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7 09:44:43deepmind

佛學基本知識 96 二禪

佛學基本知識 96  廣超法師  講述


2)、二禪:

 

當一個人進入初禪後,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覺」就是對境物的感受「觀」就是起種種的思想。比如說你感覺到身體上有發生變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做什麼,這就是覺、觀。

這種覺、觀就是我們的心念在想東西;這樣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這個粗的心念捨棄,因為它也是一種
煩惱。當他把覺、觀的心念(尋、伺)捨起後,就會慢慢進入無覺無觀(又稱為無尋無伺)。這時,他的心靜如水,處在清明的狀態,內心一片平靜,很清淨,這叫內靜,與初禪的覺身寧靜有所不同

 

由於二禪是無覺無觀,他的內心再也不去思維和判斷所接觸的境界,不起語言的分別,因此這種定也叫「聖默然定」。一個人進入二禪之後無眼、耳、身識,唯有意識。二禪有四支,即內靜、喜、樂、一心

 

內靜:內心平靜,感覺到內心很清淨,

再也沒有語言的構思了。

 

喜:離開了覺、觀,離開了語言,內心歡喜。

 

我們內心一念一念的想,雖然口沒說,但是,是以語言的方式來想東西:印度人用印度話來想;華人用華語或其他方言來想。初禪有覺有觀,是用語言來想東西;而二禪離開了語言的想像,發現沒有語言的煩惱,他覺得很高興,稱為「喜」。

 

樂:身體寧靜與內心平靜,他感覺到很快樂。

 

喜與樂的差別:身體感受樂後,內心起歡喜。

 

一心:也就是「定」。進入二禪(定)的人,定在二禪的定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