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5 10:07:21life

郝龍斌:水岸VS.單車 城市之旅新魅力

天空碧藍如洗,冬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騎上單車慢慢踩踏,進入河濱自行車道,欣賞豐富的水岸生態,鷺鷥、游魚、野花,還有映照著城市天際線的清澈河畔,充分享受移動的樂趣。這是臺北市民生活中的小小幸福。

每一座偉大的城市,都有一條偉大的河流。從前臺北市與淡水河宛如咫尺天涯,居民與水岸被堤防阻隔著,親水,一度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這幾年在臺北市長郝龍斌與市府團隊的整治努力下,淡水河越見清澈,是三十年來水質最好的,而河濱單車遊,則成了最夯的休閒活動。

自行車道便民設施  水陸暢遊臺北市
臺北市河濱自行車道目前建置長達一O八公里,路線包括基隆河左右岸、關渡/金色水岸/八里左岸、景美溪左右岸、社子島環島與二重疏洪道、雙溪生活水岸及新店溪/大漢溪與淡水河等處,車道串連起左右兩岸,成為饒富趣味的臺北自行車旅行新路線。

其中最新鋪設完成、公館自來水園區橫跨永福橋的自行車道超級熱門,從公館一路騎到新店碧潭,可體驗新店溪南濱優質的人行開放空間、與公館商圈的買物魅力。觀山塔悠路自行車道,則可以盡覽內科園區的新穎建築群、大直美麗華摩天輪,還可遠眺一O一,是一條可近距離品味臺北城市風貌的路線。如果把單車與藍色公路結合,既能運動健身,又能搭船賞景,玩法更多樣化、更加有趣。

郝龍斌把美化、活化市民水岸生活,作為最優先處理的市政建設之一。從去年開始,自行車道每隔二、三公里,水利處便在大樹、橋下等蔭涼處設休憩點,讓騎士累了可以補充水分、恢復體力;過去部份車道過於狹窄,一到假日往往擠得水洩不通,現在大多已拓寬至四米寬,可供雙向通行,廣受市民好評。

車道沿線風景在市府妝點下,也變得越發美麗。基隆河畔將增設夜間照明、聲光音樂演奏,讓河畔成為情人約會、市民散步休閒的最佳場所。並將增建可供遊船停靠的藍色公路碼頭,未來藍色公路將串連饒河街夜市、大直美麗華商圈(美堤碼頭)及大佳河濱公園(大佳碼頭),形成完整、且具特色的水上遊程路線。

推動水上賞遊  體驗多元水岸風情
郝龍斌指出,公館是百年前臺北城的自來水發源地,自來水園區也是臺北市唯一沒有堤防的河畔。未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水,將是各國最寶貴的資源,公館水岸無論在過去或未來,在臺北城發展史上都具有一席之位,公館水岸文化圈的規劃也更顯重要。

目前公館淨水場增設了太陽能發電示範教育模組,將古蹟之旅與自然生態觀察緊密結合;自來水園區圍牆退縮二公尺,闢建了思源親水通廊,夜間的林蔭光廊更是浪漫滿分,讓水岸風情與市民更貼近。自來水博物館抽水站和量水室的古蹟整修後開放,成為新人婚紗取景的最佳地點,親水體驗教育區委外經營辦得有聲有色,包括漂漂河、滑水道、室內外游泳池,以及各種寓教於樂的水教育設施,讓孩子能在戲水中,深入認識水資源的可親與可貴。

郝龍斌計畫未來將推動串連藍色公路與大佳河濱公園花海等賞遊腹案,期盼臺北市區的水域活動能夠更豐富多元,市民能夠在划船、獨木舟、風帆等水上活動中,真正享受屬於臺北市的美麗水岸風情。

資料來源:aplus.taipei.gov.tw/ct.asp?xItem=1081633&ctNode=27835&mp=1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