住精進,才能把別人也安立於精進。
具足六種殊勝:
一、依殊勝:依菩提心發起精進。
如果只求人天福報(求名聲、求恭敬、求升天)或者求一己之解脫,而發精進,其依處都不殊勝。
二、物殊勝:總的發心修習一切種類的精進,行持個別精進時,也不忘總的精進意樂。
如果沒有想到“所有種類的精進,我都要修”,那就沒有精進的總意樂。行精進時具有“無量精進誓願成”的願心,才是具有物殊勝。
三、所為殊勝:為了讓一切有情獲得現前安樂和究竟利義,為此目的而精進,即是所為殊勝。
此處要求事事不忘眾生。如果精進時忘了眾生,則沒有“所為殊勝”。只為一己、一家、一國,所為都不殊勝,為了所有眾生的利益,這種目的才殊勝。
四、善巧方便殊勝:以無分別智攝持精進,初學者以通達諸法無自性的智慧攝持。
精進時,不執著能精進的我、不執著所精進的事、不執著精進的行動,才有善巧方便殊勝。
五、回向殊勝:精進的善根都回向大菩提。
六、清淨殊勝:滅除二障。
“六種殊勝”是說波羅蜜多的特徵。精進不等於精進度,因為若無六殊勝,最多只是精進,而不是精進度。
未五、此等攝義
第五,此等攝義。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
應當隨時憶念發菩提心是菩薩六度萬行的所依,而勤修菩提心。
是否能進入大乘、大乘的深廣度如何,都要觀待菩提心。菩提心猶如一切佛法種子,又如大地,從菩提心中生長六度萬行。這樣隨念之後,精勤修習菩提心。
則於精進為欲安立諸有情故,策發修學漸令增長。
為了把一切有情安立於精進中,鞭策自己努力修學精進,使精進逐漸增長。
我們發增上意樂時,承諾荷負起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重擔,其中一項就是要把盡虛空界的眾生一一安立在精進中,但這需要以實行來圓滿。若自己不學精進,焉能讓眾生精進?所以,唯有自己實修,才能安立眾生。應當以此認識發起對精進的修學。
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
其次,須以大地菩薩所發的大精進作為發願目標。
“修”是串習,是將“大地所發的精進”串習為自己心中的真實願境。
以下引佛經中聖者的精進境界,作為學人發願的目標。閱後應生起見賢思齊之心。
《大集經》云:“法悟比丘二萬年中常修念佛,無有睡眠,不生貪瞋等,不念親屬、衣食、資身之具。”
《自在王菩薩經》云:“金剛齊比丘修習正法,諸魔隱身伺之,千歲伺之,不見一念心散可得惱亂。”(有位金剛齊比丘修習正法時,魔眾隱身在一旁,準備伺機惱亂他,但一千年中都未見他生起一念散亂心,可以趁機惱亂。)
《念佛三昧經》云:“舍利弗二十年中,常勤修習毘婆捨那,行住坐臥正念觀察,曾無動亂。”(舍利弗二十年中勤修毗缽捨那,行住坐臥都保持正念如理觀察,內心沒有動搖、散亂。)
《如來智印經》云:“輪王慧起捨國出家,三千歲繫念,亦不倚臥。”(有一位慧起轉輪王,捨棄王位出家修行,三千年中一心緣念正法,從不倚靠牆壁等物或躺下休息。)
《一向出生菩薩經》云:“阿彌陀佛昔為太子,聞此微妙法門,奉持精進,七千歲中脅不至席、意不傾動。”(阿彌陀佛因地做太子時,聽受了妙法,日夜奉持精進,七千年中兩脅不靠席,內心也不動搖。)
於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尤應斷除精進不共所治諸怯弱等。
因此,現在就應對初學者所行的精進,隨分隨力勤學,尤其要斷除精進不共的違品——怯弱等。
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先當勇悍擐精進誓甲。
再者,對於所欲證得的菩提以及為了給予一切有情安樂、拔除有情苦難,經歷極長時間積集無邊資糧、行持無量難行,首先應當勇悍地披上精進誓言的鎧甲,在心中屢屢勇猛地發願心。
《妙手問經》說:“若略發此廣大意樂,即已積集廣大資糧。”故當勤學。
《妙臂請問經》中說:“只是稍微發起這種廣大意樂,就已經積集了廣大資糧。”所以應當對此精勤修學。
若不學者,不能增長種性堪能,恒為眾多惡行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諸菩薩行。
若不這樣修學,就不能增長大乘種性的功能,而且自身相續會恒時被許多惡行(犯菩薩戒的罪垢)染著,來世也極難修學諸菩薩行。
如是知已,雖尚未能如實修學,然心亦應趣向彼品,隨力隨能發勤精進,如《妙手問經》說,則於餘生少以功力,無諸苦難,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這樣認識之後,雖然暫時還不能如實修學,但自己的心也應當嚮往這樣的境界,而且隨自己能力發起精進,那麼就會像《妙臂請問經》所說,來世稍用功力,不費很多辛苦,就能速疾圓滿精進度。
學習靜慮波羅蜜多分五: ① 靜慮自性; ② 修彼方便; ③ 靜慮差別; ④ 正修彼時應如何行; ⑤ 此等攝義。
未一、靜慮自性
今初。
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
靜慮的自性,即安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妙善的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即令心安住於某一所緣境的體性。
“善”是讚歎“心一境性”極為善妙,具有超勝散亂心的境界、受用、力量等。
《瑜伽師地論》說:“繫心於此一所緣境,是故說名心一境性。”將心繫在這一所緣境上,所以稱為“心一境性”。
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缽捨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靜慮自性。”
如《菩薩地》所說:諸菩薩以聞思菩薩藏為前行,所有妙善的世間心一境性和出世間心一境性,心無顛倒地安住於奢摩他品或毗缽捨那品,或奢摩他和毗缽捨那雙運同時通於二品,應知這就是菩薩靜慮的自性。
“於菩薩藏聞思為先”,即對菩薩藏努力聞思,是成就靜慮的前方便,若缺乏聞思,則難以成就靜慮。
《入行論》云:“既發精進已,意當住等持。”
《入行論》說:發起精進之後,內心應當安住等持中。
總之,以菩提心引發,對於菩薩行的所緣境,心一境性,即是大乘靜慮的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