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3 18:15:50Katle and Joe

裝模作樣的禪杖威儀騙誰啊?── 碧巖錄第卅一則/ 禪宗公案掇拾﹝八﹞


假裝 / by Jo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原文

垂示云:動則影現,覺則冰生。其或不動不覺,不免入野狐窟裡。透得徹,信得及,無絲毫障翳。如龍得水,似虎靠山。放行也,瓦礫生光;把定也,真金失色。古人公案未免周遮。且道評論什麼邊事。試舉看:


舉:麻谷持錫到章敬繞禪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曹溪樣子一模脫出,直得驚天動地。敬云,是是。泥裡洗土塊,賺殺一舩人。是什麼語話繫驢橜子*註1雪竇著語,云錯!放過則不可,猶較一着在。麻谷又到南泉繞纏床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依前泥裡洗土塊,再運前來,鰕跳不出斗。泉云不是不是。何不承當。殺人不眨眼。是什麼語話?雪竇著語,云錯!放過不可!麻谷當時云,章敬道是,和尚為什麼道不是?主人公在什麼處?這漢元來取人舌頭,漏逗了也。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也好。殺人須見血,為人須為徹。瞞卻多少人來!此是風力所轉,終成敗壞。果然被他籠罩,爭奈自己何!


二、白話釋意:


教示各位:求道之路,一有動靜,就會露出破綻被看穿手腳;稍有感覺,便生出冷啊熱啊各種分別心。如果既不動也不覺,又不免落入野狐貍的洞窟裡,一片烏漆抹黑,什麼都看不見。假使看得透徹,信而不疑,便一無窒礙,像水中龍、山上虎,進出自如。一有舉動,灰暗如屋瓦都會發光;一旦定靜,發亮的真金為之失色。古人的公案往往被四處遮掩,我們能沾到一點兒邊麼?舉個例子來看:

 
例:麻谷大約自以為得道了,拿著錫杖,繞著章敬禪師坐的禪床走了三圈,然後舉起錫杖往地上一拄,神氣活現地挺立著。這是從曹溪和尚學來的樣板,看起來驚天動地好不威風。章敬看了,說:對!對!麻谷就像土塊在泥裡洗,裹上一層泥,卻騙得一船子的人。章敬的「是、是」可是繫住了笨驢 ( 指麻谷或同麻谷一樣的人 ) 的樁子*雪竇評語說,錯!意思是:為什麼放過他呢?他明明輸了一著,落了下風!接著麻谷又到南泉那兒,依樣畫葫,繞禪床三圈、振錫一下,雄糾糾氣昂昂地站住。照舊在泥裡洗土塊,故技重施,就像斗共裡的蝦子怎麼跳都出不來。南泉開口說了,不對!不對!這又是什麼話?為什麼不直話直說,一肩承當下來?殺人要不眨眼才夠狠哪!雪竇評語說,錯!依然不可以放過呀!麻谷當時就質問:章敬說對,為什麼你這和尚說不對呢?真正作主的主體性在哪啊?麻谷這小子原來是學人說話,說溜嘴了!南泉說:章敬就是對,是你不對。這麼回答也好,殺人要見血,做人要做徹底。麻谷這小子騙過多少人!這是受到外力影響,終於露出敗象。總算被南泉罩住,無法作怪了。麻谷只能怪自己功夫未到,奈何奈何!


三、試解:


外表的威儀,不足以代表真正悟解的自性。尤其學來的舉止,更非自己的東西。

所以圓悟評道,主人公在什麼處?
開悟與否,全在自己身上,毋待他人印證。麻谷這一手,明眼人一瞧便知。
章敬說「是」,為的不要澆他冷水,將就著順水推舟。反正開悟之事,不是別人可以置啄的。既然你自以為得了什麼,便順著麻谷的毛回應。
有點像說:唷,小子神氣,真得道了呀;恭喜恭喜,一路好走!
黔驢三技而窮。麻谷不知,他第一技就被看出破綻。


到了南泉那兒,說不定聽到風聲,知道章敬的回應。
於是說「不是」。乾脆澆盆冷水,讓他醒醒。

回答「是」或「不是」都落兩頭,所以雪竇兩着評「錯」。這是針對章敬和南泉的。你那本無一物的自性,豈是「是」與「不是」可論斷的?
不料麻谷反過來質問南泉,為何章敬說是、他說不是。

麻谷依他人的評斷來論自己、跟著他人評斷轉,所以圓悟評他「取人舌頭」
南泉一語道破:章敬就是對,是你不對!
為何不對?為的是借他人舌頭、套他人行儀,沒有自己做主,沒有自己見性。

風力所轉,指的就是外力的影響。假借外力,不靠自己的工夫,終歸不能成就修身明悟的大事。


四、頌


我們再看雪竇的頌:

此錯彼錯 惜取眉毛,據令而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切忌拈却 
兩個無孔鐵鎚,直饒千手大悲也提不起。或若拈去,闍黎吃三十棒。
四海浪平 
天下人不敢動著,東西南北一等家風,近日多雨水。
百川潮落 
淨躶躶、赤洒洒,且得自家安穩,直得海晏河清。
古策風高十二門 何似這個仗頭無眼,切忌向拄杖頭上做活計。
門門有路空蕭索 一物也無,賺你平生。覷着即瞎。
非蕭索 果然賴有轉身處,已瞎了也,便打。
作者好求無病藥 一死便不再活。十二時中,為什麼瞌睡、撈天摸地作什麼?

