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6 10:03:55草綠色

【桃園】龍潭三坑老街

 ◎龍潭三坑老街。


  龍潭三坑老街,一個客家族群的聚落。日前因為舉辦過石門活魚節而漸漸打開知名度。不過老一輩的人都知道,三坑子老街很久很久以前就是『龍潭第一街』,憑藉著大漢溪而成為大溪和內陸的一個水陸轉運站,像海邊的碼頭一樣,所以大約是從清朝開始,三坑子成了台灣幾個率先開展的繁榮聚落之ㄧ。

  後來,日本人為了修築桃園大圳,調來了許多的日籍的工程人員,讓三坑子更加的熱鬧,鼎盛時期聽說大街上連夜店都有,老街上有一塊褪色的藍綠色招牌,上頭寫著『サクラビール』字樣的招牌,就是當時最火紅的櫻花啤酒的代表了。

  不過也因為大圳修砌完成,大批的工程人員退出,大漢溪也因為大圳而水位降低,三坑子漸漸失去轉運站的功能,曾經輝煌的街道恢復平靜,時間在這裡好像凍結了一樣,讓三坑子老街的面貌一直保持在近一百年前模樣。

 ◎黑白洗。

  老街的入口處有一個以前婦女們洗衣、洗菜和聊天聯絡感情的地方,叫做『黑白洗』。我一開始以為這「黑白洗」是台語「隨便洗」的意思,還在奇怪這裡明明就是客家人的聚落,為什麼用閩南人的語法來命名。後來看見牆上鑲嵌的大理石刻文,我才知道原來這黑白洗的名字,是有勸導世人的意思的。

  黑白水,黑白洗,
  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
  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

  連三坑的地名都寫進去了,真的很讚。

 ◎永福宮。

 ◎永福宮的屋頂。

      ◎永福宮門邊往外看。

  整個三坑老街的中心,就是以這座已經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永福宮」為中心。永福宮位於老街最底端,現在裡頭供俸的主神是三官大帝(堯舜禹),而不是傳統客家人最主要祭祀的三山國王,原因為何還要仔細研究。

 ◎永福宮內的香爐。

  記載永福宮是從清朝乾隆56年(1791年)的時候開始興建的,是當時居民的信仰中心,現在廟門前的廣場也成了居民聚會活動的場地之ㄧ。它曾經經過三次的大遷移,最後一次是在日本大正十三年的時候(1924年)才搬到現在的位置上,如果有時間不妨到廟內的龍柱上找找,還能看到「大正十三年」的落款呢!

 ◎威武堂。
 ◎綠油油的菜園。

  龍潭三坑居民的生活很純樸,雖然老街兩旁的許多房屋已經改建成現代的樓房,但是還是有很多老居民喜歡自己種菜,老街四周圍都可以看見綠油油的菜園,你能想到的各種蔬菜這裡都找得到。現在蔬菜價格大漲,不會受到影響的就屬這群勤勞的客家阿嬤們。

 ◎柑仔店。

 ◎好吃的小時候零嘴。

  在永福宮旁有家「柑仔店」,和小時候看到的雜貨店幾乎是一模一樣,超級懷念的,尤其是透明塑膠罐內的紅芒果和蜜餞等小零嘴,光想就快要流口嘴了,小時候的味道在看到的瞬間,似乎又在嘴裡散了開來。

  老闆娘說,這家店足足開了一百多年,店內許多呈設的木頭錢箱和櫥櫃都是還正在使用的老古董,超級復古的。以前有識貨的骨董商發現這些老古董很想跟老闆買下來,不過老闆實在是捨不得割愛,就一直保持到現在。


  喜歡極簡單純樸生活的你(不喜歡的人去了只會覺得無聊),找個時間去踩踩吧!看能不能找到你記憶裡的那個快樂童年!




Bu 2007-12-14 16:54:59


三坑是個好地方
歡迎你來

版主回應
我要搬去龍潭了...
以後機會多的呢...謝謝你....
2007-12-14 21:33:24
Bu 2007-12-13 21:38:58

空氣新鮮
但交通超不方便

有逛到小溪邊嗎?
夏天泡泡腳超涼快:)

版主回應
有啊..只是這時候的天氣泡腳應該很冷吧...
夏天有機會就去試試...
2007-12-13 22:29:21
Bu 2007-12-09 23:16:49

我家在那:)

版主回應
真的嗎?你好幸福... 2007-12-09 23: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