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後,限制行動
043後,限制行動
檀束腰管腳方凳,
高46公分,面39公分,
清乾隆,西元1736-1795年
前與先的反面意思是後。前與先的創意與洗腳以便作某些事務有關,那麼後呢?甲骨文的後字,作一隻腳上綁有繩索之狀。腳是用來走路的,如果腳被綁住了,行動的幅度受到限制,不能恣意邁開步伐快速走路,當然走起來就比平常人緩慢,落於人後,所以用來創造遲晚、後來的意義。大概覺得走路的意思表達不夠清楚,就加上個行道,而成今日的後字。為什麼走路的腳要綁上繩子呢,這大概是對付罪犯或俘虜的形象。因為它可以減低反抗的能力,想逃跑也走不快。
在生產效率低的時代,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供自己使用外,沒有多少的剩餘可以提供給他人使用。在那時的社會,戰勝者大都只佔領土地,掠奪財物。對於敵人,或是殺死,或是驅之遠離,並沒有想到要把人留下來以充實勞動力。但一旦生產的方式進步到有餘力去供應他人的需要時,就逐漸產生以俘虜或罪犯從事生產的念頭。商代從墳墓殉葬人牲的現象也可以反映出使用奴工的事實。其前期墓葬的人殉多,且多壯男,後期則殉人少,而且多少年和兒童。反映了對人力價值觀念的變化,保留青壯男丁以為生產之用。因此,後字的創造,應該是有了奴工以後的事。
與後的意義有點關聯的是遲字,甲骨文作一人背負一人於行道行走之狀。負重物以行路必較平時的走路緩慢,故費時間久而遲到達目的地。可能這個創意不太好了解,後來就改為形聲字的結構,辵表示與行路有關,犀則標示音讀。甲骨文的遲字,兩人一定相背,而且位置必然一高一低。被背的人一般是小孩或行動不便者。如甲骨文的保字,作一個大人背負幼兒之狀。不用特殊的背負工具,背與被背的人是同方向的。但是甲骨文此字永遠作相異方向。這有可能是特殊的景象嗎?
日本有個作家深澤七郎,寫了一篇有名的小說「楢山節考」,描述日本古時候把老人送上山等死的習俗。傳統是由兒子用特別的背板把父母親背上山去。不願被送的人還被用繩子綑綁起來。這種背負的方法平時不使用,背與被背的人士才面向不同。
中國也流傳一則故事,漢代的一個小孩原穀,幫父親共同把祖父抬到山上去丟棄。當原穀把擔架也帶下山時,父親問他為什麼要把擔架帶回來。原穀回答說是要留待將來抬父親之用。父親不願自己將來被送上山,孤零零地等被野獸咬死,因此把祖父又抬回家來奉養,原穀因此獲得孝孫的好名聲。會不會商代就有了這種習俗?
東漢及北魏畫像石上的孝孫原穀故事。
白馬
現代人不敢背老父母上山
但對父母不耐煩
間接遲凌虐待
也沒比背上山好
版主回應
現代人不是不敢背老父母上山,而是法律所不許。原先是基於經濟的因素,在成了習慣後,身體健壯的老人,還會自感羞愧,讓家人遲延送上山。有本遊記小說描寫長壽國裡老人的無奈,活在不快樂的空間可能比死更不如。
麻雀
老師您好:
關於「後」字的創意,有一點實在令人費解。
一般來說,為了監視上的方便與需要,受到綁縛的犯人走在監管者的前方似乎比較合理?
另外一方面,如果是單純為了限制罪犯或俘虜的行動,綁住犯人的雙手似乎更有效果?畢竟跑步的動作需要雙手的擺動來配合,雙手受到限制也會大幅影響跑步以及行動的速度。
想請問老師,在甲骨或金文中,是不是也有綑綁雙手的字形?
