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26 12:26:32Judy

賢-晨光媽媽手記- 12



賢和他最想做的事圖畫



2009.11.18

1.主題:遊戲-傳數字

 

2.使用器材:
(1)
心算卡
(2)
圖畫紙24

 

3.獎品:(1)小卡片 (2)貼紙

 

4.進行方式

(1)兒歌-小小地種小花、大烏龜小烏龜、一對棍子

(2)抽籤上台表演兒歌-女生組-3138:一條彩帶;男生組-1207:一對棍子;獎品-小卡片
(4)
說明遊戲規則
   A.
依每排6人一組,共分四組

  B.每排之第一人出列至台前,計算心算卡的數字,其餘小朋友均趴在桌上,不能抬頭偷看

  C.第一人依著答案輕拍該組第二人的手臂,不能開口說話,若有不明白的,可以用手式要求再傳一次數字

   D.以此方式將答案依序往後傳至該組最後一人,再由最後一人到台前來回答數字為多少

  E.答案對的那組獲勝,獎品:貼紙
(5)
視時間狀況,可再進行一至多次比賽,且到台前者依座位順序輪流

 

5.實際狀況:
(1)
雖說明了不可開口說話,說明了數字需往後傳,說明了第一次是試玩,得失心重的孩子們,此起彼落地說著:"他們這組用說的,不算!",還有才傳到第三個人就跑出來說答案的,一片混亂,真是高估孩子們的自制力與理解力

(2)意外的是有兩個娃兒0940拒玩,原本還問著他們二人想做什麼,怎料09那男娃兒不予理會並耍寶逗樂週邊的同學,40的女娃兒不肯說話,接著021238玩起玩具並閒聊起來,對於孩子們的不尊重態度,有著不滿,於是將一干人等喚至台前,要他們討論想做什麼,可40那女娃兒怎麼都不出來,拗在座位上,於是要他們至40那裡討論以後週三的晨光時間想做什麼

(3)場面僵住,問他們討論結果如何?個個搖頭,問他們是否仍要參加週三的晨光活動?除了40號女娃兒外,連班上其餘同學都舉手,請他們回座,並發下圖畫紙,要大家畫出:"最喜歡做的事或最想做的事,今天下課前交出。"40小女娃兒原拒絶同學傳來的圖畫紙,但,見到大家努力畫畫,自個兒又不曉得能做什麼,最終還是取出彩色筆來畫圖

(4)對於沒有特定主題的"畫畫",大夥是一陣茫然,於是,對他們說:"畫出平常最喜歡做什麼事就可以了,今天下課前不論是否完成都得交出,一定要寫上名字或號碼!"

(5)今天的我非常的嚴肅,而孩子們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嚴肅的我,不過對他們來說似乎沒什麼影響,倒是上廁所的娃兒多了許多!

 

6.自我檢討

(1)需要對孩子們如此嚴格嗎?抑或是對自己的付出,要求相對的回饋過高呢?

(2)每一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個性與喜好,希望每次的活動都能夠滿足他們,其實是不可能的,想當然耳,孩子們的參與意願也就會有差異,究竟該如何平衡落差?好難!

(3)是否就以說故事來進行每一回的晨光時間?反覆思索,呃?會不會是對自我的要求也過高呢?太高標準是以自尋煩惱?呵!或許!

(4)賢交出的圖畫是:"跟我媽媽玩遊戲!"當看到這幅圖畫時,沒有喜悅,反有著極大的震撼,賢是敏感的孩子,他知道媽咪真的生氣了!為著自己玩玩具的這件事,他想要用這張圖來道歉!

孩子原就是天真的,原就是容易受影響的,原就是喜愛玩具的,自己一直是明瞭的,今天卻在自我的尺度裡,要求孩子們,這樣做對嗎?

(5)嗚~我,是不是又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