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08:56:18Camille

朱熹1

心,未發、已發。談心性、理、氣、修養的問題。

朱熹對北宋思想有所繼承。

1.周敦頤

太極生化,《太極圖說》。

《通書》,乾、元。誠圓誠立,說明價值根源。

2.張載

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

,先天心知覺後天活動。

,統合的關鍵能力作用。

A.湖鄉學派。胡安國、胡寅、胡宏(五峯)→張栻(南軒)

人生以來,心未有不動。心不動時之體驗?於動中省察自覺。

B.朱熹閩學。楊時。羅豫章、李延平、朱熹。

於靜,喜怒哀樂未發之中,談涵養(心已發活動,性本然未發)。

C.大程《定性書》

動亦定,靜亦定。


朱熹

心、性、情三分,在作一整合,中和新說。人的性來導引人的情,歸結到程尹川「涵養需用敬,進學在致知。」

「一物須有一理」。

物,人倫事物、天地之物。

心,心統性情。統,是主宰義,用以統攝性與情。

性,天生的、未發的。義理、氣質。

情,應世時的情緒反應,已發的。

★心性說→仁說→理氣說


鵝湖之會

陸九齡、陸九淵、朱熹、呂東萊,合著《近思錄》。

下學工夫在讀書明理,超離生死的人倫大方向。否則,將心太簡、支離、流禪。

《伊洛淵源學》朱陸,太極之辯,「無極而太極」。

朱熹以周敦頤為理學第一人。因儒學的道統比如何去致世(二程)較重要。致世,是承認儒學道統後的事。

上一篇:二程的發展

下一篇:朱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