版主回應
甲骨文限制犯人行動的字不少,有的在頸上加繩索,有的綁在背後,有的在前面套上枷鎖,甚至將手和頭套在一起。綁在腳上是防止逃走,但可工作,創造經濟利益。雙手被套起來就不能工作,浪費人力。因不同目的而採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後字只畫出腳被綑綁的人,沒有畫出監管者。
旅人
感謝甲骨文權威劍客教授答復
還是大師見深識廣,且資料詳盡
晚安,老師
版主回應
學問是累積的,後來者訊息越多,所以我都鼓勵學生,學生一定要勝過老師,否則就倒退了。我們現在所知的訊息,比出書的時間晚,所以有些訊息比較周全,不是我見識廣,事事所當然。謝謝。
旅人
那張木椅,是老師上課坐用的吧
偷搬回去在紅樓展覽兩天,再送回
旅人
老師:
學生在甲骨文字典裡,怎找不到「後」字
別扣偶的學分哦
奉上伯爵茶
午安
版主回應
後字沒有行道的初形比較少,所以被忽略了。每個字你都查字典,可見用功。
有時找配圖費不少腦筋,因背人用類似椅子的用具〈高山族也有類似的背人方法〉故選用該圖,椅子不用還了,庫房還有幾張。
旅人
馬後砲,可限制紅帥行動
午安,老師
版主回應
馬後砲就死棋了,一被套上腳鐐,恐怕以後就難過了。研究文字學才發現古文創字有很多好點子,比我聰明多多。
昨夜微霜
/因為修學分的需要,我選了近代日本文學,每個星期作一次兩小時的讀書報告,每次是一位指定的作家。囫圇吞棗,所以印象都是皮毛,期盼讀楊風小說裡談的日本文學。
來欣賞美詩與典故。 /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知名新感覺派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為追求永恆的孤獨與寧靜而開瓦斯自殺
還有一說法是:
三島由紀夫的自殺,讓他受到很大刺激
當時他跟學生表示:「被砍下腦袋的應該是我」
三島和川端的淵源很深,也交好,且相惜
因為三島和川端是同一年獲得諾貝爾獎提名
諾貝爾頒獎結果是川端康成得獎
據說三島在第一時間得知得主不是他的時候
臉色鐵青,不發一語開著跑車狂飆數小時
可見沒有得獎對三島打擊極深
川端推測三島的自殺,跟沒有得到諾貝爾獎有很大關係
他也自疚自責自己間接害死三島
三島自殺後17個月,川端也跟著燒煤自殺
PS:還有一個很精彩又離奇的傳說,是跟性向有關,我忘了在哪本書上看過。但是我看書的當下記錄下來了,然無法考證,所以不宜在網路說。晚點我撥空敲鍵發媚兒給劍客老師參考。
版主回應
謝謝霜霜的解釋,說起川端,老師要我寫的期末報告就是這位文學家,我得的成績是68,我好擔心會被當,結果登錄的成績是B,及格了,也順利拿到學位。
楊風
學長早安
我看過電影楢山節考
很感人呢
版主回應
我沒有看過這個電影,這篇小說不長,但評價很高,三島由紀夫也很推崇,受影響,井上晴也寫過姥捨山,幻想把母親背上山的心情。我認為中國由子殺雙親,演變到棄置山谷。遲可能就是用背板背人創意。
這個電影,我想看老人要解救家人困厄的心情的描寫。
微霜
從後與罪犯的關係來看
女人綁小腳文化也和後有關
對嗎?
版主回應
今天學校的網現有問題,上傳不順利。
一般說,古文字不對女性加繩索或械具,用手壓制久可達目的,後代的纏腳,可能是讓女性走起路來更有姿態,和限制行動較無關。
微霜
先人創字真的很微妙
把腳綁住就走不快
所以變『後』
老師早,繼續上課。謝謝劍客,暑假也上課。
版主回應
暑假也來上課,應該嘉獎,今天特地來學校貼文,也拜讀各位的文章。
現代人不敢背老父母上山
但對父母不耐煩
間接遲凌虐待
也沒比背上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