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7-16 12:47:04JLW

泰國行三【LE ROYAL MERIDIAN的POK婚禮】

「我去泰國參加Pok的婚禮」。

明知這句話只是個啟動泰之行、讓自己娛樂的藉口,可我總不節制地賣弄著此點的重要性。彷彿想證明自己多重視友誼似的。

我和Pok其實不很熟,說過的話不多。因為他不多話,而我也不常找話題。但我卻很欣賞Pok這個男子,長的不高、談不上是美男或俊男,但他有一種穩定,一種知道自己在作什麼,而後靜靜地專心地作好,不仰仗嘴說、衣穿所顯出的穩定。所以在唸MBA時,他一向不爭、不多話、不出頭,但成績公佈後,大家總見得到他的實力。他的靜,之於我而言,反而像種隱藏的熱情,是目標設定後就會積極投入、持久燃燒的一種發熱能量。

Pok就是用這種熱情追求到Ta,他的妻子,一個聰明、獨立、能幹、有靈氣的女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他們的故事是Pui告訴我的,Pui是引荐他們相見的主要人物。

唸MBA時,Pok是Pui唯一的同鄉,也是Pui常去尋求課業解答之處。Pui喜歡用「木頭」形容這個常對她不理不睬、不懂得照顧女生的同鄉同學,但對他的才氣又不得不服氣。總之,Pui對Pok的評語永遠是褒貶參半,她總搞不懂這男同鄉的習性。

Ta早我們一年在Sheffield唸法律,後半期和Pui交集上,成了好友,一天到晚聽Pui抱怨著同學Pok的木頭性格。一次泰國社團的聚會,Pui引薦了Ta和Pok見面,結束後Ta也忍不住地和Pui說「他真的和妳形容的一樣」。後來兩人大多是一起出去旅遊、玩樂時的慢慢熟稔而已。

後來Ta結束學業回泰國後,兩人的故事才正式地開展。原來,Pok其實是一見鍾情,然後在幾次的旅遊中慢慢觀察注意。當Ta回國後,Pok才開始展開隔海的追求攻勢,為其作詞作曲,寄出吉他獨奏獨唱的錄音帶,還有一長串的長距離情書寫作以及個人網頁設立。Pok回國後才開始了正式的交往。

當然,其實這一切都是暗中進行,Ta偶爾和Pui聯絡時才提起。Pui得知後以及在敘述這一段過去時,總也是一副對「木頭」的積極行為,表現出完全不可置信的訝異。

兩人正式表白的時刻,就在Ta有天不經意地問起Pok喜歡的女子型態,而Pok兩眼直視著Ta說「像妳這樣,雖然看來獨立、堅強的不像女生,但其實是聰明有智慧,知道自己在作什麼的女生」。

而Ta接受追求、最後終身相許的決定,則來自於Pok讓她作她想做的所有事,讓她在自己的工作上全力衝刺、發光發熱,並在她的情神及情緒上給予相當的支持。同時,Pok本身也擁有自己的工作幹練與成績,努力地生活與工作著。

Ta其實是有宗教信仰的,是對佛教有想法、對前世今生、對人這一世的責任有認定的。因此,她希望自己要對自己所受的教育及能力有所實踐,先對自己這世的個人責任有些交代,而後才投入生子、養育下一代的使命責任中。兩人在責任的想法上有著共識。

於是,他們確定了彼此為終生伴侶,決定共赴紅地毯另一端。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婚禮在曼谷的Le Royal Meridian Hotel進行,因為Pok算是華裔泰人,家裡決定以中國式的婚宴禮俗完成婚禮。這婚禮和我在台灣見到的婚禮,以及Doris在香港見到的大同小異,只不過在泰國的婚宴上新娘只需一套禮服就能打發掉整晚的裝扮問題。

Pok的父親是商人,出生於泰國,祖父則來自中國。Pok父親知道我來自台灣、Doris來自香港後,很快地用流利的普通話及廣東話和我們開心問好。我們後來又知道他還精通潮州話、客家話、英語及日語,而泰語當然是最常用的語言。

我們這次坐的桌有一半安排是Pok父親的舊識老友,我們經引荐也與他們進一步交談。他們都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還有著相似的多語言能力,結果席間普通話、廣東話、英語、泰語互相摻雜,Doris和我一時還會亂了對象,用錯了語言。

好有競爭力的一代,我看著Pok約70多歲的父親以及他們的朋友,用一種讚嘆的心情估量著。Pok的父親告訴我們,他們年輕時對於語言的學習非常認真,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能力。他說,他們的下一代目前大多已經不會中文了,這樣的情形原本讓他有些遺憾。但近來由於中國市場的發展,使得這群年輕人也開始回頭學習普通話,希望能夠增加競爭優勢、進入中國市場,這樣的誘因梃令人開心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Sheffield同學們席開一桌半,多半是我只耳聞但沒見過的朋友。我和Pui成為室友的時間只有三個月,所以沒有機會參與太多泰國同鄉會的聚會,因此這些朋友多是看照片認識的。倒是在英國多留了一陣子的Doris,在Pui回國後仍保持著和泰國朋友們的相聚,因此對她而言,席上有許多的熟面孔。

我印象中的泰國同學在攻讀領域中的表現都相當優秀積極,而泰國同鄉會在我記憶中則一直是連結很緊密的團體。他們會舉辦許多活動,三不五時聚餐,前輩大力照顧後進,這一切讓我印象深刻。

泰國朋友對我而言則是相當友善的朋友。我對他們好客、大方的態度很有感情,以往不僅在Sheffield深受其惠,這次來到婚禮,也在聚會中新認識了許多人,相約下次來訪時再聚。

他們的邀約對我來說一直都很真切,不像客套的說辭,不像商業辭語,我的心這樣感受相信。他們一直也都是我對泰國有相當程度好感的主因。此外,他們積極努力的工作態度,以及大方接受外來文化,又保留自身個性的態度也是我對泰國競爭力的一種聯想。雖然,我接觸的其實只有少數一群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