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5 07:40:41deepmind

廣論消文220 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皆悉未生。

廣論消文220  2209-2218 

巳二、修悲分六:

悲心的所緣與行相 悲心的修行次第

真實修行之理 若未通達則不獲聖者地道

慈悲生起之量

六、對菩提心遣除疑惑

午一、悲心的所緣與行相

二、 修悲中,悲所緣者,由其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

悲心的所緣,即具有苦苦、壞苦、行苦的苦惱有情,包括下至地獄、上達有頂天的有情。

此處,須明確悲心的所緣境,未精通苦諦的人一般只有緣苦苦悲,連緣壞苦悲都很鮮少或很微弱,更不必說緣行苦悲,如此,悲心的所緣就很狹小。

此處,緣有情悲是一種遍緣三界苦有情的悲心。這是經由學習苦諦教法發展而來的。因此,中士道修苦成為引發大悲心的重要基礎。

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離此苦,願其捨離我當令離。

悲心的行相有三方面,即想:

1.怎麼能讓有情脫離這種痛苦(為有情著想的心);

2.但願有情脫離痛苦(善願心);

3.我應當讓他脫離痛苦(責任心)。

例如,見他心情憂鬱,心想:怎麼為他排憂呢?他能不憂傷多好!我應當開導他,讓他走出憂鬱。此為悲心行相。

一切皆由串習而來,常常這樣想,久而久之,自心就變成悲心的體性,這叫

午二、悲心的修行次第

修習漸次,先於親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

首先按親友、其次中庸、最後怨敵的次第修習。

若於怨處如同親友心平等轉,漸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習之。

如果對待怨敵等同對待親友一樣,在欲拔其苦的心態上沒有一厚一薄的差別,之後就逐漸對十方一切有情修悲。

以下說明實修捨、慈、悲三心次第的出處與重要性。

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別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蓮華戒論師隨順《阿毗達磨經》說,此極扼要。

以上修習捨、慈、悲時將所緣境分成親、中庸、怨敵依次觀修,乃是蓮花戒論師隨順《阿毗達磨經》所說,極為關要。

如是分所緣境、依次修持的原因如下。

反面:

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皆悉未生。

若不分開一一修習,最初只緣有情總體而修持,雖然看似生起了,但對每一類各各思惟時,就會發現其實都沒有生起。

正面:

若於各各皆生前說變意感覺,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清淨生故。

若對親、怨等各方面都生起了上述心態的變化,如此漸次增多,則最後緣有情總體修持時,不論緣總體或緣各別,都已經清淨地生起了相應的心量。

這一段談到修心如何落實的問題。

午三、真實修行之理分二: 略說 廣說

未一、略說

修習道理,當思為母此諸有情墮生死中,如何領受總別諸苦,具如前說。

修悲的方法:應當思惟曾為母親的有情沉溺在生死海中,如何感受總體和各別的種種痛苦,具體如下士道和中士道所說。

此復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 易於生起。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則成引發出離心因,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則成引發悲心之因;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則不能生令至扼要。

此段是說,中士道修苦是此處修悲的重要基礎。

如果修持前面中士道時已生起了修量,再將心比心,緣眾生修苦,就容易產生悲心。

1.即如果在自身上思惟這些苦處,就會成為引發出離心之因;

2.若換在他人相續上思惟,則成為引發悲心之因。

但是,若不先在自身上思惟,則不能緣他人的苦而生起悲心,令悲心達到關鍵重點。

關鍵在於首先須在自蘊上思惟苦而生起體會,再緣他苦才能有所體會。比如,瞭解自己心臟病的痛苦,見別人心臟疼痛,就特別能同情理解。

此乃略說。

以上只是略說修苦的方法。

未二、廣說分二: 菩薩當由多門恒常思苦

由《菩薩地》所說之苦修悲

申一、菩薩當由多門恒常思苦

廣則應如《菩薩地》說,悲心所緣百一十苦,有強心力應當修學。

廣修應按《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第四十四卷》所說,思惟悲心所緣之一百一十種苦(悲心緣苦而生,苦是悲心的所緣)。心力強的人應當這樣修學。

此說較諸聲聞現證究竟苦諦,以厭患心所見諸苦,菩薩修悲思苦眾多。

《菩薩地》中說,相比於聲聞現證究竟苦諦之時以厭患心觀見的各種痛苦,菩薩修悲所思惟的苦更廣更多。

所以,只有聲聞人思苦,菩薩不必思苦的觀點是錯誤的,菩薩不僅要思苦,而且比現證苦諦的聲聞思苦更多。《菩薩地》說:諸聖聲聞已得證入苦諦現觀,已到究竟,於苦深遠厭俱行心相續而轉,不如菩薩於諸有情悲前行心,正觀墮在百一十種極大苦蘊

若無量門思惟無樂、苦惱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則能發生猛利堅固 。

這是開示多門思苦恒常思苦的作用。

1.如果由無量門思惟眾生缺少安樂、具有苦惱,引生的慈悲也會很多;

2.如果對此恒常思惟,引生的慈悲也能猛利、堅固。

故少教授便覺飽足,棄修諸大教典所說,力極微弱。

因此,如果獲得少數教授就覺得滿足,從而捨棄修持諸大經論所說,修的力量便很微弱。

思苦有廣、中、略三種修法。1.廣修,按《菩薩地》思惟一百一十種苦;2.中修,按輪迴總苦、六道別苦、八苦、三苦思惟;3.略修,即思惟三苦。

只是大概聽受一兩個竅訣並不足夠,應當按大經大論尋求具體的瞭解,這是很重要的。

午四、若未通達則不獲聖者地道

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

按照上述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大乘以大悲為根本的道理,善加辨別這些,以觀察慧思惟抉擇之後反覆串習、護持,就會生起感受體會,最後達到證悟。

若其知解未善分別,惟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

如果未能善加辨別這些道理,只是一味地勤修,略生一點感觸,則什麼境界也到達不了。

即只憑簡單想一想、生起一點感受,不可能進入大乘五道十地的境界。

比如修大悲,通過如理辨別,內心真正把大悲執為大乘道的根本之後,再精勤觀修三有眾生的苦惱,由此引生廣大平等的悲心,則是名副其實的大悲。

修餘事時皆如是知。

修他法時,也要如此了知。

比如,修皈依、修業果、修出離心,都應當先以智慧辨別引起正見,然後持續不斷地串習,才能達到修量。只是稍作念修,則很難以真正轉變心相續。

首先引起正見,以正見攝持,持續地串習,才是牢靠、直接的修法,不會流於表面,變成影像般的修行。

(悄悄話) 2020-12-03 1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