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意義導向的教育目標 - 波格菈卡.韓丁格 / 商周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閒聊時,她提到了孩子接受演講比賽訓練的一些情況,其中關於撰寫演講稿這件事,不僅僅讓她覺得自己肩負重責大任,需要督促孩子有更好的表現,來回應老師的努力付出,此外她也希望孩子的作文能力,得經此而有所進步,不巧的是,在她指導孩子時,孩子總似乎不像她那麼看重,那麼認真,導致她的火氣忍不住上升,孩子情緒也不太好,儘管母子倆並不會因此決裂,可衝突循環是避免不了。
像朋友這般的親子衝突情境,相信大多數家長都不陌生,不可諱言,這背後參雜了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擔憂,老實說,當了這麼多年媽媽,Julin跟孩子的過招次數也不在話下,但無論是基於什麼原因,應該沒有人對於起衝突這件事,感到樂此不疲吧?相反地,衝突一旦發生,即使最後孩子順遂了父母的意見,看似贏方的父母,又有幾個真的是打從心底感到高興?而孩子感受到、體認到、學到的又是些什麼?
對於教養孩子,在《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的導讀裡,邱教授以一個現代孩子忙到不行的生活實況為例,指出了現代大多數父母普遍存在的盲點,確實,要父母完全無視於內心對孩子的期許是不太可能,然而,教養目標是以「目的」為導向,或是以「意義」為導向,兩者培育出的孩子,性格可能大大不同,當然這並不是說以「意義」為導向,就完全不會起衝突,那為何還要那麼做?作者韓丁格在前言裡便已大方揭露。
關於教養,在我們還沒來得及深入思考其中理論,其實就已經在進行了,而跟孩子間的衝突,自然也不可能是掛零,現在才回過頭來閱讀這些談論教養的書,會不會有點太晚?都說「不怕慢,只怕站」,更何況教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管是有心或無意,從言語到行為,從面對事情的態度到處理方式,無論是父母、師長,甚至所有接觸到孩子的人,都有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那麼,究竟要怎樣做,才稱得上是以「意義」為導向?究竟何謂內心強大的孩子?又如何才能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作者韓丁格在書裡說得很清楚,《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並不是在鼓勵主要教養者,將孩子視為雜草,頂著「意義」之名撒手不管,更多時候只是不建議將孩子養成溫室裡的花朵,養成世人眼中的草莓族、啃老族、媽寶、爸寶,並幫助孩子在體驗到幸福的同時,也學會以最好的方式來處理不快樂、不適和挫敗。
正所謂教學相長,用心教養孩子,往往不是只有孩子受益,如果你也認同以「長出強大的內心」為孩子的教養目標,就是還不太清楚該如何進行,欠缺臨門一腳,不妨從作者在書中所特別提出的,五個支柱和十一個靈感著手,請相信並肯定孩子的能力,適度地給予更有助於他們成長,除此之外,也別忘了在教養孩子之際,自己也要先長出強大的內心,才能成為孩子更好的學習對象,畢竟孩子的模仿力是極強的。
【作品簡介】
波格菈卡.韓丁格師從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意義療法(Logotherapie)的創始人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
亞馬遜網路書店長銷20餘年,意義治療大師的教養經典。
特別收錄國際中文版序
意義教養將改變你和孩子的人生,找到生活的價值與幸福
韓丁格博士因為無數家長和教師的提問,而寫下本書,
說明如何將意義療法實際應用於教育與教養上,
教孩子樂於付出,勇敢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大小挫敗,
找到生活的意義,擁有幸福人生。
「意義療法」為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創立的一種心理治療法,在於引導人們探索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並以積極的態度來確立生活目標、正向面對生活的心理治療方法。
親炙大師風采並習得其精髓的韓丁格博士,在書中提出了5個具體且實用的方法,能幫助孩子發展自己出色的人格,學會以積極正向的心態去處理不快樂和挫敗感,
並能及早樹立自己的目標,適性發展,找到生活的意義,並且有能力去應對不時會發生的、令人沮喪的意外以及成長、課業、生活上的種種難題。
【作者介紹】
波格菈卡.韓丁格Prof. Dr. Boglarka Hadinger
師從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意義療法(Logotherapie)創始人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是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和自然科學博士,在德國圖賓根與奧地利維也納創辦並主持「意義療法與存在分析中心」(Institut für Logotherapie und Existenzanalyse Tübingen/Wien)。
韓丁格博士享譽國際,長年在歐洲各地舉辦講座和課程。她所創建的「人格發展模式」被廣泛應用於學校、生活咨詢以及管理等各個領域。
近年來,韓丁格博士發起「意義長椅」活動(https://www.sinnbank.com/),並致力於提倡人性化的建築與城市規劃。
◎作者/波格菈卡.韓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