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成長]《幻想中的朋友》。關於良善與信望愛 - 史蒂芬.切波斯基 / 皇冠文化
「如果前50頁還沒打動你,你的驚奇感肯定有問題!」,就是這樣一段話讓自己下定決心閱讀《幻想中的朋友》,藉以證明或許自身的幻想力一再被消磨,但驚奇感一定不會有問題,全書運用不到三頁篇幅的文字,將讀者帶到一個瀰漫詭譎懸疑氛圍的夜晚,看著小男孩大衛.奧森,瞞著父母溜出房間離開家,他的腦海裡不時出現聲音,畏懼害怕卻不能停下腳步,隨著他進入使命街樹林,敘述驟然而止。
時間一下子推移了五十年,主角也從大衛變成七歲半的克利斯多夫,要說克利斯多夫跟五十年前的事件有何關聯,一開始充其量就是小男孩和使命街樹林兩個線索,然而正因為大衛謎團的線索極少,反倒給了好奇的讀者探究的動力,但閱讀完《幻想中的朋友》後發現,即使大衛謎團最終沒有被解開,甚至將大衛謎團抽離,對自己來說,光是克利斯多夫就存在著相當的魅力。
書裡,看書時會覺得文字錯亂的克利斯多夫,似乎有閱讀障礙,雖然媽媽不只一次地告訴他,「分數級等和聰明是兩回事」,可學業分數表現不盡理想,成不了所謂的好學生這件事,仍舊打擊他的自信,讓他討厭學校,對上學感到緊張甚至是恐懼,儘管如此,想到媽媽為了讓他讀好學校而努力工作,他還是鼓起勇氣去面對,非但突顯出他的純真、良善,更使人感受到他的堅強、剛毅。
這樣一個小男孩,怎麼不讓人想要關切,又怎麼會不讓人為他感到心疼?更不用說,再加上電腦螢幕自動跳出的訊息,彷彿有著臉孔的雲朵,使命街樹林中傳來的小孩哭聲等,充滿神秘色彩的諸多元素,以及瑪利凱薩琳等陸續登場的人物,不僅為接下來的情節,鋪陳出更加啟人疑竇的發展,同時也堆砌出更耐人尋味的架構,字字句句都蘊含作者在細節處的用心,需要讀者細細咀嚼品味。
事實上,作者一直醞釀著更強大的意圖,他運用驚人的寫作功力,透過書中的個個人物,由多樣化的視角切入,循著人性中單純善良的特質,勾勒出表面上看似懸疑驚悚,實則進行更深層探討的故事,在幻想與現實間,在不尋常、不可思議的氣息背後,堅定地傳遞出相信與信任的力量,以及和善並非軟弱的信念,當然,超越親子、手足、朋友這些關係,無我利他的愛,也是作者意欲讀者加以思考的。
午夜夢迴時,那些自己聽得見的聲音,並非是小男孩的專利,那究竟是不是我們所想像的,或許《幻想中的朋友》可以提供一個思索的方向,真正的關鍵不在於對宗教信仰的認同與否,而是我們是否有足夠智慧去判斷,聲音究竟引領我們走向何處?是不曾消停的慾望,還是良知良能的展現,是毀滅還是安詳平和?人生的每一次抉擇,都可能帶來無法逆轉的影響,我們能不謹慎嗎?
【作品簡介】
怪事發生時,克利斯多夫和他的媽媽凱特已在磨林坊小鎮待了一個星期。當時他們為了逃離凱特的家暴男友連夜出走,來到這座純樸的小鎮。這裡雖然隱密但也有些怪異,克利斯多夫發現天上總有一朵帶著笑容的雲跟著他,奇怪的是,其他人竟都渾然不覺,只有他才看得見。
雲朵的笑容帶給他一種安全感,看它飄在空中,巨大得宛如遮蔽了一切,也將克利斯多夫心中的寂寞一掃而空。他跟雲朵說話,遠方就傳來隆隆的雷聲;他要天空放晴,雲朵立刻就讓雨停;他向雲朵眨眼,雲也俏皮地做出鬼臉。克利斯多夫很想告訴媽媽關於雲朵的事,卻又害怕被當成瘋子,於是就悄悄地與那朵雲成為了好朋友。
這天,克利斯多夫又和雲朵玩起了下雨的遊戲,但雨停之後,雲朵竟然頭也不回地飄走,留下他孤伶伶一人。克利斯多夫忍不住跟著它走,他們跨過球場,穿越公路,遠離市區,來到被籬笆隔絕的樹林。
看著「禁止入內」的警告牌,克利斯多夫停住了腳步,但在四周徘徊的雲朵再次對他露出了笑臉,克利斯多夫也像被催眠般泛起微笑,踏上覆滿泥土的小徑,進入了深不見底的黑暗。
整整六天,克利斯多夫就這樣消失了蹤影……
【作者介紹】
史蒂芬.切波斯基Stephen Chbosky
生於美國匹茲堡,南加州大學畢業,主修劇本創作。現為小說家、電影導演與編劇。
1999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壁花男孩》即一鳴驚人,蟬連《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逾兩年之久,全球銷量突破500萬冊,至今仍高踞亞馬遜書店分類排行榜冠軍,他並自編自導拍成電影,贏得多項殊榮。
他的電影作品《失落的畢業生》曾獲選日舞影展首映影片,並擔任過電影《吉屋出租》和迪士尼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的編劇,以及執導電影《奇蹟男孩》,他同時也是電視影集《浩劫餘生》的主創者。
《幻想中的朋友》是他暌違20年後的第二部小說作品,甫一出版就獲得熱烈回響,首刷即高達16萬冊,並入選華盛頓郵報、美聯社、時人雜誌、娛樂週刊、文學中心頻道、沃克斯傳媒的2019年秋季選書,備受各界好評。
◎作者/史蒂芬.切波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