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138 能牽引者謂能引異熟,能圓滿者謂既生已,能令領納愛與非愛
廣論消文138 137頁7行-138頁4行
第三顯示業餘差別中,引滿差別者。引樂趣業是諸善法,引惡趣業是諸不善。諸能滿者,則無決定。於樂趣中,亦有斷支,關節殘根,顏貌醜陋,短壽多疾,匱乏財等是不善作。於諸旁生及餓鬼中,亦有富樂極圓滿者,是善所作。
第三顯示業的其他差別,先說明引業與滿業的差別。
引業,是牽引下一世去那裡投生的業;若在因地當中造了善法,就牽引到樂趣,造了不善的惡法,就引到三惡趣去。能圓滿業則沒有固定。滿業,是指被牽引到某一趣之後,能完整領受到苦樂果報的業。當感生善趣之後,雖然引業是善業,譬如投生為人,但也可能有四肢殘缺、容貌醜陋、短壽多病或貧窮愚昧等不善業所感的不如意事,也就是說引業雖然是善的,滿業卻是不善。反之,雖生在旁生、餓鬼道中,卻有富樂、圓滿受用的果報,這就是它們的引業不善,而滿業是善的。
由如是故,共成四句。謂於能引善所引中,有由能滿善所圓滿及由不善圓滿二類,於諸能引不善引中,有由能滿不善圓滿及由善法圓滿二類。
由此可知,引業、滿業之間可分成四種情況,
就是在引業善中,分滿業善及滿業不善二種;
另外,在引業不善中,也分滿業善及滿業不善二種。
《集論》云:「應知善不善業,是能牽引及能圓滿,於善惡趣受生之業,能牽引者謂能引異熟,能圓滿者謂既生已,能令領納愛與非愛。」
《集論》中說:「應該知道善業和不善業,是能牽引、能圓滿下一世在善趣或惡趣中所受的業:能牽引的業,是指能引生在善、惡趣中成熟的異熟果報;能圓滿的業,是指既已受生之後,一生當中所領受的喜愛或不喜愛的受用果報。這是引業與滿業的差別。」
《俱舍論》云:「由一引一生,能滿則眾多。」謂由一業能引一生,非能引多,亦非眾多共引一生。諸能滿中,則有眾多。
《俱舍論》與《集論》兩派說法不同。
《俱舍論》中說:「一個業只能引出一次受生,受生以後,在一生中圓滿領受果報的滿業,卻有很多。」也就是說,一個業只能引一生,不能引多生,也不能由眾多業來引出一生。但是在滿業當中,一生有多業能圓滿。
《集論》則說,頗有諸業,唯由一業牽引一生。又有諸業,唯有一業牽引多生,頗有諸業,由眾多業牽引一生。亦有諸業,由眾多業牽引多生。
《集論》則有不同說法:有些業,是一個業只牽引一生(一引一);有些業,是由一業牽引多生(一引多生);或由很多個引業牽引一生(多業引一生);或由眾多業牽引多生(多業引多生)。
釋中說云:「有由一剎那業,唯能長養一世異熟種子。及由彼業而能長養多世異熟種子,有由多剎那業,唯能數數長養一世種子。及由眾多互相觀待,而能數數長養輾轉多生種子。」
《集論釋》中也說:「有一剎那業,僅滋長一生的異熟種子(引一生);以及由一剎那業,可以滋長多世的異熟種子(引多生);也有眾多剎那業,只能反覆滋長一世的異熟種子;以及由需要眾多業互相依賴而聚集,從而反覆滋長、輾轉潤引生多生相續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