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音樂專欄:當對話全部變成了音樂......
在上回的文章裡,我們一起聽了幾首歌曲,這些歌曲在樂理中有個正式的名稱,叫做「詠嘆調」(aria),它是主角在表達心情和展現歌唱技巧的段落。不過有小朋友ㄧ定也會在點選影像時發現,角色們在說話時,背後也有音樂跟隨,這些音樂沒有固定的節拍,就像我們平常說話ㄧ樣會忽快忽慢,這些段落叫「宣敘調」(recitative),它的作用是讓劇情能夠發展下去。
通常一部歌劇會由詠嘆調和宣敘調穿插而成,但有一部歌劇很特別,它幾乎沒有明顯的歌曲,整個作品都呈現著「宣敘調」風格,它就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佩利亞與梅莉桑》。因為都是對話,所以整體聽起來非常自由、流動,可以說把「人」的心思飄忽不定表現得相當真實。
少女和少年相遇
歌劇從森林場景開始,少女梅莉桑不小心迷了路,又忘記如何回家。她蹲在泉水邊哭得很傷心,直到路過的侯爵戈洛見到她,覺得她獨自一人實在太危險了,才把她帶出森林。
戈洛把梅莉桑娶回了城堡,希望她能在那裡好好生活。梅莉桑剛開始很害怕,覺得整座城堡都被森林籠罩,處處都很陰暗,最亮的光還要從海面反射進來。還好她後來認識了戈洛的弟弟佩利亞,兩人年紀較為相近,佩利亞帶她熟悉城堡、一起到井邊玩,她心情才好多了。
就在梅莉桑慢慢打開心房時,一不小心把戈洛送給她的戒指掉到了井裡,戈洛發現後非常生氣,就叫佩利亞帶梅莉桑去找戒指。佩利亞帶著梅莉桑走過陰冷的海邊、進入黑暗的洞穴,結果戒指始終沒有找到,梅莉桑卻找到了她心裡最喜歡的人——佩利亞。佩利亞與梅莉桑的感情越來越強烈,但梅莉桑已經嫁給了戈洛,兩兄弟於是發生非常大的爭執。戈洛最後失手殺死了弟弟,梅莉桑則因為太難過,生下戈洛的女兒後便撒手人寰。
音樂描寫真情感
這部歌劇中最有名的場景是第三幕梅莉桑在梳頭的時刻。音樂由一個非常寧靜的長音緩緩展開(58”07),很仔細聽,會聽見豎琴在長音之下發出微微跳動的聲音,就像海面閃著星星的倒影。長笛接著吹出了一段重複的簡短旋律(三個音組成,58”25~58”40),彷彿海風吹向城堡,迴旋在梅莉桑的髮絲之間。梅莉桑站在窗邊唱出了對佩利亞的思念(59”19),結果唱著唱著,佩利亞就真的出現在窗下(1’00”28),此時「風聲」再度響起,並且越吹越急(1’00”46~1’00”55、1’00”59~1’01”09),樂聲烘托著兩人的激動。佩利亞希望梅莉桑能把身子彎低一點,讓他們更靠近彼此,最後梅莉桑整頭的長髮都垂落到了地面(1’03”39~1’04”10),佩利亞握著梅莉桑的頭髮好像擁抱著她。德布西在此讓一段快速音群由高音絃樂和低音銅管接續演奏出來,音色變化完全營造出了這個時刻的魔幻感!
第二幕開始——兩人第一次相處、到井邊玩的場景也很動人。絃樂率先演奏出像蝴蝶一般翩翩飛舞的顫動音型(30”45~31”09),營造出風和日麗的氣氛。佩利亞突然提議:「湖水聽起來好像睡著了,妳也想躺在水池邊休息嗎?」此時英國管悠悠從樂團中響起(32”01~32”14),其充滿鼻音、帶著慵懶性格的特性,將梅莉桑從陌生、害怕到喜悅、放鬆的情緒變化很生動地表現出來,聽者受到樂聲影響,到了這個段落也就不知不覺開始祝福起兩個人的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