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8 08:41:48殷墟劍客

038白,大拇指

038白,大拇指



刻漆繪木瑟

167.3公分,首寬42.2公分,尾寬38.5公分,中高13.7公分

戰國,西元前403-221年。

 

黑色的對比是白,白的色彩也是生活中常碰到的,到底古人如何使用文字表達呢?中國古代想像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等五種物質構成。戰國晚期鄒衍把這些種種物質,配合東、南、中、西、北五個方向,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春、夏(孟夏、季夏)、秋、冬四季,認為這些元素很有系統地,依次序輪番主宰宇宙,從而影響人間政治的更革。認為商代得金德,故以白色為尊。但是從出土的文物看,自新石器以來,中國人就普遍喜愛光鮮的紅色及黑色,並以之為尊貴者的裝飾色彩,並無不同時代貴重不同顏色的習俗。商代偶而才見供祭白豕、白羊、白牛的占問,應該沒有以白色犧牲為尊的事實。

    甲骨文的白字作等形,難於看出到底依什麼事物創造的,要通過比較別的文字才有希望得到解答。核對了三千多個甲骨字形,似乎也找不到可資比對的字形。再查兩周時代的金文,發現樂字差可拿來比較。甲骨文的樂字作木上安有兩條弦線之狀()。看似表現弦樂的樣子。但甲骨卜辭還沒有使用樂字於有關音樂的場合。西周的金文則在兩條弦線之間多了個白()。

    弦樂的演奏方式,似乎早期以敲擊為常,甲骨文就有一字作樂字之旁有手持木棒在敲打之狀。故西周的《詩經‧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用鼓字描寫演奏的方式。後來可能為使發聲更精準,改以琴撥或大拇指在弦線的適當位置彈撥的方式。如《荀子‧富國》『故必將撞大鐘,擊鳴鼓,吹笙竽,彈琴瑟,以塞其耳。』用彈字描寫。弦樂器的名稱,大致春秋以來以敲打的為筑,撥彈的為箏、琴、瑟。但演奏方式的用字還是不考究,如同是《荀子》一書,勸學篇『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還用鼓字。

    彈撥琴瑟的弦線主要使用大拇指,人的五指只有大拇指是兩節的,其他都是三節,所以樂字的兩弦之間的,是大拇指的形象應該不成問題了。白在周代常作為序列的第一,如周先祖古公亶父的三個兒子,分別為太伯、仲雍、季歷。伯在古代就寫作白。

 

這件文物的部份零件已遺失,但從端部四個可以轉動的鈕,以及長大的體積看,可以肯定是一組彈奏弦樂的瑟。這件瑟的主體由整塊木頭雕成,背後有鏤空的音箱。通體六面都漆上黑色底漆,在不干擾安弦線的地方,鏤刻龍、蛇、鳳鳥等圖案,並加上紅色的彩繪花紋。在古代,這是權貴者才能擁有的高級製品。

    弦樂是利用弦線震動而發出聲響的樂器。早在三、四萬年前,人們就可能從弓的使用而熟悉弦線震動的聲音。弦的音調因材料、張弛、粗細等的差別而有異,古人有機會感覺到不同音調的弦聲而加以利用,故認為弦樂的起源甚早,而有庖犧氏作五十弦瑟,或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壞而為二十五弦等等的傳說。但出土弦樂器的遺址時代沒有早過春秋時代的,或可辯解因為木頭不能長久保存於地下,但文獻確實提到弦樂的也不早於西周時代。

 

一一 2009-06-29 09:33:54

劍客老師安安~

我讀此文數十次
來回讀著總有疑惑
大拇指─白─樂
總連不起來>&quot<

或許如我在詩皇的台所言
我讀文字、看圖形、聽音樂~
在我腦子裡會出現圖像(動畫)
我的詩就是畫下腦中的畫面

我腦子裡看到白這個字時
腦子裡產生的只有兩個畫面,都是和眼睛有關的

白在樂裡~
我看到的是閉上眼睛演奏的人

白字甲骨文~
我看到純白,缺了眼珠子的眼目
感受到的是一股&quot殘敗&quot

只是分享~

劍客老師早安安~

版主回應
剛才大篇幅回答你的問題,結果操作有誤,全部被消去,白也作伯,第一,之意思,人常豎大拇指表示第一,演奏弦樂時常以大拇指撥彈,故解釋白為大拇指形象,借音表達抽象的白顏色。
眼睛平列,不是豎立,缺了眼珠子的眼將成一線,也合張開的形象有別。總之,你的反應很有趣,文字學的釋字,只能推論最可能的情景,不一定對。可見我的解釋仍不能得到你得讚同,須再努力找證據。
2009-06-29 10:55:38
白馬 2009-06-15 22:47:57

白和大姆指
怎麼連起來呢

版主回應
白的形象是大拇指,即後來發展的形聲字擘。白色無形可象,故借白之音讀。 2009-06-16 08:51:24
昨夜微霜 2009-06-09 11:09:27

白和樂竟然有此牽連,好神奇

版主回應
寫文字的文章還要找合適的圖片有時傷透腦筋,你要我寫白,只好找弦樂來寫了,因為我想不出更合適的聯想。 2009-06-11 1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