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167 三種福者,謂三門善事,或施所生等三種善事。
廣論消文167 第165頁第9行-166頁第3行止
益西彭措堪布 廣論講授:思惟六苦
「丑二」:思惟六苦
酉六、無伴過患
無伴過患者。
思惟六苦當中第六無伴過患,就是在生死關頭無依無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了知如是過,願取三福燈光明,獨自當趣雖日月,難破無邊黑暗中。”
如《親友書》所說:假如你能認識到生死的過患,那麼希望你能盡有生之年,努力獲得三種福德的光明,否則一旦死亡來臨,便須獨自走向連日月光明也難以照亮的無明黑暗當中。
這是勸誡世人,應趁現在得到人身、具有思惟能力時,依教法精進思惟,儘快打破相續中的邪見黑暗,否則,將來必定還是在無明黑暗當中,非常愚癡。
以下解釋此頌的相關詞句。
了知過者,謂當了知如前所說,須如是死,願取福光。
“了知過失”,就是應當知道前文所說的八苦、六苦等生死過患,希望你們能修習福德光明。
因為無始至今,我們一直是身陷在苦海當中,一刹那也不曾離開這些痛苦,如果連自己的處境都無法認清,又怎麼可能將眼光放在解脫生死如此高的目標上呢?所以一定要先認識苦諦。但是,僅僅知道生死的痛苦仍不足夠,還必須修習能去除痛苦的方便,才能擺脫痛苦。所以,龍樹菩薩就說:希望你們能修習福德光明。
三種福者,謂三門善事,或施所生等三種善事。
“三種福”有兩種解釋:一是身善、口善、意善;二是施所生福、戒所生福、修所生福。
以六度而言,前二度對應前兩種福,後四度——安忍、精進、禪定、智慧可以歸攝在修所生福當中。這些是生死路上真正的光明,沒有這些光明,人生就是一片黑暗。
無邊黑暗者,謂無明黑暗。
“無邊黑暗”是指內心的無明黑暗。因為無明而不能真正見到所知法的真相,所以是黑暗。
無伴而趣者,如《入行論》云:“獨生此一身,俱生諸骨肉,壞時尚各散,何況餘親友。生時獨自生,死時還獨死,他不取苦分,何須做障親。”
“無伴而趣向後世”,即如《入行論》所說:獨自一身漂零,與生俱來的骨肉身軀,在死亡時尚且還要分離,更何況是身外的親人朋友,必定不可能伴隨著自己。在輪迴中生時是獨自生,死時是獨自死,自己身心的痛苦他人不能代受一分。既然這樣,又何必需要那些對我從輪迴中解脫做障礙的親友呢?
下面對第六無伴過患苦做一歸納:
理證:有漏蘊身(有法)必定是無有同伴而獨自死亡,因為被業力所牽而各奔東西的緣故。
比喻:如同已經分別搭乘了開往東方和西方的火車一樣。
未二、六苦歸攝為三種之理
如是六苦總攝為三,謂於生死中無保信處,受彼安樂終無飽期,無始而轉。初中有四:一、於所得身不可保信者,謂身數數捨;二、做諸損益不可保信者,謂無決定;三、於得盛事不可保信者,謂高下變易;四、於諸共住不可保信者,謂無伴而往。
以上六苦可以歸攝為三種:第一,生死之中沒有安全可靠之處;第二,感受生死中的安樂,永遠沒有飽足之時;第三,無始而轉。
第一,“於生死中無保信處”又有四種:
1. 所得之身是不堪依靠信賴,因為我們會屢屢捨棄這些身體。
2. 能作損害者或利益者是不堪依靠信賴,因為他們(的身份)並不固定。
3. 所得的美滿盛事是不堪依靠信賴,因為高者必墮,任何興盛之事最後都會衰敗。
4. 親友眷屬同伴是不堪依靠信賴,因為在我們往生時,沒有人會結伴同行。
綜合起來看就會發現,輪迴中並沒有任何可信賴之處。我們一直以來都將希望寄託在自己的身體、輪迴中的圓滿、眷屬的繫屬以及扶親除怨上,但實際上這些都不是可信賴之處。只要是生死中的事物,必定像浮雲露水般不可依靠,這就是有漏法的本質。
第三者,謂數數結生,輾轉受生不見邊際。
第三,“無始而轉”,就是從無始無明開始,眾生由於無明力而不斷地輾轉結生,從今生一直往前推,根本找不到轉生的起點,生死是如此漫長。
流轉的相續猶如火苗,如果不加吹滅,它可以一直燃燒到盡未來際。同樣,如果不能認識輪迴的根源而加以對治,決定見不到轉生結束的那一天。由此應當認識到:輪迴不可能通過追求而了結,一定要從今生發願超出輪迴的束縛。
如是總攝亦當思惟。
對於總攝為三種之理,也應當如理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