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2 15:50:19Katle and Joe

聆聽福特萬格勒錄音CD的感想

《聆聽福特萬格勒錄音CD的感想》



剛播放福老指揮維也納愛樂的一套CD。其中一片安排了舒伯特第八和貝多芬第八,分別是1953和1954年八月30日的指揮錄音。



每次播放福老的錄音,就覺得音樂該當如是:是一個活的、不斷變化的流動生長之物,是人心內在情思的自然流動;是一條未被人馴化的蠻荒河川,而不是人工開鑿的運河。但每次聆聽福老的錄音,又不免有點感慨:福老有錄音紀錄的一場場音樂會,硬生生被拆散重組,譬如這一片,明明相隔一年的兩場演出卻被放在一起。難道這樣的安排在暗示兩者間的某種關聯或對比嗎?我納悶著。



福老在論及音樂會的節目單安排 時,提到其中都有指揮家特殊的用意。譬如1947年復出時第一次演出包括貝五和貝六,他把貝六放在前面。「這並不符合貝多芬原來的編號和1808年首演時的順序。福特萬格勒的用意在藉以代貝多芬釐清〝人類命運和自然在想像力中融而為一〞,更進一步強調:人與自然及神性的和諧是人類自我實現並成為積極主體的先決條件。 」

〔 請參閱:福特萬格勒及德國人的矛盾── 一位指揮家的晚期 (下)

另外金茲伯格在1959年一月四日的現場音樂會錄音。主體是蕭邦第二號奏鳴曲,在這首曲子後面,金茲伯格接著演奏李斯特的 “La Chassè”。是非常貼心的安排,展現了生命幽默輕快的另一面。之後還有李斯特的第十號匈牙利想曲。而在二號奏鳴曲之前,則有蕭邦的三首即興曲 Impromptu No. 1, No. 2, No. 3。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場用意至深的演出;從曲目的安排看出金茲伯格把音樂會整體當作一件完整的藝術品來處理,賦予完整的情感綻露、鋪陳和收束。



所以我一直有個期盼,希望哪天有哪個唱片公司敢於盡其可能重現福特萬格勒生前一場場音樂會,順著時間軸讓我們具體隨著時期年代的變化跟著福老一起經歷他(和我們)的內在生命。而不是像現在唱片市場上各個公司隨性發行各種套裝或散裝CD,而我們聆者或是散漫地聆賞,或是者被迫自己設法重組當年演出的現場或順序。



記得福老的遺孀說過這麼一句話:
「⋯⋯他很認真地活這一天,既不活在過去,也不活在未來。他只活在今天。他重視的是:今天有什麼問題。巴哈的馬太受難曲,今天要如何傳達給我們──這是重要的。而不是根據我們從某處獲知巴哈演出這受難曲的方式來演奏。當然,演出必須依照巴哈寫作這曲子的方式來完成,但不能失去對現今我們的特殊意義。」〔參閱:福特萬格勒的戰火餘生錄 ──讓我們慶賀偉大的 威爾漢‧福特萬格勒 吧!(二)〕

因此,每一場音樂會安排的曲子,既有個別要說的話,也有組合上要傳達的意義。



我衷心地期盼,哪一天能看到、聽到相當完整的、根據福老生前從最早到最晚的一場場音樂會依時間順序而發行的錄音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