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4 16:46:53deepmind

廣論消文153 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

廣論消文153   1534-13

由於四家合註第三冊尚未出版,中士道消文以日常法師開示為主,也參考新譯廣論及各方資料,故僅供參考。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一、正修意樂,二、彼生起之量,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共中士道的修心次第分四: 正式修習意樂。 發起出離心的標準。 遣除誤解。 抉擇能趣入解脫道的性質。

己一、正修意樂

初中分二,一、明求解脫之心,二、發此之方便。  今初

己一 正式修習意樂:

「正式修習意樂」分二: 認識求解脫之心。

發起求解脫心的方便之法。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一 認識求解脫之心:

言解脫者,謂脫諸縛。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別,謂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處門,謂胎等四,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故從此脫,即名解脫,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

所謂解脫,就是脫離束縛。業和煩惱是把眾生緊緊纏縛在生死輪迴中的兩股力量。由於這兩股力量不斷的輾轉增長,使眾生無自主地一直在三界,或說六道,或說四生當中輪轉不已。以「界」分別,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以「趣」而分,為天道等五趣或六趣眾生。(六趣中阿修羅與天道歸為一類的話,就是五趣眾生。)若按「生處」分,則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生死輪迴就是藉由業和煩惱的力量,無間斷的結生五蘊之體,並將前後的生死續流緊緊連結,成為難以掙脫的束縛,這就是繫縛的體性。所以逃離繫縛,從生死輪迴裡透脫出來,稱之為解脫;真實生起想要解脫出來的心,即稱為希求解脫之心。

五蘊:色、受、想、行、識。

 

新譯廣論

「解脫」意指脫離繫縛,能把我們繫縛於生死輪回的便是「業」與「煩惱」。(解脫,藏:thar pa。梵:vimoksa,音譯作毗木叉、毗目叉,意指解放、離縛,亦即從煩惱束縛之中解放,脫離迷苦狀態。廣義而言,可通用於三界束縛的解脫,其分別名為欲纏解脫、色纏解脫、無色纏解脫。由修習所斷之煩惱有別,又可分為所斷煩惱解脫、所斷煩惱解脫等。狹義而言,特指斷除生死根本,不受後有的涅槃境位)在這種力量控制之下,蘊(梵:skandha。藏:phung po)便會以三種方式轉生

以「界」(梵:dhatava。藏: khams。指心靈層次)而言,便是轉生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

以「趣」(梵:jagataya。藏: ’gro ba。指有情的種類)而言,便是轉生於「五趣」或「六趣」(若把六趣中的「天趣」與「阿修羅趣」合計為一,便是「五趣」)

以「生處」(梵:yonaya-yoni。藏: skye gnas指出生的方式)而言,便是以胎生(梵:jarayuja-yoni。藏:mngal nas skye ba)、卵生(梵:andaja-yoni。藏:sgong nas skyeba)、濕生(梵:samsvedaja-yoni。藏:drod gsher nas skye ba)、化生(梵:upapadukaja。藏:brdzus te skye ba)等四種方式受生。

由於這就是繫縛的本質,所以「解脫」便是能脫離由「業」和「煩惱」驅策而受生,而希望獲得這種自在解脫的意欲便是求解脫之心。

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故若未生對治,當於未來結生相續。由其發起對治力故,結生相續即便止息。

「業」與「煩惱」剎剎生滅,可是,這種熄滅並不是解脫,儘管已生起的意念不能留住至第二剎那(第一剎那熄滅後緊跟著第二剎那又生起。精神面是-生住異滅;物質面-成住壞空),但是,這種熄滅並不是以修習對治來作為解脫的方法。假如這樣也算是解脫的話,那任何人無需努力就能解脫了,所以這種想法是極大錯誤。因此,如果我們未曾修習對治,未來便會再受生(不停地在生死輪迴),只有透過修習對治法才能令受生終止(此時就是解脫了)。

消文2

這我們也瞭解,這個解脫是什麼?凡是我們由煩惱造了業以後,它自己本身它不會停的,這個起來了以後,它自然就消失掉了,所以說:一切的有為的生起來的,它一定不會安住,一定是自己慢慢地會消失掉的。這種狀態當中,凡是惑跟業,它自己本身遷流,那麼,是不是這樣就遷流就會消失掉呢?,這是不是解脫呢?不是的。我們必須要怎麼辦呢?我們必須要去修對治,如果那個對治沒有生起的話,雖然惑跟業感得的果報,它會到此為止,可是緊跟著,業、惑又來輾轉的生起,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對治。真正的對治,經過了修習,有了力量了,那個時候,這個結生相續,到那時候便會停止,那就是解脫的時候。

、發此之方便

第二發此之方便者。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於渴逼,見非愛相。如是欲得,諸取蘊苦寂滅解脫,亦由觀見,取蘊苦性所有過患。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

第二、引發求解脫心的方法。譬如想要止息口渴之苦,必須要先感受到口渴難受之苦,而後才能生起想解決口渴之心。如果想要解脫生死,必須先認識產生的取蘊之苦,透過觀察取蘊苦的所有過患,而後才會真正想要獲得解脫。 如果不修習三有的過患,就不會生起厭離生死的心,也就不會想要消除取蘊之苦。

取蘊【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術語)取為煩惱之異名,由煩惱而生蘊,由五蘊而生煩惱,故曰取蘊。」諸取蘊,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等五取蘊。

新譯廣論

 庚二 發起求解脫心的方法。

希望止息口渴之苦的意欲便是基於看見自己不願受口渴折磨。同樣,希望獲得止息「五取蘊」之苦的解脫意欲,亦是由於看見「取蘊本性是苦」的過患。所以,如果我們沒有透過修習三有輪回的過患,而生起捨棄生死的心,那就不會想要去滅除「五取蘊」之苦。

(取蘊,梵:upadana-skandha。藏:nyer len phung po。是「有漏」的別名。取蘊有三義:1.由「蘊」而生「取」。2.由「取」而生「蘊」。3.「蘊」從屬於「取」。「取」是煩惱的別名。「蘊」則通於三世,有內外、遠近、勝劣之分,意指可聚集的有為法。由於有漏法由『取」所生,所以屬於『取」,並有生起『取」的意思,所以稱為「取蘊」。)

《四百論》云,「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靜,如貪著自家,難出此三有。」

日常法師開示

《四百論》中說:「任何一個人,不管是誰,如果對這個五取蘊,五取蘊就是我們的身體,身體所處的三界,並不了解它的真實的行相,而不能生起厭離的話,那我們不會想辦法要解決這個問題,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叫「寂靜」。在這種狀態當中,對這個自身非常執著、非常貪愛,如果這樣的話,跳出三有,都是空話

《四百論》說:不厭離這個世間的人豈會崇尚寂靜?就像貪戀自身的一切享樂,那便難以出離三有之界。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