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2 03:31:22Jasmine

oxo藝廊與石雕家相遇

 

泰晤士河畔 (jubilee 慶典周)

 

這是一個雨後天晴的傍晚。我獨自走在泰晤士河南岸,思忖著到底是思鄉的時候總是想走到水邊,還是走近河岸邊會讓我想起家鄉?我沒有答案。但這一天又是一個讓我聯想到淡水河風景的黃昏。我不是非常有目的的走著,但是,我的目標是走到莎士比亞的環形劇場,看看有沒有機會定到六月的票。然後,半路上,我的目光被小小的一間藝廊給吸引。那是一間充滿石雕作品的房間,有三個黑人在聊天,坦白說,分不清是作者還是買者,三人的滔滔不絕的對話和狐疑的眼神讓我有些害怕,看著DM上寫著到六點,而偏偏時間已經超過了,這使我更很想趕快離開。然後,這時三人之中,有個比較親切的人走了過來簡單自我介紹,又熱情的告訴我可以慢慢看,因為他們就是這些作品的主人,我才知道他們三位都是創作者兼行銷,而且互相有一點親戚關係。於是,我放心的觀賞作品。

 

一直到開始喜歡逛博物館開始,我漸漸發現每件作品的Identity是很強烈的,如果你喜歡一個風格或那樣的主題、手法吸引著你,你其實怎樣注意都會注意到同一個畫家或雕刻家,這樣的認同,或者應該說連結,是可以輕易讓你辨識出作品的創作者的,至少,對我而言,十分容易。等我逛完一圈,我開始注意到每件我欣賞的石雕,作者都是G;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因為只有擺放G的作品,但等我第二度逛一圈時,我才知道這展場隨機的陳列三人的作品,而我恰恰好欣賞到的都是G刻的;他的主題離不開女人跟母愛,而我,或許身為女生,也總是特別會注意到關於女性的identity. 就這樣,我們的話夾子打開了。

 

當這人再度過來與我友善的溝通時,我誠實的反映我喜歡的作品集中在G,原因只有單單的被這些石雕流露出來的親情給感動。我還開玩笑的說,可能是因為我是女生吧,所以只喜歡女生!這些石頭對我不是無生命的石頭,而是有生命的大地之母。他很興奮的回應我:感謝你的愛戴與欣賞!那都是我雕的耶!接下來,我們開始一件一件的了解石頭的特性、紋理、拋光前後的差別。這時候,我才打從心底相信他不是純粹的sales,他真的是藝術家!

 

而我,也試著用有限的英文回應他我對特展的看法,不管是作畫或雕刻,整個過程就是和它對話與反映自己的情感。這個時候,我們意味深長的看了對方一眼,原本的種族、語言與口音的障礙與不同似乎都拋開了,我們可以用"藝術家"的天線溝通,這份惺惺相惜的情感,讓我不知道該說得來太容易還是不易?對G,或許是難得的;因為他每天面對許多形形色色的訪客,還要找尋識千里馬的"伯樂"、不是伯樂但願意花錢的"買家",但對我,或許從來沒有期待,也沒有特別打算分享甚麼討好人的話,所以,當突然間遇到一個聊得來的人,好像只有感到"運氣好"而非難得。

 

我幾乎忘了自己聊了多久,但是打開話夾子的興奮,一小時就像一分鐘那樣快。我忘了他怎樣開始談到自己的家庭與婚姻的,但他坦承身為一個雕刻家,當他在工作室工作或思考時,時間是沒有存在感的。他可以沒天沒夜的盯著這塊石頭,觀察著"它"會變成甚麼姿態,或者,思忖著"它"想成為甚麼樣子?所以,太太受不了而離開他,現在小孩比較大了,他也開始接受單身的狀態,他說他不再去外面找對的人,而是等那個人來找他,如果沒有,他就繼續在這裡刻石頭,對他是沒有損失的。當他又直直的注視著我時,我的第六感接收到他的訊息:某一個程度上,我們是互通的,因為這份了解,讓我們產生一種好感。我很清楚知道,他喜歡我;而且是,非常喜歡。但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我們特別保持一個距離。

離去前他特別要我在留言簿上填上訊息,並給了我張名片,擁有他英國和美國的電話。

 

我笑笑,這麼難找的人,總之,是我找你囉!走出大門前,他再三確認:你會打給我嗎?已經待在倫敦快一年的我,變得不太誠懇~~我說:會的。

他又問:如果你沒有打來,我可以先打給你嗎?

我:沒問題。

他再問:那我甚麼時候打給你方便接電話?

我:任何時候,白天我都會接電話。

他終於沒有再問甚麼,但露出一臉依依不捨的表情,他說:

 

我希望還能再看見你,我也希望你可以打通電話給我。如果沒有,明天我可能會打給你,能跟你說話很愉快,謝謝你,也祝你有個愉快的一天。

 

 

走出藝廊,外面陽光普照,河畔閃閃發光有著明媚的倒影。我輕輕露出微笑,為著我的倫敦豔遇史再增添一筆藝術家的鋒頭~oh, man! 怎麼又是一個黑人?

 

我應該去非洲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