為何雪竇說兩個都錯呢?
一是指麻谷錯了。
八字都沒一撇,還未開悟,這行儀行頭算什麼?
一則指章敬和南泉,只看外表就下定論,未免太輕忽。
行儀行頭只是行儀行頭,跟明心見性八竿子打不着。所以既談不上是,也談不上不是。「
惜取眉毛,據令而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就是指那開悟的自性。此外無論什麼都錯!

這錯的兩端,千萬不能拈取。就像兩個沒孔洞可以抓拿的大鐵鎚,就是千手觀音大悲菩薩都提挈不動。誰拿得動除得掉,我這和尚願挨三十棒。
而且相對於六祖的能耐,不若六祖進一步驗個水落石出。**2

如果擺脫這兩端,那就四海浪平(同於天下太平)、百川潮落(海晏河清)
為什麼批
:「天下人不敢動著,東西南北一等家風,近日多雨水。」
「天下人不敢動著」有點反諷的意味。因為前言切忌拈却,加以觀音菩薩都束手無策,圓悟自己諷刺天下大部分人都沒膽識也沒悟性碰觸。唯有得道者,帶著自家的開悟風格,走到那兒都通行無阻。接著圓悟又說,雖說東西南北暢行,免不了路上遇點雨水,但無大礙。
這開悟者自然是
淨躶躶、赤洒洒,且得自家安穩,直得海晏河清。

古人持的錫杖清風高遠,但禪杖的形式威儀是空的、假的,好比天子宮殿前的十二重大門。
這句和以下是雪竇文學性的反諷寫法,所以圓悟下評:這錫杖頭上不長眼睛,別在這兒左思右想傷腦筋。

不過,我懷疑這「古」字是「谷」的諧音轉字。也許原來要說:麻谷自以為禪杖的風儀高如十二重門***3

十二座大門,每個門後都有路(通到宮殿)。有點像西諺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
但,這些路條條空蕩蕭瑟。多麼傳神而歧義的景象啊,既寫實又寫意、寫抽象的禪宗空境,也寫麻谷仗恃禪杖的空洞。

故圓悟才評說:什麼都沒有,卻花了你一生的工夫。真看到什麼就瞎眼(看走眼)了!

說蕭索,畢竟也是着了相。雪竇立即說,非蕭索。這一轉身讓圓悟著實稱讚一下。但究竟遲了,所以圓悟批:已瞎了也,便打。

最後一句:
作者是指做工夫的人,像求道、修行者;或一般喜歡無中生有、沒事找事、愛做活計的人,原來都有一個清明的自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卻自以為渾噩不明,老是外求什麼人生解藥。

明明沒病,卻自以為有病了,一天到晚找藥喫。這叫無病藥。
另有一解:無病藥就是假藥、治不了病的藥。
或者:就像藥物實驗中,對照組使用的沒有藥份卻常有藥效的「安慰劑」。
無病藥一詞,創得太好了!

所以最後兩句的意思是:
也不盡然是空啊,
看看那些愛做活計、無端找事的人,明明自性本具卻忙著到處外求得道妙方!


而圓悟的按語更絕:
萬一死了就沒救啦!
( 不能開悟便是行屍走肉之身,如死一般,無法真正地活。或為反語:殊不知必得一死方能開悟見性,大家都怕死啊?)
那麼請問,你們這些作者(求道者),一天十二個時辰,時時打瞌睡(昏沉不明、或打坐),上天下地摸索個什麼?不就求個開悟見性麼!那就別再裝模作樣,白下工夫了!


五、補說


『門門有路空蕭索 
一物也無,賺你平生。覷着即瞎。
非蕭索 果然賴有轉身處,已瞎了也,便打。
作者好求無病藥 一死便不再活。十二時中,為什麼瞌睡、撈天摸地作什麼?

還可以有一解:
每座門後都有通路,因為人跡少至,所以平白地蕭索空蕩著。

對求道的有志之士來說,空無一物卻騙得這一生。真以為看到什麼的話,便是瞎子了。
啊,其實並不蕭索空蕩
果然厲害還能轉身,不就瞎了?打!

看哪,求道路上多少做工夫的人,忙著追求治不了病的藥方!(本來沒病,何假外求?)
真死了什麼藥方都救不了。一天十二個時辰,天天打瞌睡,上天下地胡思亂想,在作什麼啊?別再裝模作樣,白下工夫了!


六、延伸


有可能麻谷對,另兩人錯了?

可能嗎?如果,麻谷就是我的時候,我看得出來自己「不是」嗎?
或者,麻谷是已開悟的和尚呢?

早在六祖時,永嘉禪師到他跟前做了如出一轍的舉止,六祖便問:
大德從何方而來,生大我慢!」**2 ( 見本則圓悟的評唱 )


七、結語

好像寫得有點疊雜。雖未真正悟解,但自認打通了一兩個旁人沒點開的關節。
解說錯誤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指正。


…………………………………………………
* 繫驢橜,是指一根小木樁,往地上一插,將驢的繮繩往上一繫,驢子就乖乖不會跑掉了。
**永嘉玄覺禪師…同弟子玄策參訪六祖大師「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師曰:如是!如是!」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
***
十二門另有他義:《十二門論》(Dvādashanikāya-Shāstra),三論之一,一卷,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譯。說以觀因緣門乃至觀生門之十二門而入於空義者。有吉藏疏二卷,及略疏一卷,元康 二卷,法藏疏一卷。
(注釋皆網路查詢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