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的飛躍:吳文波「迷霧森林」的體驗
吳文波繼「晗光行」展出森林系列之後,再度於「意在藝術」披展。由於兩處的空間大異其趣,因此這回的展出便有意外的效果。
當跨進「意在藝術」的空間,第一個反應是好暗,為什麼燈光不打亮一點?不過,當開始細細觀賞一張張作品時,對於光線的疑慮不知不覺間消失。大體巡迴了一件件作品和整體迴繞的空間後,正如展覽標題所示,產生一種黝暗中遊走在瀰漫著霧氣森林的感受(見上圖)。在這大氛圍下,作者又藉著不同視角、以各色各樣的樹木形態披露給我們種種迥異的生命情趣。我們甚至可以說,它們涵括了我們生活中所有可能的生命狀態。
那麽,我們怎樣在作品中讀出所謂的生命狀態呢?這就需要我們整個思想情感的投入,在自己身上喚醒所有相應的內在外在經驗,去和作品相驗證。這兒,可以稱之為「想像力的飛躍」。藉著省視自己經驗的對應內涵,藉著想像的翅膀,努力飛向作品隱喻並意指的既抽象又具體的美感經驗。然而我們需要時間。我們要花時間注視這件作品、觀照這件作品。10分鐘、20分鐘、或更多的時間;我們不斷對它觀看、觀看、觀看,它不斷對我們啟發、啟發、啟發。到了某個高點,彷彿作品開了一個豁口,我們便順勢滑了進去。我們進到作品中,和它了無隔閡。這個「它」既是作品也是背後的作者。那是一個三者充分交融的狀態。
記得傅雷家書中,傅聰向父親抱怨最近彈琴手指不聽使喚。傅雷告訴他兒子,這不是手的問題而是心的問題。他勸傅聰開車約一個多小時到附近的美術館看畫。一次只要看一到兩幅畫,用這方式來解決手的問題。法國鋼琴家布呂修樂希就曾到羅浮宮臨摩大師之作。這不是為了習得繪畫技巧,而是為了更深入了解作品。我相信這幫助了她擴增了琴藝內涵的厚度和廣度。
所以,基本上觀賞視覺作品就是如同聆賞音樂一樣,其實是時間的藝術,需要我們花上一段時間,解除自己的成見和武裝,和作品相互對話、溝通,然後才有幸進入作品之中與之心心相印。有幅網路廣傳的圖片:“Expose yourself to Art”,正完美了詮釋藝術欣賞的訣竅。
在此要感謝吳文波於《意在藝術》空間二度的展出,讓我得以超越構圖完美、層次豐富的感想層次,進而一窺他藝術的真諦。以下就他的三件作品,略談讀獲的經過和心得。
第一件作品:
首先注意到的是左邊中間到上面一帶層層疊疊的樹影,一層一層交代得清清楚楚,就跟我在公園注視遠近的樹木、仔細觀察那層層疊疊的葉片,有著一樣的真實感。而吳文波的攝影和鉑金印相完美傳遞這種真實的美感。接著我往後退一步,留意到樹幹一柱擎天之勢,蘊含著上升和成長,整體看來,又有著沖天花火的意思,充分表現了生命茁壯並開展如花火的意象。如果細看樹幹上的坑坑疤疤,十足生命歷程的象徵。而這一切是在朦朧調子的襯托下自然呈現。
第二件作品:
這一排樹群,彷彿樹林裡神秘精靈的遊行行列 (parade),他們自顧自地邊走邊舞。讓人聯想到英格曼·柏格曼的電影《穿過黑暗的玻璃》中,夜晚在屋子長廊遊走的一群如馬戲班子的詭異隊伍。又像費里尼《八又二分之一》片尾,主角帶著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童年記憶人物這一長列隊伍,在開闊的空間中遊行。似真似幻、似鬼魅似現實,某方面來說,不就是現實人生的縮影?作品中,遠方有個反向運動的人形樹,完美形構了這件作品的構圖美學。再度強調,環境中葉影多層次的調子變化,更增添了鮮活的意趣。
第三件作品:
本圖由 吳文波 提供。
這是一件令人驚心動魄的傑作。作者截取了一棵大樹黝暗根幹部分作為主題。我們無法窺見全貌,只能感受到其龐碩巨大的樹幹。在濛濛的霧裡,似乎我們躲在樹幹後方,默默觀察前方的光影。由左後的暗影到右前方光亮的明暗變化,這漸層的的展演暗示了微妙的相反動態,非常特別:一方面在身體上我們處於後退隱蔽的狀態,另一方面在視覺和心理上我們卻隨著光影的漸變向前展望。或者說,我們處在既向內又向外的兩極無限涵攝中。
作為鏡頭中主題對象的巨樹,不甚清楚;是局部、非整體的,但卻有巨大的存在感。攝影家不再是窺探的主體,他隱退了,退回到謙卑膜拜的位置,敬畏並暗自稱頌這神秘詭譎的大自然迷景,進入神馳忘我之境。這是一闕崇高的頌歌。人,只是自然的僕人。榮光歸於大自然!
局部
上一篇:上山訪老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