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9 11:36:31阿舍仔
次數(Frequency)曲線。(2007/02/09)
一個廣告到底消費者會接觸多少次,我們稱之為「頻次」,英文則為Frequency,這是一個專有名詞,既然是一個專有名詞,那就有其特別的意義,不能等閒視之,也不能將之認定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那樣,不就是「頻次」那有什麼可說的,不就是一個廣告消費者會接觸多少次的一條分配曲線而已,其實不然,這其中可以探討的現象就相當多,譬如這樣的曲線可能會有多少種,每一種的代表意義又為何,那為何某一種類型的曲線之出現的可能性最大,一般一個廣告Queue表執行的結果都會是這樣的曲線,而Frequency曲線又如何能夠累加變成「累積次數曲線」,諸如此類的現象,都可以深加研究探討。
在此我們先從基本的這條Frequency曲線談起,假設一個廣告排好Queue表,並執行完畢,這代表打了多少廣告費也知道了,從專業的媒體收視率調查公司的資料庫,只要設定好目標閱廳者(Target Audience),或者其他的必要條件,就可馬上知道Frequency這條曲線的分佈,甚至於連「累積次數曲線」也會一並算出來。Frequency這條曲線的形成,可想而知是根據個人收視率的實際測量資料進行統計的結果,這過程可能會運用到一些複雜的統計計算,在此就不深入加以探討,我們只看其結果,Frequency曲線就是接觸此一廣告的所有Target Audience當中,接觸1次的佔比,接觸2次的佔比,接觸3次的佔比….,將這些百分比相加總應該會等於100%,如圖一a曲線所示。
圖一a曲線若不是以接觸過此一廣告的Target Audience為基準當分母,而是以所有的Target Audience為分母當基準,也就是說所有的Target Audience不論有沒有接觸過都算,這時將接觸1次的佔比,接觸2次的佔比,接觸3次的佔比….相加總,其百分比會小於100%,如果把接觸過0次的佔比加上去,則會等於100%,這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所淂的Frequency曲線,若0次的接觸佔比很小,則兩條曲線會很接近,若0次的接觸佔比很大,則兩條曲線就會分得比較開,但不管如何,在圖一中a曲線在各個次數的佔比一定會大於b曲線。
a曲線和b曲線當然有不同的解釋意義,a曲線各個次數的百分比加起來為100%,因此可以不管有接觸過此廣告的Target Audience有多少,相對的,既然都是100%,所以光從這些佔比的分佈也看不出接觸過此廣告的Target Audience有多少,而b曲線就可以直接看到接觸過此廣告的Target Audience有多少,只要把各個次數的百分比相加總即可獲得,在b曲線為77.8%,其「累積次數曲線」看至少1次以上的佔比就是這個數字,如圖一的b-1所示。
在圖一中的a和b兩條曲線,應該也只是一種可能的Frequency次數分佈曲線而已,不管那一種次數分配曲線都可以算出其加權平均數,也就是接觸過此一廣告的Target Audience平均接觸過幾次,而圖一中的a-1和b-1,則分別從曲線a和曲線b累加而成,但圖一的任何一條曲線也只能告訴我們實際的Frequency分配情況為何,並無法由此得知「有效」的Frequency是多少,這個「有效」次數非常重要,大家也都非常想知道,也是為什麼「三打理論」只提出3~10次的「有效」次數範圍,就會造成如此的轟動。關於「有效」次數的探討應該會有一些新解,容筆者以後再詳述之。
Frequency曲線是探討有關知名度會遇到的一條曲線,也就是說知名度的探討將會涉及媒體的研究。
在此我們先從基本的這條Frequency曲線談起,假設一個廣告排好Queue表,並執行完畢,這代表打了多少廣告費也知道了,從專業的媒體收視率調查公司的資料庫,只要設定好目標閱廳者(Target Audience),或者其他的必要條件,就可馬上知道Frequency這條曲線的分佈,甚至於連「累積次數曲線」也會一並算出來。Frequency這條曲線的形成,可想而知是根據個人收視率的實際測量資料進行統計的結果,這過程可能會運用到一些複雜的統計計算,在此就不深入加以探討,我們只看其結果,Frequency曲線就是接觸此一廣告的所有Target Audience當中,接觸1次的佔比,接觸2次的佔比,接觸3次的佔比….,將這些百分比相加總應該會等於100%,如圖一a曲線所示。
圖一a曲線若不是以接觸過此一廣告的Target Audience為基準當分母,而是以所有的Target Audience為分母當基準,也就是說所有的Target Audience不論有沒有接觸過都算,這時將接觸1次的佔比,接觸2次的佔比,接觸3次的佔比….相加總,其百分比會小於100%,如果把接觸過0次的佔比加上去,則會等於100%,這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所淂的Frequency曲線,若0次的接觸佔比很小,則兩條曲線會很接近,若0次的接觸佔比很大,則兩條曲線就會分得比較開,但不管如何,在圖一中a曲線在各個次數的佔比一定會大於b曲線。
a曲線和b曲線當然有不同的解釋意義,a曲線各個次數的百分比加起來為100%,因此可以不管有接觸過此廣告的Target Audience有多少,相對的,既然都是100%,所以光從這些佔比的分佈也看不出接觸過此廣告的Target Audience有多少,而b曲線就可以直接看到接觸過此廣告的Target Audience有多少,只要把各個次數的百分比相加總即可獲得,在b曲線為77.8%,其「累積次數曲線」看至少1次以上的佔比就是這個數字,如圖一的b-1所示。
在圖一中的a和b兩條曲線,應該也只是一種可能的Frequency次數分佈曲線而已,不管那一種次數分配曲線都可以算出其加權平均數,也就是接觸過此一廣告的Target Audience平均接觸過幾次,而圖一中的a-1和b-1,則分別從曲線a和曲線b累加而成,但圖一的任何一條曲線也只能告訴我們實際的Frequency分配情況為何,並無法由此得知「有效」的Frequency是多少,這個「有效」次數非常重要,大家也都非常想知道,也是為什麼「三打理論」只提出3~10次的「有效」次數範圍,就會造成如此的轟動。關於「有效」次數的探討應該會有一些新解,容筆者以後再詳述之。
Frequency曲線是探討有關知名度會遇到的一條曲線,也就是說知名度的探討將會涉及媒體的研究。