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17:07:19deepmind

廣論消文149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謂先有無偽,希求現世,其求後世,唯虛言辭。

廣論消文149    1495-1503 

如是勵力,如《集法論》云,「若作諸惡未修福,誤失正法得非法,具惡業人死怖畏,如於大海散朽船。若已修福未作惡,行諸善士妙法軌,此則終無死亡怖,如乘固船登彼岸。」莫依前作,應如後行。

了解上述所說的業果道理後,就應該勵力地防惡修善。如《集法論》中說:「若是造作種種惡業,又未修善積福,肯定會錯失正法而行非法;這種具足惡業的人,死的時候一定充滿怖畏恐懼,就像在大海中乘著一艘殘破腐朽的船,隨時會有沉沒有如落入惡趣道中。相反的,如果一生中勤修福德而未造惡,所行皆是善知識所教的殊妙正法,那麼依此善業力,到臨死時也一定毫無畏懼,就像乘著堅固的大船,會安穩登上解脫的彼岸。」因此修行人千萬別學前者,應要傚學後者。

此復若說眾多應理言辭而放逸轉,義利微劣。若有僅知微少法義,然隨所知正行取捨,義利殊大。

此外,如果口中講出許多合理的語言,但實際行為放逸、與法不相應,如此學法的義利就很微小;假定知道的法義雖少,但卻能隨順所知的正行而如理取捨,這樣所得的義利反而很大。

《集法句》云,「若人宣多如理語,放逸而不如是行,譬如牧人數他畜,彼非能得沙門分。

如《集法句經》中說:「如果有人口中講出許多合理的言詞,本身行持卻放逸無度,不能如理而行。這就像牧人替主人放牧,數來算去都是他人的牲畜(財物),如同自己得不到任何沙門果位的機緣。

設雖少說如理語,然能正行法隨法,及能遠離貪瞋癡,此等能得沙門分。比丘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自導出惡趣,如象出淤泥。比丘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能抖一切惡,如風吹樹葉。」

相反的,雖然宣說如理法語比較少,但能真正法隨法行,能斷絕三毒煩惱,這種人能得到沙門果位的機緣。真正的出家人,會欣樂謹慎地防護三門,對各種放逸、懈怠的行為深懷恐懼,因此能將自己拉出惡趣,就如大象脫離泥沼;出家人喜愛不放逸的行持,視放逸會遭遇苦難而畏懼,因此抖落一切罪惡,就如風吹落枯葉一般,。」

如是《親友書》亦云,「若希善趣諸解脫,願多修習於正見,若人邪見雖妙行,一切皆具苦異熟。」此於緣起二業因果,正觀見者,乃是能成一切諸乘,及辦一切士夫義利,必不容少根本依處。故應多閱前文所說,及《念住經》、《賢愚因緣》、《百業》、《百喻》、及《毘奈耶》,《阿笈摩》中,諸多因緣,並諸餘典,令起猛利恆常定解,應當持為極扼要義。

《親友書》中也說:「如果想要得到善趣,乃至於得到解脫,就必須多多修習業果正見;如果心懷邪見、不信業果,即使想行善妙行,卻因善根力被邪見摧壞,終究只能得到種種苦果異熟。」唯有正確了解善惡因果(業感緣起)的道理,才能成就三乘一切功德,以及成辦所有下、中、上士夫的義利,因為業果法則乃三乘道和三種士夫不可缺少的根基。所以,應該經常研閱前面所說的內容,以及多讀《正法念住經》、《賢愚因緣經》、《百業經》、《百喻經》、《毘奈耶經》和《阿笈摩》中所說的眾多因緣的軌則道理,同時也要參閱其他經典,並勤加思惟,對因果道理發起猛利、恆常確切的認知,並將此作為關鍵內涵。

己二、發此意樂之量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謂先有無偽,希求現世,其求後世,唯虛言辭。即換其位,令成希求後世為主,現在為副,則為生起。然須令堅固,故此生已,仍須勵力善為修習。

第二部分是「生此意樂之量」。就是原先對今生有真實不虛的追求,(無偽-真實不虛),就是以往一心一意希求現世,所謂希求後世只有字面上的理解。而現在修了這項法類之後,把觀念中的主要和次要位置調換過來,變成以希求後世為主要,現世只是附帶,能如此表示已經生起了正知見。生起之後為了使它堅固,仍然需要努力修習。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