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6 10:52:49克拉伯爵士

完美無瑕的肌膚,喔不!是歌聲

CD圖說:被日本樂壇封為「亞洲的瑪麗亞凱莉」的Olivia,推出的新專輯「A Girl Meets Bossa Nova 2」。
什麼樣的聲音才夠資格被日本樂壇封為「亞洲的瑪麗亞凱莉」?原名Olivia Ong的奧莉維亞(Olivia)來自新加坡,2006年才剛滿21歲的她,從歌藝表現、業界封號等方面看來,已經在競爭激烈的日本歌壇站穩一席之地,而且擁有放眼亞洲樂壇的潛力。

時間拉回2004年11月,在日本埼玉縣的體育館舉行了世界盃亞洲區選拔賽,來自新加坡的奧莉維亞在6萬名觀衆面前清唱了自己的國歌,當時才19歲的她便以充滿魅力的歌聲征服全場,更吸引不少人專程前往CD店詢問她的唱片。其實,她當時只擁有首張剛問世個人流行專輯「Precious Stone」,那是一張以電子舞曲風格為主的英文專輯。

隔年,也就是2005年3月,Olivia Ong改以Olivia的名號續戰歌壇,推出了「A Girl Meets Bossanova」專輯,很明顯,專輯名稱是向巴莎諾瓦(Bossa Nova)的經典名曲「A Girl From Inpanema」致敬,同時也顯露了企圖!該專輯輕柔的編曲風格,配上她清麗精緻的唱腔,迅速贏得日本、新加坡兩地樂迷的熱烈歡迎,也讓她的知名度再攀高峰。

從此,奧莉維亞從唱電子舞曲的熱情少女,跨界到了爵士樂領域,成為一位流行爵士性感女神。也讓不少人喜歡把她拿來與在日本以巴莎諾瓦走紅的小野麗莎(Lisa Ono),或是與在美國同樣橫跨流行爵士的諾拉瓊絲(Norah Jones),相提並論。



這張「遇上巴莎諾瓦的女孩第二集」(A Girl Meets Bossa Nova 2,incense records SSDI-9190),是她時隔半年之後的第三張專輯,也是她踏上巴莎諾瓦之路後的續集錄音。封面照片奧莉維亞含蓄地露出半邊臉,展現姣好無瑕的肌膚。其實,內頁的照片為精采,濃眉大眼的她有著令人難忘的明星氣質,而且亮眼的外型與她清新的聲線音質還頗不搭調。如果你有機會看到找到他的舞曲專輯,上頭的奧莉維亞的造型更是華麗亮眼,相信能後哈倒一堆男粉絲。

本輯收錄不少翻唱口水歌,包括流行女歌手Sade的「Kiss Of Life」(第二軌),以及納京高(Nat King Cole)的「L-O-V-E」(第四軌),巴西巴莎諾瓦吉他天王卡羅斯裘賓(Antonio Carlos Jobim)的「How Insensitive」(第五軌),還有一代女神松田聖子(Seiko Matsuda)演唱的日本經典「Sweet Memories」(第十二軌)等等。

整體編曲以淡雅為主,一來吻合巴莎諾瓦「無所謂」的氛圍,二來烘托奧莉維亞的聲音。我該怎麼描述奧莉維亞的唱腔呢?她不算是「個性濃烈」的爵士女聲,她的聲底是屬於純淨找不到雜質的那種,清澈、通透、彷彿沒有沾上些微灰塵的玻璃鏡面。在技法上,透過細膩的質感奧莉維亞巧妙地融合爵士與流行的味道,調和出相當均勻的演唱風格,呈現了清純但不稚嫩、流暢但不流氣、精緻但不匠氣的感動。我個人就十分推薦樂迷們去聆聽,第二軌的「Kiss Of Life」,以及第六軌的「One Note Samba」、第十一軌「Kiss Me」。尤其「One Note Samba」是整張專輯中節奏較為輕快的一曲,可以讓您嗅到奧莉維亞多一些的熱情;至於「Kiss Me」奧莉維亞則是完全掌握編曲的巧妙。

誰說爵士女聲非得聲音沙啞不可?誰說Bossa Nova非得在沙灘邊熱力四射?奧莉維亞以她清新的音色,淡雅帶點冷調的巴沙諾瓦風味,再配上她的明星臉龐,這道方程式對日本人、新加坡人來說,已經產生了化學效果。不知道,您聽了這張錄音、混音質地比較偏向流行風,吻合她聲音特色的日本版24Bit的「遇上巴莎諾瓦的女孩第二集」HDCD之後,心頭是否也會怦然一動!




《A Girl Meets Bossa Nova 2》曲序
1.  So Nice
2. Kiss Of Life
3. Wave
4. L-O-V-E
5. How Insensitive
6. On Note Samba
7. Make It Mutual
8. Driving
9. Fade Away
10. I’ll Move On
11. Kiss Me
12. Sweet Memories (Sung in Japanese)



Claire 2007-12-26 19:26:20

在誠品試聽 Olivia 感覺很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