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 18:57:33Katle and Joe

談談我的李斯特經歷和臆想

《談談我的李斯特經歷和臆想》

文中作為主體的兩段先行發表過,似有一魚兩吃之嫌,尚請各位方家包涵。
再者所舉的類比受限於個人學識,意在拋磚引玉和切磋,請不吝賜教!
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早搜集李斯特的音樂,只有一張阿胥肯納吉的李斯特《超技練習曲》(選曲)黑膠。當時望文生義,就認為李斯特是技巧大師。再早些,看過好萊塢以他與女伯爵的戀愛故事為主題的傳記電影《一曲相思未了情》,由狄保加演李斯特。電影描述他處於音樂、宗教信仰及愛人之間的糾結。早年對他的認識與理解便止於此了。

那時聆樂的範圍限於巴哈到古典派為止,後來再擴充到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直到20世紀。而中間的浪漫派一直付之闕如。對浪漫派作曲家也不甚了了。年輕的心中總覺得浪漫派過於浪漫矯情,不屑一顧。要等過了中年,在社大上了音樂欣賞課程,才開始了解到蕭邦在音樂上的貢獻。於是開始回過頭來,蕭邦之外還接觸舒曼、孟德爾頌、白遼士等音樂家。對舒曼的了解一半出於福特萬格勒傑出的指揮。但李斯特仍在音樂菜單之外。

後來看到布蘭德爾論李斯特音樂的文章「被誤解的李斯特」 和「再省思:李斯特與鋼琴雜技表演」 才開始對李斯特另眼看待。他說,李斯特的音樂在炫技家的手中才會只剩技巧表演。他的作品有更深的內涵。這算是我第一回對李斯特改觀,開始留意他的作品。那時還意外在校園書房買到他的神劇《基督》。但就算聽了音樂並在知性上理解了,但仍然處於他音樂的殿堂之外,未能直入其中。



直到最近聆聽阿勞的琴藝,從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一路聽下來,最後聽到李斯特時,居然感受到李斯特作品精彩迷人之處。於是再把相關的作品《巡禮之年》找出來。越聽越覺得李斯特在音樂史上處於關鍵的位置。浪漫派在他手中呈現極其積健的特色。他的音樂進入前所未有的內在情思轉折的細節,迂迴纏繞、來回變化,而變化的過程纖細無比。古典時期的裝飾或過門樂段,在他手中都飽含情思意藴的跌宕起伏,處處一唱三嘆。音樂內部湧動的生命力可謂波濤洶湧,幾乎難以遏止。

我想到他之前的舒伯特,是喃喃自語的低吟者,一路訴說內在深藏的心緒,或者反覆推敲進行某種邏輯發展,或者一昧陷溺而無反思跳脫的欲望,讓我覺得遇到知音,獲得感同身受的慰藉。但李斯特音樂中那種情緒感受的表達,具有非常寫實的力度。因而有了反思、沈思、甚至那種藉以與上帝對話(祈禱)的程度。每一個音符都是有血有肉地強力呈現,沒有一絲逃避遁世的意念。我相信,就算他最後隱入修院,那內心的思想仍是主動性並積健為懷的。



積健、雄闊、主動、內視、不逃避、迎戰、清清晰晰地省視自己的靈魂,其中的每一細節和轉化變形,不是像阿方納西耶夫Valery Afanassiev那樣解剖刀式的,而是貼和自己內在亦步亦趨,非冷漠地描述那起伏波動的情感和念頭。聽他的音樂,屢屢覺得那一個個音符恰巧敲出心弦上的疙疙瘩瘩,既揪心又釋然。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尤其晚期對生死強烈的反思,但與李斯特比起來,是在更大範疇的普遍性上進行音樂的邏輯推演。相對來說,李斯特的省察進入個人的感性波動。一個引領我們超越生命,一個引領我們更深進入肉身。也許貝多芬較多理性的旁敲側擊,而李斯特較重感性本身的任意性。



我試著以繪畫的表現來做比較。John Russell 在《二十世紀藝術的革命》中談到蒲桑的畫《屠殺無辜者》(圖一),他說:「給我們一個永遠難忘的意像:一個人張大嘴巴尖叫。然而,由於他是古典派大家,儼然以奧林帕斯諸神俯瞰的觀點來處理,那尖叫就變成整個情景裡的附帶部份。直到1893年,孟克才給了我們明確的尖叫意像(圖二),﹝用孟克自己的話說﹞「撕裂自然的整體」,同時代表了陡然的、巨大的、完全壓抑不住的驚慌怵慄之感。」我們可以從兩幅中明顯看出差異。(參閱:二十世紀藝術的革命 )



從約翰羅素舉的例子,我想再舉比較符合音樂史上古典和浪漫時期的繪畫例子來襯托貝多芬與李斯特間的差異。一個是新古典時期大衛的作品《薩賓婦女》(圖三),另一個是浪漫時期德拉克魯瓦的《薩達那帕拉之死》(圖四)。兩件作品都是描繪戰亂中的掠奪和屠殺,前者古典派的表現讓我們感受結構穩固完整而充滿內在張力的畫面;後者浪漫派的畫面則流盪著不安的動態。我想以這兩幅畫來稍稍比擬貝多芬與李斯特之間的不同,做為一個參照的側標。不過,若以畫家來比擬,好像貝多芬更接近文藝復興期的米開朗基羅。再者,我想到在詩詞上的類比。貝多芬好比詩聖杜甫,李斯特呢?就其浪漫的情愫,不知道可不可以比做周邦彥?

總之,我如今才算比較深入李斯特的音樂中,體會他每個音符傳遞出來或代表的情緒(感)變化,領受到他音樂內在澎拜的巨大情感生命。他不再是我原先以為的技巧大師,而是站在內部生命自由前緣的奮鬥者、開拓者!他並未屈服於教會甚至臣服於上帝。他安住於上帝的慈悲中,所觸及的內裡,本就是上帝的聖殿。他與上帝融為一體,上帝在他內、他在上帝內;有點像我們所說的「佛法不離世間覺」!




圖一 普桑:屠殺無辜者


圖二 孟克:吶喊


圖三 大衛:薩賓婦女


圖四 德拉克魯瓦:薩達那帕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