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5 21:48:40冥界

別為了討好每個人,忽略正確的事

釐清、化解對當責的5個誤解

然而有時明明已經力行「當責」,卻未能交出令人滿意的成果,中間究竟哪裡出了錯?其中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當責的概念出現某些誤解,以致於功敗垂成。

當責式管理的意義是:已經準備好去做任何必須做的事,不但能完成工作,還能交出成果。然而有時明明已經力行「當責」,卻未能交出令人滿意的成果,中間究竟哪裡出了錯?其中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當責的概念出現某些誤解,以致於功敗垂成。

一般來說,對當責的主要幾個誤解,包括:1.過於低估「個人期望值」(personal expectations);2.沒有活出誠信正直的意義;3.將當責視為名詞而非動詞;4.不能釐清變革與衝突與當責直接相關;5.沒有幫助其他人發展個人當責(personal accountability)。以下針對這5個誤解,分別提供解決方法:

方法1:訂定高標準「個人期望值」

當責的啟動不是從外部(without),而是從內部(within),因此,最基礎的步驟就是訂定更高的個人期望值(personal expectations)。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經理人經常誤以為「個人期望值」就是其他人(包括老闆與部屬)對於自己的最佳詮釋,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別人對自己有時候可能會有錯誤的期望。至於如何設定期望值?這裡有5個協助經理人設定期望值的關鍵:

1.設定清楚的期望值:有成效的經理人,絕不會讓事情出現模糊不清或模稜兩可的情形,因此,目標的設定要盡量明確、精準,讓責任感能夠很確切。

2.全心全意承諾,完成你的期望值:當責式管理的意義是:已經準備好去做任何必須做的事情,完成工作並且交出成果。因此,要培養自己能夠在沮喪中堅持、在考驗中挺立,以及處理失望打擊的能力,不論受到各種誘惑,仍然必須持續忠於承諾。

3.確定「對自己而言,這個期望值是務實的」:除了確認自己「可以達到」預設的期望值,也要確保期望值是「可達成的」,而非遙不可及、不切實際的夢想。

4.寫下期望值:明確寫下期望值,同時也寫下可能阻礙自己達成期望值的事物,保持隨機應變的彈性。也就是說,當期望值面臨威脅時,至少可以立即採取迴避的措施。例如,自問:「達成了期望值之後,將對我造成什麼樣的效應?」

5.定義期望值:我們必須定義:成功會是什麼樣貌?什麼型態?或是什麼時候能夠確定自己已經達到成功?換句話說,當責式管理者會自問:「對我來說,這件事是對的嗎?現在執行這個專案是對的時機嗎?」

方法2:活出「誠信正直」的真義

許多經理人以為,「當責」相當於倫理道德,但事實並不然。成功的當責式領導,根植於高水準的個人誠信正直(personal integrity),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取而代之。

會影響當責式管理的兩大阻礙分別是:唯唯諾諾的人(yes man)與討好者(pleaser)。誠信代表行動,身為經理人,應盡可能避免做個唯唯諾諾的人,因為這樣只會影響事情的進行,而且距離真實更遙遠。

方法3:將「當責」視為「動詞」

要注意的是,當發生問題時,許多人習慣將問題以「當責」包裹,例如,拋下一句「相信我,這絕對不會有問題」,而後卻一走了之、不見蹤影。

當責式管理者必須了解,「當責」是「動詞」、而非「名詞」;既然是「動詞」,就要確保是立即能啟動的「行動」,否則當責很容易流於「耍嘴皮子」,成為永久無法付諸行動的「名詞」。

1.「小事情」的重要性:一名伐木工頭詢問一位勤奮砍樹的伐木工人,為什麼總是達不到規定的伐木量?工人回答:「我一直很努力工作,所以忘了磨利斧頭。」磨利斧頭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卻很重要。因此,千萬別因為「事小」而輕忽它,「小事情」有可能是最重要的。

2.不要計畫過度:有當責的經理人必須擁有願景,而高標準的當責也必須事先有完整的計畫,但是也不能為了計畫而計畫,或是好高騖遠,必須讓自己所做的貢獻,都謹守在讓組織更進步的活動範圍內。

3.工作更有效率:一個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想要工作更有效率,必須有其他人參與。

4.做好準備:如同螞蟻會在冬眠之前,將糧食囤積妥當一般,預先做好周延準備,是生死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