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4 11:36:46Katle and Joe

陳必先筆記


這是聆聽陳必先《貝多芬計畫》兩冊CD的隨筆。
無俚頭,聽到哪想到哪寫到哪。

陳必先的琴藝是誠懇而全心全意的付出與奉獻。
一如她既往的莫札特和舒伯特,這貝多芬她探掘到旁人未及的部分,客觀而深入。她的心貼著客觀的曲譜解讀,扎扎實實、不容分毫差錯或過度個己的表現;或者說,把洽當的個己體悟裝入貝多芬的容器中。那種恰到好處的表達手法又像極了中國文化所強調的中庸之道。在她的琴音中體會到中庸的強大力量,這是始料未及的。


適度呈現一個近觀的貝多芬,但不是熱情的擁抱或移情同感若艾莉奈之所為。
聽她的貝多芬之後,忍不住想望她的海頓。因為在她的貝多芬中,聽到不失俏皮的趣味,聽到可以詮釋海頓那慧黠仕紳的手法。真希望日後能欣賞到她的海頓。

雖然她在德國學習,但似乎有著俄羅斯的冷峻、堅毅和凝重風格。而其中又含著某種深切的柔情體認,被包在琴音的內裡深處。

她的觸鍵強弱和斷句的選擇,在聽似平均的外表下,其實常有出人意表不隨常理的表現。
最佩服的是:像日本指揮家朝比奈隆一樣,從頭到尾充滿張力沒有鬆脫之處,而在這麼結實的演出中仍然掌有細緻的變化。

陳必先的鋼琴演出是耐聽的,但在播放錄音的複製時,由於缺乏現場的鮮活氣氛,也許需要重複聆聽才能領略她似乎平實的表面下豐富雄闊的內容。而且音量需要夠大才能由細節體會其中的豐富。

她的鋼琴藝術是內蘊的,而非外顯的。就是Q彈的觸鍵和彈性速度也是收斂在琴音裡,需細細品味,所以耐聽。因此聽她的演奏,不是等待她的琴音來吸引迷惑我們,而是我們要先投入進去,然後才會發覺她不斷施展出的迷人誘惑力。

鋼琴家付出多少,聽眾便會投入多少;聽眾自己投入多少便有多少收穫,同時鋼琴家也得到同等的回饋。鋼琴家的付出絕對值得,同樣,面對非凡的演出,聽眾的投入也一樣值得!


《悲愴》的慢板第二樂章,安妮費雪一反規律漫步的節拍,給出反省意味的內在攪動。陳必先也別出心裁,賦予了顛簸凝重的步履,呈現了困頓奮進的生命情狀。

而不管是莫札特、舒伯特還是貝多芬,陳必先都賦予了非常過癮的積健情懷!


後記:
事後,在油管看到陳必先現場演出的錄影片段,在影像和琴音中皆可讀到陳必先激昂的爆發力,這似乎在後製的錄音媒介中難以接收到的。看來後製把聲響關進了籠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2y1ooi0C8

______________

參閱:
陳必先教給我的東西
「陳必先從歌德般的古典理性點切入,賦予每一個音符具體實在的形態和起承轉合。如此晶瑩剔透,透明到一目瞭然,毫無一點雜質;純淨,一種靜悅,彷彿沒有一點表面上的情感起伏,只是誠摯地把音符交代得一清二楚。」( 聆聽席夫鋼琴錄音隨筆 )
艾莉·奈琴藝的強大移情同感能量  
20世紀不安的靈魂——關於安妮費雪的琴藝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