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7 07:57:36殷墟劍客

027專,紡織技術

027專,紡織技術


彩繪陶紡輪,

直徑:3.34.4公分

湖北屈家岭文化,3000-2600 B.C.

 

紡織之前首先要對植物的纖維有所認識。人類確實曉得用細線縫製衣物大概可推溯到三萬年前。中國發現的骨針,大致以四萬至二萬年之間的遼寧海城縣遺址為最早,兩支以象的門齒製作,一長7.74公分,孔徑0.16公分;一長6.9公分,孔徑0.07公分。另一支以獸骨製作,長6.58公分,孔徑0.21公分。以當時的工具,推測應利用植物的纖維搓線了。一萬年前常見於華南的繩紋陶器,表面的紋飾就是用繩子捺印的,已能把幾根線糾合成股以捆縛東西,更接近紡織必要的技術了。紡織的布,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的陶器底部見到麻布的痕跡,實物則見於五千年前的浙江吳興錢三漾遺址。

具有織布之經濟價值的植物纖維有好幾種,分屬不同的種類,但因麻布最為重要,一般統稱有強韌纖維而可織布的為麻。麻的株莖被割下後乾燥幾個星期,剖開表皮而久浸於水中以去除雜質,然後捶打以分析纖維。浸泡的水越熱,浸泡的時間就越短,一般就用水熱煮以加速分析纖維所需的時間。分析麻纖維的工序反映於甲骨文的散字,作一手拿著棍棒在撲打兩束麻而其表皮自秆莖分離之狀()。

紡織是件很專門的職業。麻的栽種、培養還較簡單,若是蠶絲,則工藝非常複雜。從養蠶到織成絲絹,每一步驟都需要專門的技術。桑樹的栽培,採摘的次數,蠶蟲的品種,喂飼的次數、份量和時間,養育的溫度,都與成品的品質有密切的關係。蠶吐絲而成繭後的揀繭、殺繭、抽絲、繅絲、織絲,每一過程都需要專門的訓練。所以於文字,甲骨文的專字作一手持拿著已經繞上絲線的紡磚之狀()。五千到四千五百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發現了切割過的蠶繭。稍後的吳興錢三漾遺址確實發現每平方公分,經緯各四十七根線的家蠶絲織品。

紡磚的作用是把絲線纏成錠,以待上機紡織。早期的捻線方式是用手在平面上搓揉,這樣進度太慢。後來改良用紡輪,方法是用在杆杄穿過紡輪中心的孔。杆子的一端大致呈錐狀,且鑽了個可綁上絲線的小孔。操作時,使紡輪下垂而轉動杆杄,紡輪的重量把絲線拉直,並借轉動的力量,將線纏繞在杆杄之上而成錠,就可以安裝在織機上以待紡織了。紡織之事不但要專門的技術,也要專心工作,否則面對成千上萬的線會手忙腳亂,織錯了花紋。所以專字兼有專門及專心兩層含意。紡線時要捻轉紡磚才能快速纏成綻,也許轉字也是專字的引申意義。這種工作不需體力,女子也比較細心,所以自古以來,紡織就是女子的工作,陶紡倫都見於婦女的墳墓中。圖示的紡輪塗有彩繪,轉動時產生流動的色彩,增加一點工作的樂趣。

絲織手工業在商代應已有相當規模。青銅器上還有不少因銅酸而保存下來的絲絹痕跡。想像當時必有相當數量的生產,才會以之包覆銅器並隨葬於墓中。從痕跡知當時的紡織已達到綾織的階段,也有斜紋提花的絲織物。甲骨文與紡織業有關的字比其他行業的字多,即其具體的表現。

到了西周時代絲綢已是重要的商品,《詩經‧氓》有『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戰國時代的《管子》有,『民之通于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謹聽其言,存之於官,使師旅之事無所從。』說明絲織品在古代是價昂的重要商品,對國家的經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桑田要比良田還要貴上一倍。《史記‧吳世家》記載西元前五一九年,曾因兩個家庭爭奪邊界桑樹的所有權而導致吳、楚兩國打了一戰。

   

白馬 2009-03-30 19:27:03

到現在
中國的紡織品還是世界最有競爭力
說中國現代化從紡織起家 不為過

原來是有幾千年的傳承

版主回應
蠶絲的發現真的是很棒。 2009-03-31 09:03:44
旅人 2009-03-19 10:42:23

劍客還在學堂忙於教授紡織技術吧
有來上課,每堂課,都沒缺席,請別當偶的學分

請安,早安

版主回應
頭路不好找,現在在學另一種技術,下星期應徵工作,所以紡織課的分數由別人打。 2009-03-20 08:31:29
小學生也養蠶 2009-03-18 21:45:46

小學生小學的時候也養蠶,養沒幾天就丟給父親養,父親竟然養到成繭成蛾,下了一堆芝麻小蛋,竟也孵出一堆小蠶。後來鄰居的小孩說想養,父親全給他們,沒兩天就死光了。

看來小學生的父親在古代應該可以當個養蠶官之類的。

版主回應
沒有養過蠶的人不知要細心照顧的必要,我算不錯,還達到脫殼的階段。我以前只知一蠶一繭,去年去大陸參觀,竟然發現現在常是二蠶一繭,自然經緯交織成網狀,大概是新改良的養蠶術,在古代應該是大功勞一件。 2009-03-19 10: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