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6 23:23:25Camille

《不用讀完一本書》皮耶.巴亞德

◎有文化素養並不是指特別讀過哪本書,而是要能夠找出自己在書籍體系中的方向和位置,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瞭解書會自成一個體系,而且你也必須能夠找出這個體系中彼此相關的所有要素。

◎多數與書有關的陳述都不是關於書的本身(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而是關於當下我們文化所依賴之更大的書系。

◎小說的目的是要「將一種或數種想像的『生命』傳達給我們,它被具化成各種角色,而這些角色的時空背景和生命歷程早已被設定好。」這種特性區分了小說與詩作,並使小說得以無傷大雅地被摘要和轉譯。

◎所謂文化素養,涉及兩種能力:一是能夠瞭解個別書籍在集體圖書館中的位置;二是能夠定位自己與每本書的關係。這種理論的邏輯蘊含是:最終,我們完全不需要接觸過一本書,也能夠掌握該書的意義,並且能表達自己對它的看法。閱讀的行為可以與具體的書冊分離,因為真正重要的是與書籍精隨的相遇,這種相遇透過無形的東西,或許還更容易達成。

◎我只翻閱書,不研讀書。我從書中所獲得的東西,絕不再是別人的東西。我只吸收能讓我的思考判斷力得以受益的內容,我將書中的思想和觀念融會貫通,至於作者是誰、內容談論的地點、詞彙和其他情境,我一概立即遺忘。~蒙田

◎對我們來說,不論有沒有做筆記,又或者我們真的相信自己忠實地牢記了書中內容,但事實上對於所讀之書,我們所能保留的,不過是浮光掠影、隻字片語,就像漂浮在遺忘之海中的許多小島。

◎我提出「內在書籍」(inner book)這個概念來指涉一組神秘的圖像,這種圖像可能是集體的或個別的,出現在讀者和任何新的書寫篇章之間,在讀者不知情的狀況下,形塑了讀者的閱讀經驗。讀者多半在無意識的狀況下,讓這個內在的想像書籍成為濾紙,篩選出新文本所要保留的要素,以及決定這些要素的詮釋角度。

◎由想像力與個人神話所編織而成的個人內在書籍,會影響我們閱讀的欲望,亦即我們找書與閱讀的方式。

◎就像集體的內在書籍,個人的內在書籍也會創造出一種體系,讓人依此來吸收其他文本,參與其他文本的接受和重組過程。在這種意義下,內在書籍會形成一種架構,而我們就是透過這種架構來閱讀世界,尤其是閱讀文本,並且梳理出我們理解文本的方式,同時也創造出一種透明的幻象。

◎要和作者談論他的書但卻沒讀過那本書時,在這種情境下,唯一有用的建議就是:籠統稱讚,別說任何細節。作者不會期望聽到你幫他做摘要,或者理性分析他的書,你不要這樣做,作者會更感激你。他只希望聽到你說喜歡他的著作,同時盡可能說得愈模稜兩可愈好。

 

◎要擁有幸福和諧的愛情關係,條件之一,就是自己讀過的某些書對方也讀過(雖然兩人讀過的所有書籍無法完全一模一樣),而這也代表雙方同樣沒讀過某些書。在愛情關係的初期,很重要的一點,是表現出自己能符合心儀對象的期望,而方法就是讓對方瞭解我們的內在圖書館。

◎有時間去閱讀對方心中重要的書籍,讓彼此能分享相同的閱讀經驗,或許這樣一來就能達成真正的交流,讓彼此的內在書籍有所重疊。在許多需要吸引對方的場合,這種方法讓我們得以告訴對方,我們和他共享同樣的文化宇宙。

◎對書籍加以溝通的領域,以及更廣泛地對文化的溝通領域,或許可被稱為「虛擬圖書館」,一方面是因為這個空間是由意象而非書籍所支配(尤其是自己的意象),另一方面是因為其並非根植於真實世界的空間。

◎文化就像是一個劇場,透過隱瞞個人的無知與破碎的知識,這個劇場才得有活力。

◎在這種文化脈絡下,書籍,不論是否閱讀過,會形成第二種語言,透過此語言我們可以和自己對話,與他人溝通,在有衝突時捍衛自己。書籍就像一般語言,藉此讓我們表達自己,此外它還能讓我們成就自己,透過各種摘錄與重構的章節片段,來補足我們人格中失落的一些元素。

 

◎若一本書的意義不在於該書本身,而在於與它有關的所有討論,那麼要談論它就不需要透過閱讀,而是要關注這些討論。因為真正重要的不是書籍本身,而是與書有關的評論空間,以及書籍被轉換之後的樣貌。書是一種具變動性的物體,是文本與人類所交織出來的一種彈性關係,從而我們必須在正確的時機說出一個合適又精準的評論。

◎書籍的持續變動不僅會影響其價值,也會影響其內容,使內容不再具穩定性,而會因著外界對內容的討論而歷經顯著的變化。這種文本的流動性不應該被視為缺點,相反地,對某些懂得臨機應變的人來說,文本的流動性正好提供絕佳的機會,讓他可以成為自己沒讀過的書的創作者。

◎對書籍來說,真正重要的是書籍以外的東西,書籍只是討論當下的工具或媒介:討論書,不在於討論書籍本身,而在於討論書時的那個當下。真正具意義的關係不是小說中兩個人物的關係,而在於它對「讀者」的關係。

◎書籍所具有的模糊性與心理分析可以有多種解釋的情況有點類似。......同樣地,對一本書的意見,僅取決於做出陳述的當下,而且只有在那個當下才具有意義。

◎評論的真正對象不是其所討論的作品,而是評論本身。

 

◎反對閱讀的主張就在於,通往自己的路徑是書本,但書本始終也只是路徑。好的讀者所參與的是「書籍的經歷」。所謂好的讀者,是指知道每一本書都承載著部份的自己,讓他得以透過書籍接觸到自己,但前提是他必須具備智慧,不會只停留在書籍本身。

◎真正重要的是談論我們自己而不是談論書籍,或者透過書籍來談論我們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好好評論一本書),那麼我們對這些情境的認知就會徹底改變。

◎傾聽書與傾聽自己這兩種不同的模式,讓人想起心理分析的作法:傾聽的主要功能是要讓病人從自己內在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最後,病人終能將成為自己唯一的主人,敞開心胸迎接所有的契機。

 

◎然而,誰能否認談論沒讀過的書這件事能建構出真正的創作,也具有與其他藝術形式相同的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