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 10:16:59deepmind

廣論消文264 又能障礙捨心增長,增長慳貪,能令捨心未生不生、已生退失,所有眷屬及諸資財

廣論消文264    26412-2659

如《寶鬘論》云:如所說福德,假說有色相,盡殑伽沙數,世界難容納。

如《寶鬘論》所說:上述發願的福德假使有色法形相,就算以恒河沙數的世界作為容器,也無法容納。

這是世尊薄伽梵所說,而且有理為證:既然有情界是無量無數,希望利益他們的福德亦是無量無數。

此是世尊說,正因亦現成,有情界無量,欲利亦復然。

此偈頌是以教理證成大乘的發願福德無量。

亥四、斷除佈施障礙的眷屬和財位

又能障礙捨心增長,增長慳貪,能令捨心未生不生、已生退失,所有眷屬及諸資財,先已有者不應攝持,若他施與亦不應受。

日常法師開示

上面所說的那些道理是從正面來說,另外一方面我們現在要修的是捨心,萬一有一些事情會障礙捨心增長,反過來增長慳貪,使你的捨心生不起來,或一生起就退失,譬如眼前放不下的這些東西,那要趕快把它送掉,擺在身邊反而增長你的慳貪。你已經有的都不可以留著,如果說別人來送你的更不應受。理論了解了,事實上也策勵我們,處處地方應當先把布施的心策發起來。

消文2

此外1又能障礙捨心增長,2而且更增長慳貪,3能令捨心沒有生起的不生,4已生起的退失;因為會造成上述4種情形,所以對所有的眷屬和種種資財,應該已有的不應再攝持,若有人施與自己也不應納受。

新譯廣論

我們也不應攝持眷屬和財物,即使別人送給我們也不應攝持或接受這些東西。因為它們會障礙施捨心增長,會令慳吝心加強,能令未生起的施捨心不會生起,已生起的施捨心則會退轉失壞。

又能障礙捨心增長,增長慳貪

此外,會對增長捨心造成障礙,且更增長慳吝貪著。

能令捨心未生不生,已生退失

會使捨心沒有生起的無法生起,而已經生起的會令退失。

所有眷屬及諸資財

(因為會形成上述這些現象的)因此所有眷屬及各種資財。

先已有者不應攝持如果原已持有的,就不應該繼續攝持。

若他施與亦不應受如果他人要施與我們,也不應該接受。

《攝波羅蜜多論》云:由何增長慳吝過,或能不令捨心增?虛誑攝持為障礙,菩薩應當盡斷除。

《攝波羅蜜多論》中說:由何者能增長慳吝的過失或阻礙捨心增長呢?虛誑攝持財物與眷屬是這一切的障礙,菩薩應當徹底斷除。

若諸能障惠施心,及障真正菩提道,如是財寶或王位,皆非菩薩所應取。

如果能障礙惠施的善心和真正的菩提道,則不論財富或王位,都不是菩薩所應受取的。(菩薩心中重視佈施的善心和菩提道,遠遠勝過財富、王位等。因此,這些財位若障礙菩提心,菩薩自然會捨棄。)

因此,現在就應開始訓練施捨心,讓抓得緊緊的心一步步鬆開。先捨外,再捨內;先捨劣,再捨勝;最後捨得徹徹底底,毫無掛礙。

亥五、依止貪欲和攝持的對治因

如是行時,若由慳心貪著資具,應念能仁捨一切有而證菩提,我亦誓願隨佛學習。

在修持佈施時,如果以慳吝心貪著資具不肯施捨,則應憶念世尊是由放捨一切而成就菩提,我也應當立誓隨學世尊。

我將身財一切善根,於有情所先已惠施,若我今者仍貪資財而受用者,如同諸象為日所逼入水洗沐,至乾岸已於地滾倒,見土沾身仍下水洗,次複如前。如是思已,當修無貪。

又應思惟:我已將身、財、善根等一切都施給了有情,如果現在仍然貪著資財而受用,那就像大象被烈日所逼而入水洗澡,回到乾地後又滾倒在地上,見泥土沾身便又入水洗澡,如此反復不已。如是思惟之後,應當修持無貪。

大象入水洗沐,是比喻將身、財、善根等施捨有情,洗淨了慳垢。大象上岸後又就地打滾沾了一身泥,是比喻佈施之後再度貪著資財享用,又在相續中染上貪垢。施捨了又貪著,貪著了又施捨,就像大象沐浴一樣可笑。對比思惟之後,要從這種無義的怪圈中跳出,既然已經施捨了,就不應再貪著。

即前論云:應念諸佛殊勝行,當自立誓思隨學,為除貪著攝持故,以善分別觀察心。

此即《攝波羅蜜多論》所說:應當憶念諸佛因地佈施頭目腦髓、象馬車乘、宮殿園林等的殊勝修行,見到世尊如是行持,自己應當立誓隨學,為了遣除貪著攝持之故,應以善分別審察自心。

我身已施諸眾生,施身果法我亦捨,我若反貪諸外物,如象洗垢非我理80

我的身體已經施給有情,就連施身的果報我也一併施捨了,我若出爾反爾,又貪著這些外物,那就像大象洗垢一樣不合理。

80. 非我理:對我而言不合理。

戍三、攝義

如是多思能捨勝利,若能引發廣大歡喜,及多思惟攝持過患,若能引發極大怖畏,則能任運生惠施心。

如此多思惟能施捨的大利益,若能發起廣大的歡喜心,又多思惟攝持的過患,若能引發極大的怖畏心,這兩種心一旦生起,就能任運地產生惠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